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PC USB DAC是否不如一體播放機?

nikon_user wrote:
其實2F、3F、9F(恕刪)


了解,S16跟U16一樣,兩台都是DDC,它的功能是把從PC、CD、LAN、WIFI、藍芽、同軸、光纖…等諸多不同來源的數位訊號,轉成同軸、光纖或i2s數位訊號輸出,本身並沒有數位類比轉換(DAC)功能。所以你發文指的一體機,只是播放不需經過PC,要排除PC用USB傳來的數位訊源而已,但不需要數位類比轉換。像S16這樣的DDC,因為從頭到尾是純數位處理,沒有任何類比轉換及放大線路介入,變因就很單純,原則上不會受到失真、訊號干擾、線材材質、阻抗、電源是否純淨、波型是否正弦波…一大堆變數影響,這是數位訊號本身的特性。你就算幾十億個0跟1丟進去機器裡面重覆跑個成千上萬次,不管數位訊號的來源是不是PC、連接方式是不是USB,理論上只要機器沒有壞,輸出的訊號連一個位元都不會錯,就跟PC一樣。

因此,針對樓主力的問題,對S16這種一體機的DDC來說,PC USB輸入的聲音,其實是跟CD、LAN、WIFI、藍芽…等數位音樂訊號處理出來的結果都一模一樣,輸出光纖、同軸、i2s等數位訊號的好壞,完全是由DDC內部時脈處理的精度來決定,不會受到數位訊號來源為何影響,也沒有PC USB如或不如一體機的問題。
JW75 wrote:
因此,針對樓主力的問題,對S16這種一體機的DDC來說,PC USB輸入的聲音,其實是跟CD、LAN、WIFI、藍芽…等數位音樂訊號處理出來的結果都一模一樣,輸出光纖、同軸、i2s等數位訊號的好壞,完全是由DDC內部時脈處理的精度來決定,不會受到數位訊號來源為何影響,也沒有PC USB如或不如一體機的問題。

非常感謝您特別說明,畢竟這是音響,我的比較基礎是這樣的:
假設A是DDC,B是USB DAC,又假設兩台就是等同的音質,但B是否會因為是PC USB輸入的關係而導致輸出音質不如A的問題,這就是個人定義"不如"的條件,不是以兩者如何轉換的原理來做比較,這部分請理解。
底下與DDC無關。
USB DAC如果不受數位訊號來源影響,那就回到我最初的問題CD Player(含USB DAC)播放同音源的CD與CD無損檔為何有差異?為何USB有線材之分以及更好的AUDIO LAN <---目前沒人提出反駁?
底下是換USB線的回饋資訊:
關於AUDIO LAN & USB,目前找到這種USB Type-A to RJ45和USB Type-B to RJ45線

這種難道買來插上Switch 就可用嗎?不用設定嗎?
eclair_lave

線要設定什麼?....真要說我很好奇一堆手工線號稱多讚,到底有沒送過安檢認證過?搞不好眼圖根本爛成一坨也沒人知道

2021-07-02 15:44
nikon_user
nikon_user 樓主

如果沒設定如何知道設備封包丟出的封包要給誰?

2021-07-02 18:13
nikon_user wrote:
為何USB有線材之分以及更好的AUDIO LAN <---目前沒人提出反駁?


「反駁」這個太沈重了,我想大家都是經驗與資訊的分享,但適不適用還是要自己驗證!

線材在所有的音響論壇的討論真的很多,可以去搜尋一下~ 在一USB DAC前面源頭如果是PC,至少硬體、驅動程式、作業系統、...都是變數,LAN的源頭如果是串流服務業者或者是NAS,相對單純很多,這些可能影響得比線材更大。回到線材... 至少在一個敏感度高的音響系統,不同的線材是會帶來不同的「音質」不同,只有合適與否沒有「 提升」的問題。(不討論很低廉connector很糟的那種)

