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1023 wrote:
感謝大家的回復&意...(恕刪)
NAD3020嗎? 樓主想必做了不少功課。

這台「國產機」也是經典,當年因為價位和年代相當,許多入門者會買來搭配3/5A。但這台跟3/5A都屬於細水長流要慢慢聽一陣子才好體會,不少人雖這樣搭配但沒一陣子就換成其它容易「一鳴」驚人的器材(或玩沒一下還搞不清楚就洗牌出場退燒不玩

3020有整理過?平價機用料加上年代久遠,尤其台灣用家普遍保存狀況不佳,多半有大小不等的毛病。多年前整理過的經驗,前面VR旋鈕大多需要更換,聲音才會清楚或不會偏音。電容及功率晶體老化程度不一樣,中點電壓跟靜態電流也要量過調整。
後面板有個4/8歐姆切換,不是匹配阻抗,撥到4歐時給功率輸出晶體的電壓會從32V下降到28V防止過載。應該很多人玩到轉手都沒搞清楚過。
軟削峰(soft clipping)是功率輸出到失真時,把輸入的訊號電平壓低,倒不是什麼神奇功能。
clipping削波
-----------------------------------------
3020的熱愛者對收藏價值也因版本而不同。如下圖中是motorola的鐵殼功率晶體,更早版本是ST同型號NPN+PNP,有興趣的話可以比對。聽說3020的玩家認為ST版本較好,而後期的3020好像換成其它功率元件。
--------------以下可忽略---------------
調整中點及靜態
中點:喇叭線拔掉無負載,電表DC檔位,調整機板VR到0V
靜態:機板電表觸點,DC檔位,調整機板VR到30mV
不關機放置幾分鐘,再重複上面中點跟靜態調整。反覆幾回直到穩定。
如果無法穩定或數值無法調整到位,則需要找出老化零件跟功率晶體更換(搞不定中點電壓可能要重新配對)。

hung1023 wrote:
喔喔~luxor_w...(恕刪)
只是皮毛又碰上剛好有經驗的機器,而且時間有點久搞不好糊塗記錯也不一定。


先鋒的雷射碟影機的讀取頭真的很容易掛了,現在都沒料可以處理。
我的目前音響組合是,
喇叭: Harbeth 3/5A + 前級: Audio Research SP3 + 後級: Mcintosh 240(GEC KT66)
唱盤: PHILIPS880 + 仿California Audio Lab 真空管 DAC; 阿仁 Lotus3/5 DAC
喇叭線: 太平洋50芯的純銅線(便宜又好聲,常被當作喇叭內裝線,聲音比他好的一米也要不少千),
這些預算15萬在洛陽街的"前X"都可以問得到,而且還有老師傅維修,不會有問題。
不過如果聲音要很接近的推薦組合:
前後級: 換成 Denon PMA2000系列的綜合擴大器有管機聲音的晶體機。
一代以前是雅瑟音響在各音響展的的參考機,而我買MC240前的擴大機就是一代的,
很可惜被同事借走後就被丟錢不還了,只好升級MC240。
唱盤 : 無DAC推薦 Studer 1/4號頭,純轉盤 + DAC,或直接用電腦 + 阿仁DAC
喇叭線用太平洋50芯的純銅線(便宜又好聲,常被當作喇叭內裝線),
如果不介意中古品,這些5-8萬左右就可以買的到,新品15萬應該夠用。
至於玩新機或古董音響,可以先聽聽推薦組合,熟悉了3/5A的聲音,再考慮升級也不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