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ff Daddy wrote:
一般喇叭的無響室或是(恕刪)
只能說有人用"自己覺得對的"在看事情
補一張昨天在家隨手測的
離軸70度,距離約1.2M
差不多是我平常用電腦坐的位置

不小心路過
幾點供參
1.建議有些燒友先好好看看 Levelzero 兄 之述。
Levelzero wrote:發燒友的通病之一:要常說相位/時域來表示自己很懂,然後遇到自己沒有能力解釋的事也推給相位/時域。
聽覺對相移的敏銳度研究,從上世紀至今已經有許多的論文可查詢。
普遍性的結論粗淺來說是這樣,在喇叭實際的播放環境下,對相移的敏銳度是遠低於預期的,在無迴響的條件下或以耳機聆聽,對相移的敏銳度就比較高,但這不是現實的播放狀況。
這就是為什麼有專家會直接說:「相位響應不是預測揚聲器品質的有力指標。」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揚聲器的效率那棟樓說:「比數據本身更重要的是背後測量的條件,比實驗結果更重要的是實驗的設計安排與目的,不去了解背景因素,數據和實驗結果只能拿來張冠李戴、腦補胡說用罷了。」
另有相關的討論在此:抑制高音的分音電容。
補充:分音器設計因失誤或因揚聲器性能目標的取捨,然後影響頻率響應的變化,所造成的品質差異主要還是來自於頻率響應的改變。
2.電聲性能相關參數相當多,該樓主所提供乃逢甲電聲實驗室,"耳機測試源的活動回饋,僅提供最簡易的量測,主要還是著重在實驗室的參觀與解說"而已,非細微繁瑣的許多電聲測試,從樓主所提供圖示一僅止於FR、二次諧波失真、三次諧波失真、THD,不管是支持或不支持該SPK者,在對聲學相關知識認知闕如情況下,進行過度的解讀,過度的褒貶,都是亂搞與可笑的!
3.建議樓主,電聲產品的FR、二次諧波失真、三次諧波失真、THD僅僅只是電聲產品電聲性能測項中的簡單幾項而已,若要趨於忠實的重播,尚須電聲、建聲、電建聲耦合...等的多面性分析、規劃、設計、建構、調、校...等。若再往後對趨於忠實的重播有行為熱枕、經濟條件許可,在下建議重新建置聲重播空間,若未來對趨於忠實的重播已無行為熱枕或經濟條件不許可...等等,那也無差,人生可追求的事非常多,只不過得明知,這樣的聲重播態不等於良好的聲重播態,更不等於趨於忠實的聲重播態。
4.有些燒友的測量內容與知識闕如的展現,在下走走笑笑過之。
Puff Daddy wrote:
@JohnTitor...(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