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傳統前級在數位訊源音響系統所扮演的角色?

PY8888 wrote:
請各位大大先提出您聽說過DAC直入後級音質變差的「實際案例」中,所用的「DAC型號」(若方便請一併提供所搭配的前級和後級型號)(恕刪)


不用聽說,我自己的系統...
ESOTERIC D05 直入後級,聲音一整個扁平乾+無聊
對比的前級是AUDIONET PRE
後級CELLO DUET 350
我的常常更新部落格:http://myrmidomphotomusic.blogspot.com/
用同台後級,電平校一校來次盲測.........
PY8888 wrote:
是否有其它更簡單、科學、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方案來取代前級?

如果用家目前的系統已經有前級且音質沒問題音色也喜歡,表示目前系統組合搭配良好,就沒必要抽離前級(反正已買),但若用家和我一樣正打算重組一套2聲道Hi-Fi,可研究一下是否該省略前級以讓系統更合理、簡化和減預算?

Dynaudio Focus XD系列或許符合你的需求?
地獄貓 wrote:


不用聽說,我自己...(恕刪)

請問:
Q1: 接前級時,你是故定DAC音量而調整前級音量?還是相反?
Q2: 固定音量那台是調到最大音量?還是調固定多少%或多少dB音量?
Q3: DAC是接RCA或XLR輸出?
Q4: 你個人認為你的組合直入後級相對難聽的原因為何?
PY8888 wrote:
請各位大大先提出您聽說過DAC直入後級音質變差的「實際案例」中,所用的「DAC型號」(若方便請一併提供所搭配的前級和後級型號),我們再進一步探討該DAC的「音量控制」和「輸出驅動」設計為何? 而是其音量控制或驅動能力是否可能造成直通後級音質變差的原因?(恕刪)


我倒比較想知道, 哪台可調輸出的DAC, 直入後級比經過前級好的? 有的話請介紹一下.

大大真是神人, 給您一個DAC型號, 居然就可以討論該DAC的「音量控制」和「輸出驅動」設計為何, 那我就隨便說個碰過的例子嘍, Mark Levinson No.390S, 這台在音量控制和輸出Buffer下的本已經很重了, 但直入後級就還是比較差, 當時測試的前後級也是同牌的380XL及334, 麻煩您幫大家探討一下了, 最好有線路分析, 謝謝.

前級的功用很多, 光 "訊源選擇" 這項就是必要的,
我有好幾台CD、LP、DAC, 就算每台都可以調整音量輸出,
難道每次要換一台聽時, 就得關後級、拔線、換到另一台、再重開???
我常做器材試聽比較, 通常都要切換個幾十次, 沒有前級我活不下去....
PY8888 wrote:
每台DAC的設計不一(恕刪)

1. 不要在 音量控制 上打轉,你可以假設你的 DAC 和你的前級都有品質相同的音量控制,把重點放在加了前級跟不加前級聼感上的差異。 在一顆音量控制打轉,你會看不淸真正的差別在那里。
2. 你要真正去聽過比較過才能慢慢了解差異是怎麼產生的。
3. 我以前也是有跟你類似的疑問。但因設計真空管擴就自然要去了解不同前級會有怎樣不同的聽感。我試過用很容易推動的小型5極功率管(後級管,用等比例降壓設計讓陰極偏壓接近 2v),直接用 usb-dac, 低U管(低放大倍數)、中U管、高U管等不同放大倍數的前級去推,然後仔細聼差異。差異大概是我上一篇講的經驗。
我最常用的 audiolab MDAC, 雖然音質中性乾淨、中低頻飽滿,但前級推動力還是普普,拿來直推小型5極後級管,聲音就是會比較平淡,不能說難聽,其實也是很特別,聲音乾淨平和,但就是整個音場沒廣度,也沒深度,就整個聲音同一個平面貫進耳朵。我沒說它難聽,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不喜歡。

USB, 前級,後級整串下來,其實很難搞。處處都是問題。
找個高品質的綜擴,或直接數位輸入的D類,會簡單很多。
你還沒考慮後級,當你接一個低輸入敏感度,高功率的擴大機,你會發現更大的問題。

從市場面來看,有獨立前級的系統一般都比較高級,用料也比較好,聲音比較好也合理。
那如果把一樣的用料,兩台併一台聲音就不好嗎? 不會不好,只是這台定位會沒人買,廠商也不願意出。

不過市場在變,新一代的消費者願意付高價買使用簡單但性能好的一體機,所以市場漸漸多了高級一體機,
像Develot這種一台搞定的,或是分兩台,就看前級要兜在 Streaming DAC像Cambridge NQ, dCS Bartok, PS Audio Directstream 這類的,或兜在後級變綜擴,有比較講究的前級,雖然沒有獨立的好,但對大多數人也夠了。

分越多台的優勢拿最簡單的電源供應來說,最少電源都是分開的,但併成一台,常常變壓器就一顆搞定,或尺寸變小,放大線路也可以用分砌式,而不是用現成opamp等等。
在我的系統上, 訊源直入後級是可行的.

