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理想的音響比較方法?

營幕可以放在一起馬上比對出來,但聲音重播,不能同時兩個系統一起聽。所以音響聲音真的很難比較。除非兩間一模一樣的視聽室,同器材,但只有一個線材不一樣。同一時間播同一首歌。再跑過來跑過去聽,才有辨法比較。 主要音響測試真的是太麻煩了。 所以只能靠記憶處理,數據派就抓這點記憶不可靠來反博。但有一定等級以上的音響,調整音響,換一條線都知道會有變化。

我老闆他買藍眼睛跟b&w 就花了兩三百萬,就是那種不會玩音響只會有錢買, 但電源線居然是用小黑線,這個音響商很不專業。

他的兒子都說花這麼多錢也沒有我的帝瓦雷好聽,我說要換電源線,我老闆跟他兒子,一開始都不相信我說的,怎麼可能,有一天我就把我的電源線借他們試,把前級跟數位串流音源的電源線換成我借他的電源線。 一聽他們說真的變好聽了,連老闆娘都說奇怪真的變好聽了。但他們說不出來聲音的變化是什麼,但他們就只知道真的變好聽了。 所以這件告訴我們系統要一定等級,換線材一定聽的出來,連不是玩家一般人都聽的出來。
魯迅說: 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嘆、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sifon

低音的立體度跟實體如何量測圖表是什麼,聲音的定位感,實體感如何量測?

2023-09-17 10:12
stevenkc888

從發言看得出來,樓主vinjoutw 只是理論派,自己沒有太多及擁有欣賞高級音響的經驗及能力

2023-09-18 14:18
jplin53 wrote:
找耳力好的集體試聽不...(恕刪)

色彩聲音皆屬心理學範疇, 而且喜好度與人種, 文化有關.
國際照明委員會找 500 人測試, 訂出 CIE 1976/LAB 標準色彩圖. 所以螢幕/照相機/投影機, 都有國際嚴謹測試標準.但聲音沒有國際協會制定品質標準, 在沒公信力標準下, 眾多音響廠商就自由發揮亂做一通, 消費者也不知好壞.
Volf wrote:
簡單、方便、輕鬆聆聽音樂才是我想追求的


+1
早上進書房開前後級,然後就直接從電腦控制roon了,除非心血來潮想聽唱片
老實說真的坐在那邊專心聽音樂(critical listening)的時間實在很少,多半都是依當下的心情放不同的背景音樂來工作。就算買了新的東西也不一定會A/B比較,可能換完了就直接繼續聽了,哈哈哈
vinjoutw
vinjoutw 樓主

平常聆聽當然不需要ABX, 換器材的時候才要比比看,需不需要花錢

2023-09-16 7:33
emptystring

想換器材的時候也不一定會真的去比,畢竟很難把家中器材帶去試聽,最多就是上網看看有沒有人用同樣的器材,或是去店裡/代理聽一下,覺得聽起來不錯的話就買了。

2023-09-16 16:22
vinjoutw wrote:
音色是可以用FFT 來觀察的
不同的喇叭撥放同一個曲子, 關鍵的片段錄起來做FFT 就可以觀察了。 有人願意花這功夫嗎?



有待商榷。





供眾看倌參茲

Timbre (音色),其來自於聽覺的感知特性,近幾百年來許多人都在探索、研究。
為了描述與說明 Timbre (音色) ,Timbre (音色) 有著多種「定義」。例如:

Timbre (音色)一詞源自於法語,在古法語中,它指的是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

李重光《音樂理論基礎》:音色由於發音體的性質、形狀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美國標準協會(The Americ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ASA):將音色定義為一種聲音的感官屬性,使聽者可以據此判斷出兩個具有相同響度和音高之聲音的區別。音色主要表現在聲音頻譜特徵對人的刺激,也表現在波形、聲壓、頻譜的頻率位置和頻譜對人的時間性刺激。

J.F. Schouten(1968)通過大量現代音樂的研究,將「音色難以捕捉的屬性」分解為至少以下五個聲學參數:
(1) 包含樂音與類噪音的整個範圍
(2) 頻譜包絡(Spectral Envelope)
(3) 時間包絡(尤指包含起音、持續和衰減的ADSR包絡)
(4) 修改頻譜包絡(共振峰滑音(移))與基本頻率(微分音)的共時變化
(5) 與接下來聲音持續態不太相似的前綴(Prefix)與起始(Onset)


從過往的許多研究中可知,大部分研究都認可,音色是由多個維度決定的多維度屬性。




值得音響燒友、音響玩家、音響愛好者們思考的是,電聲「重播」系統/電聲「重播」設備是『樂器』嗎?????


『理想』的 電聲「重播」系統/電聲「重播」設備,則是將信號完整而不畸變、不失真地完整重播,在『理想』的構念下,便是不存在系統/設備差異的,然而現實物理的世界中,系統及設備都是由許多的材料所組成,不同的材料便存在著不同的特性別,由於不同特性別將使得 電聲「重播」系統/電聲「重播」設備無法得到『理想』狀態,因此從「重播」的角度切入時,電聲「重播」系統/電聲「重播」設備 並不是樂器,其在物理特性/性能上便存在差異性,這些差異性是 各種物理(電氣)特性的總合(含失真...等)。


音響圈中(音響雜誌、音響媒體.、音響燒友..等) 常將 Timbre (音色) 攬用去描述 電聲「重播」系統/電聲「重播」設備。


當 電聲「重播」系統/電聲「重播」設備不是『樂器』時,將 Timbre (音色) 一詞攬用於表述 電聲「重播」系統/電聲「重播」設備的差異 合宜嗎???合理嗎??? 正確嗎???精確嗎???


