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換了真的有差嗎?」USB線材大哉問

El Guapo wrote:
不知閣下有否聽過一家 Pico Technology 公司?她們專出 USB 介面的示波器,以下是個人手上三家 USB 線接上 PicoScope,PicoScope 自己輸出 1KHz tone 接回輸入後看頻域圖。第一張是 Pico Tech 自家出的 USB 2.0 線(稍微留意一下紅色箭頭指的區域,等下可以跟 Lindy 的 USB 線比對):


請問這些圖,諧波要高到多少程度,人才聽的到?不是量起來有差,就代表人聽的到
比方說拉,把兩條一樣的線拿去精密秤重,有幾微克的差別,所以這就是人可以分辨的?

而且這個測量跟一般人聆聽完全搭不上關係,要搭上關係,必須找台DAC,用這台示波器量一量它的類比輸出,有沒有因為USB線而改變,有到達人可以聽到的程度嗎?
JohnTitor wrote:
請問這些圖,諧波要高到多少程度,人才聽的到?不是量起來有差,就代表人聽的到
比方說拉,把兩條一樣的線拿去精密秤重,有幾微克的差別,所以這就是人可以分辨的?

您們數據派不是很喜歡看 SINAD 嗎?信號呈現的就是 SINAD 降低了,愛用不用就看個人,急什麼?

JohnTitor wrote:
而且這個測量跟一般人聆聽完全搭不上關係,要搭上關係,必須找台DAC,用這台示波器量一量它的類比輸出,有沒有因為USB線而改變,有到達人可以聽到的程度嗎?

PicoScope 本身就是一個 DA - AD 還想怎樣?數據派不是只看 SINAD 嗎?怎麼又問能不能聽到?XDD
El Guapo wrote:
JohnTitor wrote:
請問這些圖,諧波要高到多少程度,人才聽的到?不是量起來有差,就代表人聽的到
比方說拉,把兩條一樣的線拿去精密秤重,有幾微克的差別,所以這就是人可以分辨的?


您們數據派不是很喜歡看 SINAD 嗎?信號呈現的就是 SINAD 降低了,愛用不用就看個人,急什麼?

JohnTitor wrote:
而且這個測量跟一般人聆聽完全搭不上關係,要搭上關係,必須找台DAC,用這台示波器量一量它的類比輸出,有沒有因為USB線而改變,有到達人可以聽到的程度嗎?


PicoScope 本身就是一個 DA - AD 還想怎樣?數據派不是只看 SINAD 嗎?怎麼又問能不能聽到?XDD


1.PicoScope 的 DA - AD,實際上和音響用的非同步DAC會一樣嗎??
假設啦,有一台用心設計並優化的DAC,讓USB線的效果用PICO看不出分別
那用PicoScope 的 DA - AD看出分別代表甚麼?---啥也不是,因為Pico不會對這個優化,他是測量儀器,不做優化才正常,才能看到前端被測物的區別
所以用PicoScope 的 DA - AD能代表一般人在聽音樂的情形?

2.你可以說往海裡丟一桶鹽巴,然後說海水變鹹了.....有意義嗎?比方說SINAD120DB和121DB你聽得出?
要換人來聽差不多要爛到60-70DB才有區別耶

不是隨便弄個測量,就能唬人好嗎
就像前面說的,拿這台Pico去測量非同步DAC的類比輸出,看看有沒有受到USB線的明顯影響再說
JohnTitor wrote:
1.PicoScope...(恕刪)