我的前級是Accuphase C3850, 訊源是DCS Rossini Player. Rossini可以選擇輸出2V或6V, 也有音量控制. 經過前級我通常是2V輸出, DAC音量調最大. 如果要直入後級, 可以選擇6V輸出.

之前有試過Rossini直入後級, 效果很不錯, 如果只有單一訊源, 在沒有前級的情況下, 直入後級真的可以節省不少成本. 實際上DCS原廠也是建議他們家的訊源可以嘗試直入後級. DCS新版的遙控器上面有顆巨大的音量旋鈕, 調整音量很方便.

不過我還是有經過前級, 原因是:
1. 我有很讚的前級, 不用可惜.
2. 我有2台訊源, 有前級切換比較方便.
3. 有前級比較好調音. 高階器材對線材很敏感, 我的耳朵也很刁, DAC直入後級, 我的訊源線材還要再升級, 才能在不損音響性前提下, 也有比得上經過前級的溫暖耐聽音樂性.
PY兄真的是讀電子的,工程師性格,數年前,有一陣子我瘋狂地 DIY 一堆 Audio DAC,簡單告訴你 DAC 工作原理,也許有助你思考這問題吧,我是玩 Burr-Brown 那家的 DAC

首先,從 CD Player 出來的 SPDIF 信號,是一種 Biphase Mark Code,你想想看,要傳送數位信號,至少要兩個信號,一個是 Data,另一個是 Clock,為什麼 CD Player 輸出同軸電纜,只有一個信號能同時傳 Data 和 Clock ?

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光纖或同軸電纜,傳送的 Data 是一樣的 https://blog.xuite.net/componentbeggar/twblog/123427881

單位時間內,有轉態,無論是 0 轉 1,或 1 轉 0,都是 1
單位時間內,有轉態,無論是保持在 0 或 1 ,都是 0
傳下一個 Data 時,無論之前是 1 或 0,都轉態
有興趣看波形的話,見 https://blog.xuite.net/componentbeggar/twblog/123427884

DAC 收到 SPDIF 信號後,還無法接到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先要透過 Digital Audio Interface Receiver 轉出三個信號:

LRCK__告知 DAC 現在送的是左聲道還是右聲道的信號
DATA__告知 DAC 聲音振幅
BCK__Bit Clock Data 寫入 DAC 的 Clock

DATA 有四種格式,Digital Audio Interface Receiver 和 DAC 的格式必需相同,否則雞同鴨講,這四種格式為:

Right Justified 16-bit
Right Justified 24-bit
Left Justified 24-bit
I2S 24-bit

有興趣看這四種格式波形差異,見 https://blog.xuite.net/componentbeggar/twblog/123427883

轉出 LRCK、DATA、BCK 後,就可以送到 DAC 轉 Audio 信號,DAC 也有好幾種不同輸出,最早期是 R2R,是的,它的輸出阻抗不小。

後來有人想出用 Shift Register 用多個 R2R DAC 做數位濾波,前面有網兄提及普誠的 Volume Control IC,運氣很好,我有一位學弟在普誠待了廿幾年,現在還在普誠,普誠過去也有 R2R DAC,就跟學弟討了一堆 R2R DAC 搞數位濾波,你認為 1X、2X、4X、8X 很容易聽出差異嗎?波形見 https://blog.xuite.net/componentbeggar/twblog/123427870

DAC 的輸出有電壓形式的 PCM1793
也有電流形式的 PCM1794、PCM1798
Burr-Brown 高檔的 DAC 是電流形式的,輸出需要用 OPAmp 做電流轉電壓 I to V Converter,高檔的 DAC 輸出都是 differential 平衡式的,有一種 fully differential amplifier 非常適合在這裡使用。如果是用電流形式輸出的 DAC,經過 I to V Converter,就沒有推力不足的疑慮。

接下來就是 DAC 後的音量控制,無論是用 DSP、音量 IC、VR,請思考一下,線材本身是電阻、電容、電感的組合,如果音量控制是放在 DAC 機箱裏,信號會穿過電阻、電容、電感的組合,但如果音量控制是放在下一個機箱內呢?不管是前級或有音量控制的後級。
接前級時,你是故定DAC音量而調整前級音量?還是相反?
A:DAC音量調0,都用前級的音控
Q2: 固定音量那台是調到最大音量?還是調固定多少%或多少dB音量?
A:如上
Q3: DAC是接RCA或XLR輸出?
A:XLR
Q4: 你個人認為你的組合直入後級相對難聽的原因為何?
A:其實前級的功能不只音源的選擇跟音量的控制,在搭配後級會有更大的彈性跟不同的表現,
DAC內建的前級可能只有音控的功能時,在這方面的表現可能就沒那麼出色了..
其實啦,要是DAC或唱盤的音控好到足以取代前級,那早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我的常常更新部落格:http://myrmidomphotomusic.blogspot.com/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