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QA對老擴大機來講有差異嗎?

gyonshi wrote:
naim nat2+ linn tukan

如果是這樣的綜擴和喇叭,且習慣用iPad/iPhone選歌,建議先花幾百元買個二手AirPort Express(最高16bit/44.1K無損)就夠你用了,理論上串流機只有規格(如16bit/44.1K)、功能和穩定度差異,因串流有除錯和緩衝,解出來的資料都一樣,沒有音質差異,除非你相信用不同網路或電腦轉帳金額會有差

接法: iPhone/iPad +Tidal app Hi-Fi > Airplay > Wi-Fi > AirPort Express光纖輸出 > luxman da-100

建議先把錢省下來,等將來升級DAC和綜擴時,再整體考慮要買甚麼串流機,或(串流+DAC)一體機,或(串流+DAC+綜擴)一體機或 ....

iPad > USB > da-100,這樣只是用iPad取代PC沒意義,還是有一條USB線還是不方便,這不是你要的無線操作

理論上(iPad+Tidal app > Tunebox3) 和(Tunebox3+Tidal用iPad當遙控器)都是16bit/44.1K,音質是一樣的,端看你喜歡怎樣的操作介面
gyonshi wrote:
沿用luxman DA(恕刪)

15K以內我只想到
Nuprime的Omnia WR-1
Yamaha的WXC-50
Audiolab的6000N
Tunebox 3也可考慮,二手價格2K上下即可入手
先體驗看看吧
Marimba wrote:
目前考慮買台老山水或yamaha綜擴
若用SMSL DP5(還沒買) 全解Tidal MQA檔,這樣擴大機有辦法支援嗎?


嗯樓主所詢問的舊擴大機可否支援,可能要精準一些些。
建議應是問舊擴大機的RCA輸入、放大到喇叭輸出頻率響應的範圍,
可否支援MQA解碼後的88.2kHz或96kHz,甚至是192khz。
樓上已有網友說人耳能聽到的頻率響應範圍大概是20Hz-20kHz,
一般音響設備標明能支援的頻率響應也差不多就這個範圍,
對擴大機或喇叭來說,這其實是一個沒什麼太大意義的規格。

但...SACD剛出來時,很多擴大機,會特定聲稱,支援SACD。
以MARMATZ PM 6100SA 為例,那時SACD剛出現,它就聲稱支援SACD。
使用手冊規格寫
出力帯域幅(8 Ω負荷、0.05 %)........5Hz - 60kHz
周波数特性(CD、1W、8 Ω負荷).....5Hz - 100kHz ± 3dB
換句話,就是支援高音單體可以播放20kHz以上的高音。

SACD 與CD 的差別,網路上很多資訊可以查。
但本質上,和MQA cd 與CD的差距一樣。
就是,擴大機可否支援96K、192K音樂檔案的HI-RES音質。
現在,有HI-RES認證,但以前,可是沒有。只有靠廠家自已聲稱,
或看看規格書。像SONY的AV擴大機,就會標示,那個RCA 輸入端是接SACD。
我個人認知,支援CD或其他音源輸入,
不代表可以完整傳送播放SACD或192K 播放後的20kHz以上高音、泛音。
如果有錯誤理解,還請其他網友協助指正一下。
gyonshi wrote:
Tidal app (恕刪)


DA-100的DAC部份其實已經蠻夠水準了,解析度高聲音乾淨音色也漂亮,接個綜擴或後級就很好聽;DP5只是可解MQA規格新而已,聲音不會比較好。但這台機器老了USB沒有非同步,表現確實比同軸跟光纖差,聲音比較乾扁單薄,不建議iPad用USB這樣接。你如果真的要方便願意犧牲一點音質的話,我會建議你買個支援LDAC的藍牙DDC,用光纖或同軸輸出SPDIF訊號給DA-100解碼。藍芽受限無線頻寬音色可能稍微差一點,但LDAC的頻寬已經比SBC跟AAC高幾倍,而且解碼還是靠DA-100,音質不會太差。
MQA只是個聲音的壓縮格式, 拿來傳輸聲音用 ... 對要求高的聽眾, 在數位傳輸中, 應該是希望音樂製作完後, 產生傳輸用檔案之前的資料, 與要撥放時進入DAC晶片前的資料是完全一樣的 ... 如果前後資料不同, 或許可能因為失真壓縮(不好聽?!), 或是被加料了(好聽?!), 應該都不是想聽原音的聽眾要的結果 ... 如果MQA會聽起來不同, 無論變好或變不好, 都表示聽到的已經不是原本製作者想給聽眾聽的聲音了 ... 哈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