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迷思CD的聲音比串流好但實際使用MYTEK BROOKLYN DAC 同時接 MACBOOK AIR 播放TIDAL vs CD PLAYER 同軸輸出比較了好幾首歌曲, 十首歌曲中, 有八首串流音樂比CD好聽
整理一下個人心得提供參考:傳統的CD、SACD合併機,SACD部分多數只有類比輸出,而DVD或BD附SACD一體機的SACD又很容易損壞,雖然價格相對低廉但還是很難下手,分別購置單一功能機,播放操作又很麻煩。CD機如果可以選擇,建議儘量避免進片「吸入」式,而以「頂蓋」式為佳;現有高階DAC使用CDT最為理想,倘有RIP需求者Melco D100是不錯的選擇(個人使用PIONEER BDR-S13J-X),較佳的讀取設計理論相信比一般CDP為優。箇中取捨,只有自己可以決定。題外話:其實音響系統中的「訊源」個人認為既是「來源」當然多多益善,在前級控制下多部的串流(多規格、解碼器…)、CD、MD、DAT、盤帶、卡帶(對拷)、唱盤(常見三頭六臂)…並不衝突,個人每周固定時段還聽TUNER(或數位電台,看心情),從有內涵的主持人身上可以獲得不少素養。結論是,凡事如果能力許可,不要給自己設限。
東方名豬 wrote:以前有迷思CD的聲音...(恕刪) 我之前用k03xd比較過cd和qobuz高音質的聲音,dac相同,大部分的狀況還是cd表現比較好。但器材不同,感受也會有所不同,以上聽感僅供參考。
樓主要的CD/SACD機是要全部二聲道? 還是SACD部分也能夠播放多聲道的呢? 這種考量相當不同喔!SACD可播多聲道的:1. 最簡單陽春的的主要就是Sony BD player有可以播放SACD的機種. 這些本身沒有DAC, 全部都用HDMI把數位訊號送到環擴上去解然後播放, 音質全靠環擴來決定(通常達不到發燒友的音質標準).2. BD也可播放SACD, 本身又有DAC的機器已經很少了. 以前最典型的是Oppo 203, 205. 音質以發燒友的標準只比上面的1.好一點,但205當年有人有針對音質改善部分加以改裝的, 有的還把音質調得相當不錯. 不過這些只能在二手市場上找,而且價格不算便宜.3. 如果預算再高, 可考慮McIntosh MVP901. 這台功能類似Oppo, 可播CD/DVD/BD/SACD, 也可接NAS來播數位檔, 但音質比起Oppo高出許多. 我當初用不錯的價格買上一代MVP881BR的二手貨, 現在專門用來當我看BD音樂影片, BD Audio, 以及SACD多聲道的主力, 音質我非常滿意. 我當初買來後曾經跟Oppo 205共存過一陣子, 但相比起來Oppo 205的音質就差了許多, 所以那時候趁205的二手價格相當不錯的時候脫手了.SACD只有二聲道的:這部分的機器多很多, 但大部分都不便宜.1. 最經典的就是Esoteric K系列, 最便宜的也要三,四十萬台幣, 有的要五十萬以上.2. 15~25萬等級的, 有McIntosh MCD85與 MCD350. 如果你自己有McIntosh有加裝DAC的擴大機,那可單純買高級轉盤MCT500, 有它自己的專線可以送SACD訊號到自家的擴大機DAC. 另外有Marantz SA-10.3. 十萬以上等級的, 有Marantz SACD 30n, Marantz SA KI Ruby, Denon DCD-A110, Technics SLG700M2, Yamaha CD-S2100, CD-S3000等等.4. 十萬以下的, 有Denon DCD-1700NE, Marantz SA8005, SA11S3 (這兩台已停產, 要找二手)我以前用過SA8005, 它的音質表現超過它價格顯示的, 值得好好考慮!
Monte920 wrote:樓主要的CD/SACD...(恕刪) 我是建議樓主直接買高階SACDP中低階機,會發現SACD比CD好聽中高階以上機種,同機撥放反而是CD比SACD好聽最後就會放棄..SACD...玩了一輪,也已隱晦說了不是格式多好問題,而是片商版本後製問題都是數位資料,載體不是重點搞好資料來源、數位類比轉換、類比輸出級,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