以往的經驗發現當對於系統播放最近喜歡的音樂有部分的不滿足時,期待用線材改進這樣的「音質」,往往換了線材得到改變,卻發現在聆聽以前熟悉的音樂時卻失去了原有的風味。在一套合理的音響配置下,測試極高價到一般音響使用的線材,相互比較下沒發現會有高價線可以聽到的聲音,在低價線會發現有聲音細節不見的問題。所以會建議買中性一點具備品質的產品就可以,畢竟墊材與線材在現在數位處理能力如此強悍的年代,只要機器擺穩,線材中性有一定品質其他有很多更精準的方法可以解決。

調整音響因為Linn自己有一套Space Optimisation系統可以很簡單或做很細微的調整,就以簡單有效的調整方式「Tune Dem」來做音響系統細微的調整,雖然線材或墊材無法做精準細緻調整,但如果建立自己的Tune Dem Method在每次調整系統時能夠全面清楚這次的「改變」是否適合自己。

Tune Dem介紹
nikon_user
nikon_user 樓主

說得很好!的確正在努力找中性一點具備品質的產品線

2021-07-02 13:41
JW75 wrote:
了解,S16跟U16(恕刪)


這邊提一下自己看過一些資料的看法,DDC基本上對於時間, 電源, 雜訊, 線材材質都還是有影響的,如您提到內部的時鐘準確度很重要,但是數位訊號在不同I/O介面間轉換的時候,通訊協定的不同,對於訊號時脈的基準是有差別的,所以電腦有TOSLINK接出來的訊號,多半不如USB出來給DDC去轉換之後的訊號來得好聽。

數位訊號在線材中間傳輸的時候,也絕對不是0,1的數字,而是需要用電壓訊號來傳遞0101數位訊號,所以不同的網路線, USB線等等,會對音質有影響,線材的材質與長度,對訊號的衰減也有影響,因為線材的頻寬特性不是線性的,數位訊號的方波是一定會受到影響。也就是數位訊號最終要轉為類比,所以始終會在最終音質中呈現出來,這邊不論類比部分,跟更深入的其他事情了。

電腦出來經過DDC或是走網路給串流機,都是很好的增進音質方式,但樓主的問題似乎太廣了。



itsuone

抱歉了 主要還是被n兄的觀念驚爆眼球 是說我也沒義務要導正誰 不需要這麼雞婆XD

2021-07-05 12:48
pipi678

是否要幫忙導正或傳遞正確資訊,都是看心情啦,我也是音響小白,只是想分享一些看過的資訊,沒事就繼續潛水啦

2021-07-05 16:24
假設A是DDC,B是USB DAC,又假設兩台就是等同的音質,但B是否會因為是PC USB輸入的關係而導致輸出音質不如A的問題,

簡單來說:撇開DAC不談,A的DDC是專門的B的DDC附加的,誰強誰弱一目了然。

USB DAC如果不受數位訊號來源影響,那就回到我最初的問題CD Player(含USB DAC)播放同音源的CD與CD無損檔為何有差異?為何USB有線材之分以及更好的AUDIO LAN <---目前沒人提出反駁?

無損檔傳送時會有噪訊及干擾,好的線材可以降噪訊及干擾!音質會更純淨!
nikon_user
nikon_user 樓主

所以直接買DDC最單純,煩惱最少?

2021-07-02 14:21
robertlala

附加一堆東西不如一次升級到另一階的產品,就不用一堆東西

2021-07-02 15:09
其實還是要看有沒有足夠的擺放空間、預算、原有音響系統對訊源的鑑別力,我自己是看到01網友分享的miniDSP SHD的心得文,今年才又補了這台到系統中,這類型的機器可以當作DDC, 空間校正, 網路串流機,甚至也有miniDSP Power的一體機型號,還增加擴大機功能。音響是個蠻有趣的東西,不過本質還是要享受音樂的樂趣~
對於PC接USB DAC的音質問題
有人認為因為PC要處理太多其他的程序跟有太多的軟硬件
加上主機板,電源供應器的電流穩定度不如專業機
導致PC的數位訊號干擾較多
(有人甚至聽得出來換供電的變壓器對聲音的改變)
有朋友是用Raspberry Pi這樣單純的硬體,配合好的供電變壓器去接音響
他說有差
至於差多少這個就因人而異了
但我同意PC的數位訊號干擾一定較多
所以換USB線對PC的影響才會大到連木耳如我都聽得出來
如果有一台好的DDC也許可以解決這件事
但也有人認為加一台DDC只是調音而已
聲音的感覺會不同,音質有沒有提高是見仁見智

