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仲科技 wrote:
DAC 轉換位元不斷被提高,細膩度真的提升不少,通常這也是獨立機種,輸入數位音源從數位同軸、光纖、USB...
這說法應該有點點問題,DAC之所以有進步,不是原本的16 bit錄音變成24bit (沒有32bit錄音,規格看看就好

DAC的進步來自於噪訊比的增加和Filter的彈性,前者就應該是你說的位元增加(目前一些測試顯示部分最強的DAC可以到達22db的噪訊比....但那些DAC都不貴,貴的都不用看儀器測試,懂吧

Filter的彈性來自於運算晶片,當然如果要另外處理,弄一個HQPlayer機器應該更實在 (如果你相信DCS、MSB、Chord、Auralic、Esoteric的運算能力比得上HQPlayer,那你也可以考慮它們家的升頻產品,畢竟這一行不是加密貨幣,不比算力的

總之,技術層次上DAC當然有進步,但實際聽感上還是在音響界的2條老路中徘徊
1. 寬大的音場,豐滿的聲音 (聲線圓潤,衰減稍慢)
2. 精確的解析,精準的定位 (聲線清晰,衰減快速)
DAC產品就這兩種套路沒有其他~~你可以從2萬到150萬的(正常)DAC產品都可以丟上去比較後,找到屬於他們的套路與定位,至於價格與價值就看買家心中怎樣認定了

(很多時候,差異都是口味問題,真的沒很大;除非你比較到什麼不太正常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