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TV 4k基本上是受到Apple的限制,可參照infuse 網站上的解釋 https://support.firecore.com/hc/en-us/articles/217735707-Audio-Options-tvOS- jackyamg wrote:既然有同好提出UB9...(恕刪)
wishstar2004125464 wrote:Apple TV 4k(恕刪) 如果擴大機可以直接解ATMOS/DD+我個人是不會想要XBOX ONE/APPLE TV4K這種畫蛇添足的運算有興趣可比較一下Dolby Atmos Blu-Ray Demo Disc 2018裡面可以選擇ATMOS/TrueHD或ATMOS/DD+來對比ATMOS/DD+雖然碼率較低但效果沒有想像中的差!DOLBY DIGITAL的壓縮技術裡還有很多還原動態數據用的資料但DOLBY DIGITAL的編碼轉為利用 PCM流 為容器來傳輸的過程中其中軟體工程師多做了什麼或少做了什麼沒人知道?我寧可相信DOLBY原數據及相信擴大機晶片的處理能力APPLE TV4K 的ATMOS/PCM(DOLBY MAT2.0)的輸出改變了原始數據導致聲音動態消失這真的很瞎,有想深入了解可參考firecore上的討論串https://firecore.com/forum/topic/20983?page=15
jackyamg wrote:如果擴大機可以直接解ATMOS...(恕刪) 其實杜比的推廣影片裡面也是建議播放器設定用位元流輸出給擴大機解碼比較好。現在放眼望去,播放器自行解碼再用音源線接到擴大機的機種是愈來愈少了。不過講到DD+跟TRUEHD的差距,我想主要還是在動態方面,三頻都有所裁減的情形下,的確DD+的表現會比TRUEHD悶一些,比如一些刮耳的場景:玻璃碎裂、刀劍相交、槍火噴發。或者是充滿山雨欲來的低音壓迫力道....etc,切換之下就會發現差異。或許擴大機檔次愈高,DD+透過DSP運算補強後會稍微加強三頻的力道,導致人耳聽不大出來也是有可能的。ww(假設同一組喇叭檔次也滿高的狀況下)總之呢,也感謝次世代音效的推出,讓我們這些參數控整天光聽展示片就沒時間工作了(夠了你
stephenwong wrote:據聞UB820和UB9000...(恕刪) ub9000跟ub820 的類比輸出的dac等級不同ub9000的電源處理作工更佳還有環牛伺候,就算是hdmi輸出理論是音質更為乾淨,醇厚影像輸出ub9000 ub820 ub420這三台都是用一樣的HCX第2代晶片ub9000對HDR optimiser的參數設定比ub820 ub420多一些,能叫出來的info也多一些ub9000 ub820有dolby vison,ub420只有hdr10+有類比輸出和DV需求的選擇ub820,不然就直上旗艦ub9000爽度更高!
smdavid wrote:2012年杜比釋出家(恕刪) 最近發現比較有趣的狀況:使用CHROMECAST ULTRA(CCU)或者PS4的網飛看ATMOS影片,HTX9000F雖然顯示DD+5.1,但是天空聲道仍然有所表現,PC版的網飛則正常播放5.1:在網飛中搜尋「ATMOS」關鍵字,出現的影片選擇「鬼入侵」與「矇上你的眼」。1.鬼入侵:網飛顯示5.1,但是透過CCU/PS4播放(走ARC),在X9000F的播放下雷雨聲是在螢幕上方,不論聲霸擺在電視上或者電視下方。PC+XROUND輸出則雷雨聲沒有方向性,只有來自兩側的包圍感。2.矇上你的眼:網飛顯示5.1,在怪物包圍車子的片段,可以聽出車上方移動的聲效,的確是四面八方上下左右的感覺。聲音一樣在電視螢幕上方,頭頂飛過,跟鬼入侵聽感差不多。以上兩部片都有試過ON/OFF VERTICAL.S,但幾乎沒有差異。跟ATMOS藍光片播放時VERTICAL.S沒有作用的感覺很像。而使用PC版的網飛APP,用光纖連接解碼器走5.1實體多聲道,兩部片子並沒有天空聲道的表現,雷雨聲跟怪物移動聲都是來自兩側或者後方的包圍感,但不會出現螢幕上方的聽感。故有以下推論:這兩台裝置上的網飛,是否ATMOS顯示的判斷,跟ATMOS位元流的輸出,是沒有關聯的?也就是片子的輸出並不走降轉,而是將ATMOS位元流丟給擴大機處理(所以X9000F還是以ATMOS運算),但簡介畫面上的判斷則根據APP版本的限制來做運算。所以PS4網飛直接顯示最頂5.1,但其實伺服器丟出來的音訊還是ATMOS......我也另外試過「全民超人」、「全民公敵」這類本身就是5.1的片子,聽不出天空聲道的表現。(ON/OFF VERTICAL.S 其實差異不大)這方面狀況跟單純聽DVD電影一樣,杜比5.1本身就很有包圍感,開V.S反而得加大音量,不然量感會不夠。各位大大有使用虛擬天空聲道功能的擴大機,是否也有類似的聽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