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擴大機就買過 Aura / Marantz / Cambridge / Hegel etc.
喇叭買過 Usher / Warfaldale / Castle / ATC 被動 / ATC 主動....
前前後後搞了好幾年,噴了超過一輛新車的錢,現在用 ATC 主動式後完全不用擔心擴大機跟喇叭搭配是否能發揮喇叭實力,只要搞好電源跟訊源就可以專心的聽音樂...
有人認為 ATC 的監聽喇叭本質無品牌特色/味道 (音染) 是缺點,但是對我而言反而是優點,因為喇叭本身無音染,想要什麼樣的聲音直接用訊源/前端調整更簡單方便。 因為好的監聽喇叭就是鏡子,餵給它什麼訊號出來就是什麼聲音,不用擔心後端給你出亂子, 但是如果你餵它 SBC 藍芽訊號還是 128kbps MP3 之類的數位垃圾.....它就會讓你深刻的體會何謂 TMD 難聽....

所以如果沒有打算使用好的訊源或平常都是聽網路壓縮音樂格式 (Youtube etc.),建議買一對便宜的暖聲喇叭就好 (例如 Warfadale Diamond 系列),因為這類喇叭的低解析度反而可以修飾了壓縮音源的毛邊失真。
如果願意接受主動喇叭但是 ATC SCM20 Active (What HiFi 5 顆星) 超過預算, Accoustic Energy AE 1 Active (也是 What HiFi 5 顆星) 主動喇叭只要台幣不到 4 萬,我目前還想不出那一個4萬元內的 "擴大機+被動喇叭" 組合可以贏過一對 AE 1 Active.....
以上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