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300 wrote:Q Acoustics...(恕刪) 其實他不是很懂音響,知道的喇叭和設備知識也不多,是個單純追求聆聽好聲音的老人家,他的音響系統是我一手規劃出來的喔~主要是不想冒著送修國外的風險買主動叭水貨,所以才沒選擇M20HD,畢竟相比被動喇叭較容易壞掉,維修的起來價格一定蠻可觀,還有這對台灣賣得好貴我負擔不起QQ反正現在我是很滿意這對叭的,之後再陸續作升級
換換不是病, 是音響發燒的必經過程只是你萬元不到拿到一對3020i, 已足羨煞一堆在地玩家看你與網友交換的意見, 明顯的是感覺這對喇叭還沒有發揮到他應有的表現以個人經驗, 往後幾年, 或許你換了5萬10萬價位的喇叭, 有可能你最喜歡和最常聽的仍是目前入門這一對( 至少WHAT HI FI曾拿他與Dali Spektor 2相比, 列為同等級 ).回頭看您的擴大機Aiyima A 07,他的IC是TPA3255TI(德州儀器)四聲道的功率放大晶片, class D的線路架構, .其中兩聲道橋接可以輸出150W-8Ω或300W-4Ω, 三' 五年前, 32xx系列, 玩家給了個台幣千元以下最佳晶片的封號 。很多廠商依據TI提供的這款晶片白皮書及參考線路, 排列組合設計出:150W兩聲道, 或2.1聲道 (75W*2+150W),甚至以PBTL模式(四聲道橋接)成單聲道600W的商品...大功率,小體積,高效率,低失真,性能好到不行!又便宜...是嗎? 當然不全然是 !Aiyima 自己做了測試( 在他的操作手冊有公布 ), 問題在失真,300W輸出時,失真達到10%,而150W輸出時,失真降到1%以下...但為何需要設計這麼大的功率,正常30~50W的功率下, 推書架二聲道喇叭就很大聲很好聽了。真的不需要那麼大範圍, 該取適當音量和失真最小的那段。推想因為它是一台入門級的擴大機, 設計者希望在一般喇叭數據不明確的狀態下, 不管好推' 難推' 靈敏度高或低, 都能搭配, 都能適度的發揮功能...擴大機功率和電壓有直接關係, 這台採用直流電源, 白皮書建議變壓器適用電壓在12~50V之間, 若使用48V電壓, 測量所得功率和失真該會到10%, 要達到最合適的聽覺體驗, 合理的採用可能是24V / 32 V到36V。( 依據喇叭阻抗不同與擴大機輸出功率最佳匹配經驗值為1.2 - 1.5: 1, 避免過載或推不動, 例如喇叭功率為 80W,則輸出為60 W-75W擴大機搭配為宜)採用相同TI晶片的D類產品很多, 美' 日玩家為何推許Aiyima 07巴掌大這台 ? 或許歸功於他提供的操作手冊裡列出擴大機在不同電壓' 電阻下與不同喇叭的搭配, 雖然數據很粗略, 但比起某些廠牌, 型錄裡直接貼個大家都看沒的, 拿實驗室做的X曼曲線交差, 要討喜多了那3020i該搭配哪款擴大機呢, 先看3020i 的效率是 88db-6Ω, 靈敏度2.83v/m, 低頻截止點 39Hz( 設重低音參考 )...參考幾家台灣Q牌經銷商建議 : 包括Audiolab 6000A / Bluesound PowerNode / Marantz PM6007 / Cambridge Audio CXA61 / NAD C328 / ARCAM....但要注意, 有些擴大機搭配是針對3000i整體環繞系列, 有些是串流解碼一體機, 預設串流平台, noon或MQA預設, 有些是採樣率是192或384, 藍芽 / Wi Fi有些可接重低音, 有些適合應對黑膠CD及Tuner....但指標價位大致落在2萬元上下音響價格考量不是唯一, 但卻是升級換換的不可或缺的參考指標, 擴大機目前2千, 若換機仍在千元範圍內思考, 絕無升級感覺, 喇叭也是一樣, 嘗言 : 工作室裡墓碑多...3020i喇叭不是墓碑, 是里程碑, 若要換換, 下一個喇叭目標至少該是5~10萬等級, 互勉之...個人欠缺專業背景, 使用平常話語敘事, 廖誤處, 接受網友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