沒差啦,聽不聽的出來反正都是花自己的錢,想花就花跟其他人也沒關係啊
吾人比較好奇
出了家門,連接到server端的那條線換了有沒有差
颱風天宅在家看幾則網訊, 不知跟各位大大討論的D/A設備有無關聯, 或是沒啥必要 :
USB-C 線材-IF 認證在 2025 將推出全新標籤制度 - USB 3.2 / 3.4 / Super Speed 全滅? 屆時網友需確認包裝上新的規格參數, 按功率、傳輸速度選購自己的新線材, 別買錯…
說的斬金截鐵, 可跟各位在討論的像是PicoScope 的 DA – AD顯示的那個頻寬, 數字系統測量, 解析度, 時序, 相位分析…這個夾在中間三不五時更新的既有線材介面’或是實驗室或家用DAC, 該關心或顯示的數據是二碼子事 ?
在此同時另則 : HDMI協會也公布全新2025 HDMI 2.2版本傳輸技術規範, ( 稱作 Ultra96 HDMI,傳輸頻寬 提升至96Gbps ), 也是為對應8K以上 未壓縮影像傳輸需求…但怪奇的是, 至今沒有任何對應這個端口的影音產品出現… 延遲到讓我感覺該不該點出這篇報導, 不是啦, 受影響的是預計正要換新款電視機’遊戲機的要不要等, 以前那些1.4 / 2.0端口又會全滅? 或又是向上或向下相容? 不管如何, 在購買音響產品的網友心中還是該有個譜, 隨時應對
俺對音響設計和測試數據是門外漢, 以上是站在使用者立場, 弱弱的提問, 請各位大大勿見笑, 至於上個月見到Wi-Fi聯盟也跟進發布甚麼「Wi-Fi CERTIFIED 產品認證計畫」, 就先不提了, 反正我W10更新成W11, 重新設定重開機花了4個小時, 但世界末日前總算完成, 批評我分享器不合格訊號太弱的資訊, 就暫擱一邊, 等那個聯盟內戰結束, 塵埃落定吧…
各位不覺得, 玩音響線材’周邊設備的都是白鼠嗎? 大神名言 : 玩音響可, 但別被音響玩…
xxxxx770218

是啊、我也覺得很納悶,現在USB都出到4.0、頻寬來到40Gbps,甚至您說的HDMI頻寬將提升至96Gbps,相比之下大多音訊DAC還停留在480Mbps的USB2,真的有必要一直執著在2.0的線嗎

2025-07-08 20:29
Charlie775700 wrote:
「換了真的有差嗎?」USB線材大哉問


不好意思我看到標題直覺想到一則笑話
"你看這條線有兩頭,雖然兩頭都可以充手機
但是一頭充滿電要1小時,用另外一頭的話只要60分鐘喔"
JohnTitor wrote:
不是隨便弄個測量,就能唬人好嗎就像前面說的,拿這台Pico去測量非同步DAC的類比輸出,看看有沒有受到USB線的明顯影響再說

科學精神應該是,閣下也買一台一模一樣的示波器也做一樣的事情(PicoScope 很便宜的),來看能不能複製我遇到的現象,而不是教別人怎麼做。

另外這不是隨便弄的測量,閣下應該不會不知道儀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做 loopback 測試,看一下各部件運作是否正常,才會進一步去測其他 DUT,是再平常不過的測試流程之一。
El Guapo wrote:
科學精神應該是,閣下也買一台一模一樣的示波器也做一樣的事情(PicoScope 很便宜的),來看能不能複製我遇到的現象,而不是教別人怎麼做。

另外這不是隨便弄的測量,閣下應該不會不知道儀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做 loopback 測試,看一下各部件運作是否正常,才會進一步去測其他 DUT,是再平常不過的測試流程之一。


我用過COSMOS ADC,接在拓品D90SE後面看輸出,前面換USB線基本沒影響,除非有地迴路干擾
把你的Pico接到非同步DAC類比輸出後面,然後換USB線看有沒有改變再來談好嗎,不然都是空談
loopback 測試重要,但有人拿loopback 測試當結論??
JohnTitor wrote:
loopback 測試重要,但有人拿loopback 測試當結論??

我分享看到的現象有問題嗎?有奇特信號的 USB 線你會繼續用在 PicoScope 上面嗎?Loopback 就是決定要不要繼續用該條線(這不就是結論?)閣下的測試難道就是理想的測試?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