個人認為最好聽的還是直接用CD Player
也不一定要SACD,還有很多品質很好的CD格式
比如SHM-CD, Blu-spec CD, XRCD這些
如果有壓制很好的專輯也是可以入手
最近聽到一張覺得很棒的CD就是SHM-CD

手嶌葵的精選
非常好聽的一張
音質,細膩度感覺都不會輸給SACD
當然也有可能我是木耳,聽不出來差異
總要來支持、參與一下,即使我的看法一向與他人不大一樣。

類此問題從類比延續到數位討論好久,近百年就是沒爭出個你是我非的結論﹙其實不止音響,前陣子熱門的愛迪生與特斯拉,事後諸葛誰對誰錯?扯遠了﹚;實務上,不管類比或數位,各種理論都有,有相互印證也有相互矛盾,在原理通則中什麼改善﹙變﹚都有人做,多數也做出不少好聲音來,因此可以肯定的說,「音響」影響聲音的因素很多,有些甚至是超出現在人的知識範疇。
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早期唱臂不能調整,後來發現針壓與聲音及使用壽命關係匪淺,所以加入重垂,陸續又有抗滑、水平、垂直角,有人函數算一算發現要有超距、補償角度才正切,接著I、J、S形臂也問世,後來又發現唱針的針桿、針尖的材質型式也非常重要,於是寶石針、鑽石針、圓針、橢圓針、柴田針、蓋格針…紛紛出籠,新理論提出,一定有人嗤之以鼻甚至背其道而行,以致現在市面上什麼都看得到,也都各有擁護者,還需要爭到底那一種比較好嗎?問題回到初始有誰會想到這麼複雜,或又站在日後時間軸上,這些可能不是大問題也說不定,難道非得在這個點上爭出什麼來嗎?這還只是唱臂,小弟一向不喜歡和人以此爭論,除了上述「人類所知有限」外,另外就我們是聽音響但不是做音響,那些技衛問題對聽音樂有很重要嗎?放~輕~鬆~
「音響」無論類比或數位當載體,其實只有一個工作–「還原」,我們稱之為「高傳真」,也有人稱之為「高保真」,我都叫他「高擬真」,OK不管怎麼稱呼它到底要還原什麼?不就是錄音時的聲音狀態嗎?高了好嗎?低了好嗎?多了好嗎?少了好嗎?我想不會有人認為「好」,可興致一來又可以爭的面紅耳赤,很難想像到底是為何!
小弟無病呻吟,切莫見笑!
nikon_user
nikon_user 樓主

在這地方學到不少,非常感謝!

2021-07-03 11:11
goe126 wrote:
個人認為最好聽的還是直接用CD Player
也不一定要SACD,還有很多品質很好的CD格式
比如SHM-CD, Blu-spec CD, XRCD這些


天空、天使、矜持,這三首歌,我有CD、XRCD、SACD和SACD ISO可做比較。
底下這張是買 CD Player店家送的正版CD,音質很好,可惜,歌手北京腔很重,聽不習慣。


目前有一台放大機要拿去修理,我再看看門市有甚麼可聆聽。

不是只有我,多數人還是以CD Player做比較基準。
現用是大陸雜牌純 CD Player(沒有播無損檔或mp3的功能),有真空管與電晶體輸出。這台MX-3A的價格可買三台CD Player還有找,以CD無損檔 PK CD Player贏的了嗎?我很懷疑,看規格就是一台特規電腦拿來當播放器。
我不想花太多錢在這上面就是覺得這種播放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等待。
goe126

看到王靖雯就透漏年齡了,哈哈。是說現在會在意音質的人可能都是我們這個年齡層了...

2021-07-03 14:48
nikon_user
nikon_user 樓主

沒有經歷過聆聽CD這時期的人,當然很難理解在堅持甚麼。

2021-07-05 9:38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