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聽覺與視覺 (主觀)

Antus wrote:
用我之前的例子,量出來5.6mF響應最平最漂亮,但是實際聽可能用4.7mF更好聽,但4.7量起來就有凹陷也不平,那如果你是開發者,要選那一個? 我會選4.7的,因為最後還是感官驗收。

從這個例子我看到的是,耳聽與量測分別發揮各自的作用,並沒有誰主誰輔的差別。
ldw406 wrote:

從這個例子我看到的...(恕刪)

你的說法好比公司兩個部門分別提出方案A跟方案B, 老闆決定採用方案A,然後你的解讀是兩個方案一樣好,沒有誰勝誰負。
Antus wrote:
你的說法好比公司兩個部門分別提出方案A跟方案B, 老闆決定採用方案A,然後你的解讀是兩個方案一樣好,沒有誰勝誰負。

我覺得我們是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
我的說法比較像是兩個部門在老闆的帶領下,共同完成一個案子。

然後您似乎把「量測」與「追求平直的頻率響應曲線」劃上等號了,但實際上量測就只是量測出客觀數據來,是否要「追求平直的頻率響應曲線」,則由主事者依目的與需求來判斷,並不是只要進行量測,就非得以平直的頻率響應曲線為目標。
4.7mF=4700uF,功率級電源濾波才會用這容值,分音器?一般來說電容多用uF
這種聲學文高階探討主題好難參與⋯⋯

【題外】:文串中有網兄提及Piano Tuning,題外一文供參。

----------------------------------------------

Piano Tuning(調音/調律)

隨著時代的科技與工具演進,對調音師們,音叉的使用已不再是純然的唯一。



供參




































-------------------------------------------------------------------------

Tuning(調音)

https://blog.xuite.net/thxisf/twblog/303219593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是還有賣定音笛跟定音叉來調音。演奏家也還會有專業調音師,但調音師也不是只用根音叉只調音準。通常因為鋼琴不能帶著跑而且調音過程較其他樂器複雜,演奏家也需要調音師把每一台鋼琴調成「自己的形狀」。
鋼琴調音有440、442區分,哪是用耳朵音叉能區分的。

對其他弦樂器早有電子「調音器」,雖然有像影片裡很專業的,但對庶民大眾簡易型就好用。或電腦/手機app已蠻實用,很多像我這種懶人就已經很管用,調完彈一下電腦看訊號準準的。



用人耳調音,除非是天生有所謂「絕對音感」的人,不然要後天經過相對音感的練習。

---------------------------------------------
再講一個「音準」小常識
一個樂團其實重要的是相對音準,而非絕對音準。尤其管樂器本身在控制音準來說是較困難的,會因演奏者表現而有差異,而鋼琴就沒這個問題,所以鋼琴在跟其他樂器演奏者一起比較是完全音準不必擔心。知道嗎一個演奏隨著時間通常越後面音準會越高一點。
抱歉,thxman.tw大
離題請教您一小疑問
家居空間做聲學處理
會因為喇叭大小特性不同而需要做不同處理嘛?
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就每當換一組喇叭都得做變動處理?
Edward77 wrote:
抱歉,thxman.tw大
離題請教您一小疑問
家居空間做聲學處理
會因為喇叭大小特性不同而需要做不同處理嘛?
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就每當換一組喇叭都得做變動處理?


呵.

怎跑來這離題??????????????????????????????


1.CASE BY CASE。

2.家居空間,一般能做的聲學處理度低。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thxman.tw wrote:


呵.

怎跑來這...

真抱歉,因為自己怎麼想也不知道答案
您是這方面的專家,看到您有發文就到這裡提問了
耳聽為憑 ?

人的複合感知 !

McGurk Effect (麥格克效應)


先張眼睛看影片,聽發聲的人發出什麼聲音

然後等主持人說完話之後,閉上眼睛再聽聽發聲的人發出什麼聲音





試試看吧!

下回莫太嘴硬相信看到或是聽到的一切喔!

也許也許也許我們的腦袋都在用一些模糊的方式合理化我們的感知呢!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