68財帛 wrote:
而是在錄製的媒體(CD/DVD/LP/TAPE)上的訊號被重現。
那這部分可以靠人的肉耳來來分辨嗎?
我學設計的,在色彩的校準上,我們有色票(也有色差計,但以設計師的判斷為準),而且嚴格一點,每2年必須買過新色票,以避免因材質老化所引起的色變。
我跟幾個同行都同意,根據經驗,老外的藍眼珠跟我們的黑眼珠,在看同樣顏色時,會有些微差異。即便同樣黑眼珠,在看同樣的灰系色彩時,有些覺得帶紅,有些覺得帶藍...所以調色時,有些人會黑+白+1%的紅,有些人會黑+白+0.5%的藍...
我也從事過音聲相關產業,常常老闆精心調教3個月的單體,到客戶那邊還是被打槍(大部分當然是為了殺價)...
我不否認有調校有差,但是會不會一定程度以上之後,就是個人的偏好問題了?
前面有大大說過,可以把音響當做樂器,這是我覺得比較容易理解的解釋。因為這樣的解釋跟人的個體產生連結,而不是跟錢產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