有一定聆聽經驗的人類在盲化測試下,能輕鬆地分辨出 真實樂器的演奏 與 電聲「重播」系統/電聲「重播」設備的重播,亦能輕鬆分辨出不同(/不同屬性)的樂器,然而再高能的人類,在盲化測試下,無能分辨出哪家廠牌/哪個型號 的 電聲「重播」系統/電聲「重播」設備。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心理聲學的實驗上,一直努力著試圖闡明音色的本質。如向聽眾播放聲音對,然後使用多維縮放算法將聽眾的相異性判斷聚合到音色空間中。這些實驗最一致的結果是亮度或頻譜能量分佈、攻擊強度(即速度和同步性)以及上升時間是關鍵因素。(這些實驗的聲音標的主要是樂音/樂器音,非電聲「重播」系統/電聲「重播」設備 間的差異,電聲「重播」系統/電聲「重播」設備 主要擔任「重播」的角色)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thxman.tw

還請 william0619 網兄,對於近半世紀以來,有哪些學者對於Timbre (音色)的「定義」再加以補充。

2023-09-17 19:19
thxman.tw

目前科學上,有些學科的不少專有名詞「定義」,即使一個世紀(甚至以上)也沒什麼變動或被多樣定義。而有些學科的專有名詞「定義」,有被修調或被多樣定義。

2023-09-17 19:21
樓上很多網友分享自己的觀點或借用統計的概率觀念, 就可以發現任何一種領域都是多元的, 其中也有一些不知所謂胡說八道的

簡單給大家一個方向, 找到特徵就能找到差異, 例如: 一個多年未聯絡的友人, 既使不見面, 突然聽到聲音就會有熟悉感, 所以什麼叫對聲音的記憶很短暫? 大家講國語為何每個人聲音不同, 發音不標準嗎? 當然不是, 就是特徵不同, 除非有功能障礙, 否則就要想想原因在哪

音響器材就是表現聲音的一個媒介, 道理都是一樣的, 量-->質--->味, 這是一個找特徵的方法, 不是玄學, 僅僅是技巧
vinjoutw
vinjoutw 樓主

Recognition跟 comparison 用的算法不同

2023-09-16 13:36
jawel wrote:
樓上很多網友分享自己的觀點或借用統計的概率觀念, 就可以發現任何一種領域都是多元的, 其中也有一些不知所謂胡說八道的

簡單給大家一個方向, 找到特徵就能找到差異, 例如: 一個多年未聯絡的友人, 既使不見面, 突然聽到聲音就會有熟悉感, 所以什麼叫對聲音的記憶很短暫? 大家講國語為何每個人聲音不同, 發音不標準嗎? 當然不是, 就是特徵不同, 除非有功能障礙, 否則就要想想原因在哪

音響器材就是表現聲音的一個媒介, 道理都是一樣的, 量-->質--->味, 這是一個找特徵的方法, 不是玄學, 僅僅是技巧


人的聲音特徵差異當然很容易分辨
這是我們幾萬年演化來的機制
換兩隻同種柯基叫聲,你分辨得出嗎?

但這測試就像換話筒及話機的連接線
每5分鐘換一次,然後叫你老婆打給你
你猜得出什麼線??

量測比較音頻是科學的事,用人去聽??
除非蔡琴變成蔡依玲你才能立即聽得出來,但那差距已十萬八千里
vicence wrote:
人的聲音特徵差異當然...(恕刪)


所以你老婆換電話打給你,你就認不出來了,是嗎?

我所接觸過的音樂系朋友.錄音師.調音師等,我們都可以分辯出差異,大家分析出來的結果都一樣,你沒有到達那層次,就認為所有人和你一樣嗎?

我用了最簡單的方式去說明,也教過很多人了,你可以去嘗試,但我不認為你會進步,因為你已經自我設限
jawel wrote:
所以你老婆換電話打給你,你就認不出來了,是嗎?

我所接觸過的音樂系朋友.錄音師.調音師等,我們都可以分辯出差異,大家分析出來的結果都一樣,你沒有到達那層次,就認為所有人和你一樣嗎?

我用了最簡單的方式去說明,也教過很多人了,你可以去嘗試,但我不認為你會進步,因為你已經自我設限


我打給老婆,她一定認得出來

但她一定聽不出我在公司打的還是汽車旅館打的....

肯定也聽不出這電信業在兩地方是否有用上發燒線...

vicence
wrote:
我打給老婆,她一定認...(恕刪)


不同的場域產生的音場特質不同,
不能分辨從公司打,還是從摩鐵打(二個地點是比喻),
但可分辨是不同的「地方」打的電話。

比方,用同一支手機,
在專業錄音室內打,與在音樂廳打,即便時間不同,
聽者很容易分辨聲音的不同(二者都無其它的聲響),
但不是說出發話地方的「真正場所」。
hillside wrote:
不同的場域產生的音場特質不同,
不能分辨從公司打,還是從摩鐵打(二個地點是比喻),
但可分辨是不同的「地方」打的電話。

比方,用同一支手機,
在專業錄音室內打,與在音樂廳打,即便時間不同,
聽者很容易分辨聲音的不同(二者都無其它的聲響),
但不是說出發話地方的「真正場所」。


如果音源不同是事實,那聽得出差異當然是正常
但我說的是傳輸路徑、設備甚至線路的不同
因此想回應你的是.....
我tm說我殺人不眨眼,你tm問我眼睛乾不乾?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