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o1388 wrote:以個人經驗,就“音響性”來說,Bi-Wire比Single-Wire加跳線要好的多,...(恕刪) 音響器材的迷人處...不但欣賞好聽的音樂,各式的搭配所營造的不同聲音也是引人入勝.而且未實際搭好去試聽,也是充滿想像力的...試著想看看2組都是2萬5的喇叭線BI-WIRE...去對比一組2萬5喇叭線配上2萬5的跳線...2.5萬跳線..化成等長的喇叭線...就是上百萬的線誰比較強?光用想的...就好刺激....這還真要實際試試看才知道...
幾個經驗.以前有一位網兄,他的喇叭是B&W N802...他在玩的時候嘗試將喇叭線分別接在高音處跟低音處做比較..他發現會有聲音image的不同...接高音處,音像位置較高,接在低音時音像位置就較低.而且如果接在高音處,那低頻會變得模糊.所以他就換了跟他喇叭線一樣的跳線...這樣居然就解決喇叭線接高接低所產生音像位置高低不同的問題.另一次去給朋友的b&w 804d4做跳線更換一換上去整個聲音透明度變的更清晰,音場更有深度...我主力向來是DYNAUDIO..這是SINGLE WIRE..用不上跳線.但在TANNOY 與 ELAC上,我就覺得差異甚大.基本上...如果碰上來借線回去做比較,比對,才要購買的例子9成多...都不會買...但凡是使用tannoy的用家...我借出的wireworld silver eclipse jumper還沒有回來過...當然...也很有可能是...跳現在怎樣貴...也就實售..一~二萬元....當捧場了也說不定...一個建議...選購跳線..至少要與使用的喇叭線同等級.甚至可以更高幾個等級都值得
我是看到前輩用 Accuphase C-270V前級+ Accuphase後級 A200 以Mono 單聲道後級接 B&W 801 D4喇叭線、訊號線、電源線都是 MPSource各頻段表現都蠻好的,音場也寬闊,感覺這套200萬組合,都可以往上挑戰500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