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在書房,搭配KEF LS3/5a用的是Naim Nait 5i-2(定價約7萬),Roksan 旗艦綜擴Blak(定價17萬),Audio Research Vsi60(定價25萬) 4支強放管KT120綜合機都推過。的確都讓人頗為沉醉。
其中配Vsi60好過Naim Nait,Naim 又好過Roksan Blak。所以不是貴就是好,管機好過晶體機,晶體機中Naim 又比走向現代的Roksan 好。(其實Roksan Blak是相當好的綜擴,配ATC好聽得很)。配得起來比才是重點。
它有種特別的甘甜味道,不管配甚麼機器都一樣。而現代的器材很難做出這味道。或許是在當時的材料,時空背景下的產物,使一對當年廣播車上用的室外喇叭如此迷人。
但是真的不能拿它來比音響,鬥機。我現在住的新家常聽的有三對喇叭,dynaudio Sapphire(30週年,4單體落地喇叭),mbl 300c(6單體落地喇叭)。dynaudio 用的是Accuphase C2800+A65推,mbl 300c 則是用mbl 7008綜合機。
直接AB test,不管哪一套系統都會讓LS3/5a瞬間失色。聲音放不開,兩端延伸不足,一大聲低音單體就拍邊。
而我舊房子平常放兩套音響偶爾回去聽,Spendor G456(8吋低音),ATC SCM11 V3(6吋半低音),LS3/5a也沒它們的本事。沒有大書架Spendor 的飽滿和濃厚,中頻密度和重量感也不如ATC。
但很奇怪,這麼多套系統,聽久了總會挑毛病,一直起來換片,就是聽到LS3/5a不知不覺就一直聽下去。
我想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它的身體很小,但是裡面有個巨大的靈魂。
(這是Sonus Faber 創辦人/設計師提到他自家最小的minima 小喇叭的說法)。
我不太能理解的是當年為何這對明顯音染比較重的喇叭會被列為鑑聽使用,但是以它的聲音表現卻是最多用家所認同的,對它的定義我覺得就是能夠滿足一般非玩家85%需求的喇叭,滿足專業玩家65%需求的喇叭,
要有類似LS3/5A聲音特色的喇叭其實老英系的喇叭多少都帶有這類的音染,像是spendor, kef, harbeth...
其實也是可以有不錯的聆聽感受,與其去買一對被炒高了的LA3/5A,我會以少更多的錢去找這些老英系的喇叭會來的實惠更多~~



但換來換去,真的會讓人眷顧甚是賣掉之後還會想要再買回來的也只有LS3/5a,這就是LS3/5a的魔力
不管是復刻版或是老原廠版,LS3/5a都有一定的聲底,玩音響越久的人,越能感受到這種魅力
mieee77 wrote:
迎來了卻是更動人的Harbeth LS 3/5a.(恕刪)
難得有Harbeth LS 3/5a的同好,我的是Harbeth 50th紀念版,
當初被同學騙去買了一對最後庫存品放在公司宿舍,聽了以後愛不釋手,直到921摔下架子,送修為止。
後來在送修期間,只好拿 McIntosh 1C 來暫代一下,
也許在McIntosh 240 + Audio Research SP3的調性下,
個人覺得1C與3/5a在蔡琴的人聲下差異不大,只是多了一些低頻,高音也清晰了一些,也是值得推薦。
當然在重量與體積上,1C真的太重了,也大了3/5a許多,所以每次搬動都很痛苦,造型也見仁見智。
最後,3/5a修好了,因為比較不占空間;所以1C只好束諸高閣,直接搬回家配Accuphase E202。
1C與3/5a兩者的聲音都很不錯,也很接近,以1C來代替3/5a,二手價也便宜許多,
雖然CP值超高,不過也是過去名機的悲哀,因為現在大家只知有LS 3/5a,卻不知還有更多調性類似的遺珠,
如有類似的名機,也歡迎大家分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