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教關於mono mono的接法

johnwu wrote:
請教 接bi-amp...(恕刪)

不要這樣亂搞啦
喇叭很貴很脆弱,一不小心就冒煙了,非常快,開機就馬上燒了。
任何嘗試、任何新擴大機,我都是用床頭音響拆下來的喇叭先接接看,確定沒死才敢用好喇叭試
johnwu wrote:
請教 接bi-amp...(恕刪)

bi amp如果擴大機沒有這個功能,可以用Y Cable。

johnwu wrote:
請教 接bi-amp...(恕刪)


一變二沒用分配器(並連),可能會有互擾問題...若量測起來沒問題就OK....

AV擴大機當前級,分別PRE OUT 給2台後級(各接1條訊號線),2台後級分別各接1支喇叭,記得切到MONO模式,這樣應該是你現有設備可以使用的方式,聽起來的音量感一定會更大,細節更清楚,一台後級推一支喇叭,你會覺得喇叭更寬鬆更有餘力,這是我之前嘗試後的感想,(由一台後級再升級成二台相同後級),最後來買了AQ當前級,聲音爆炸性成長,聽久了,又自我感覺可能喇叭不夠高檔,又升級到ELAC系列,整個又是另一個境界,現在又在癢了,準備入手AQ後級,Mono後,相信你會感到之前在聽甚麼,應該會有很明顯的進步,至於biamp,受限於AV環擴,沒有雙輸出,何來biamp,如有說錯,還請網友指教,給你參考
感謝分享
感覺以後會走上 貴森森 AQ的路
B&W 配 AQ 不知道什麼聲路?
早年皇家代理時都配Pass lab 大瓦數
最近改搭 Cambridge Audio 擴大機,在三創試聽後,毒全解了
lmc3037 wrote:
AV擴大機當前級,分...(恕刪)
聲音是很主觀的,我也是亂搞一通,給你參考一下,換上AQ後,那種聽音樂時的背景全黑的感覺,很嚇人,不知道是否稱為噪訊比很低,各項樂器擺放的位置,可以想像得出來,人聲浮在正前面,樂隊在後方兩側,根本是換了一對喇叭的感覺,我是指跟之前使用ONKYO TXRZ800當前級比較,一開始只有使用一台後級,總是覺得聲音很悶,要開很大聲才會聽到細節,改用雙後級之後,明顯大爆發,才明白原來之前是喇叭沒推開(一台推不動2支落地喇叭),去年音響展敗了一台AQ後,一開機就嚇到了,文字很難形容,那種在音響店才聽的到的感動,尤其是聽大編制的交響樂時,才明白,那種很小聲到很大聲的起伏轉承,甚至聽得出來CD的錄音品質,原來有些CD的錄音真的是亂搞,我稱之為還原真實的錄音,而後換了更高階的主喇叭後,低得更低,爵士樂低頻的撞擊,感覺像似被颱風撞玻璃的音壓,很震撼,我喜歡這味道,我是從一套AV擴走到一套(AV擴+A類後級),再進化為一套(AV擴+A類後級MONO),再更新到二套雙修,把看電影跟聽音樂這二件事分開,各做各的事,個人覺得一機多用不如專機專用,甚麼幾何幾,樣樣都行,但樣樣不精,這是我個人的小小感想,我不是幫AQ打廣告,我會選AQ,很簡單的原因,就是公司貨跟水貨價格差不多,省吃儉用還買得起,這不是重點,我相信你MONO後,應該會被大量感的聲音嚇到,發揮出你的喇叭被封印的潛力,個人感受僅供參考
剛好我的系統可以玩Biamp(水平)、bridge、dual mono(垂直biamp)~分享一下比較的差異
結果來說,biamp(水平)效果最好,b&w的喇叭高低音阻抗變化太大,分開推會給擴大機有更好的控制力
其次可以靠著不同的電源線與訊號線以及喇叭線來調整音色
是cp值最高的玩法,但同時也是最貴的玩法(即是雖然花費最多,但效果也最顯卓)
bridge則是建立在難推的情況下,利用兩台擴大機橋接增加雙倍的推力
dual mono(垂直biamp)則是必須建立在兩台一樣的後級才能使用的biamp
左邊的擴大機,左聲道推左喇叭的低音,右聲道推左喇叭的高音;右邊的擴大機,左聲道推右喇叭的低音,右聲道推右喇叭的高音(真是饒舌)
如果建立在喇叭本身不難推&很好驅動的情況下,我覺得效果會是biamp(水平)>dual mono(垂直biamp)>bridge
以上給您參考看看
Bi-AMP垂直




singoxd wrote:
剛好我的系統可以玩Biamp...(恕刪)


Bear4212 wrote:
Bi-AMP垂直

...(恕刪)

這種接法一般是叫水平biamp 
一般喇吧阻抗低都是低頻部分....15151515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