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環繞擴大機聽雙聲道音樂的迷思


Michael0707 wrote:
我覺得雙聲道系統比較能表現的是還原錄音現場,不靠多支喇叭,光靠擺位就要能投放出漂亮的音場。因為雙聲道系統線路相對簡單,細節損失較少,所以才能重播細膩的唇齒音與氣流流動的小細節。環繞擴大機的功能強大,線路複雜,這些細節其實比較容易被濾掉。

我相信同價位的綜擴與環擴相比,綜擴的細節會更多,不過就「還原現場」這件事上,綜擴不見得比較好,因為現場是360度的立體音場,聲音會從四面八方來,綜擴很難表現四面八方來的聲音,尤其當有樂器從觀眾後方發聲時,綜擴幾乎無法表現這種從後面來的聲音,環擴則可以輕易達成,所以我認為就「還原現場」而言,比較準確的說法是,綜擴較容易還原「現場細節」,環擴則較容易還原「現場空間」,各有擅長。

Michael0707 wrote:
我就是有這樣的感覺...(恕刪)


我覺得樓主這個問題以及你的經驗太過籠統. 環擴市面上這麼多,有一萬出頭到20多萬的,綜擴也是一萬左右到上百萬的都有,你不能完全一大堆同一類來比, 你好歹也要某些特定機型對上某些機型才客觀一些吧! 你朋友的器材也許都是好幾百萬級的才會這麼好聽,你能否把他的器材給列一下?

另外,許多人在比,就把CD插入讓環擴的內建DAC去轉,而綜擴則是另外DAC去接,這種比法的基點就不對了. 起碼應該兩者都用同一台外接的DAC接上它們的RCA類比輸入來比,才會基準點相等.
我用我自己對Marantz的經驗分享一下. (以下都是原來的美金定價,不一定是市價)

Marantz環擴方面,AV8802a+後級(原定價US$4000+後級) > SR8012 (US$3000) > SR7012 (US$2200).

綜擴方面,PM10($8000) > PM11S3($5000) > PM14S1($3000) > PM8006($1200) > PM6006 ($700)

我個人的經驗,若是只比二聲道,而且DAC訊源是外接相同的,AV8802a接近PM14S1. SR8012接近PM8006, SR7012大概是PM8006與PM6006之間.

以上是非常粗糙的大概,因為若論不同的動態,細節,透明度,層次感,低音震撼度等等,其實都各有所長. 但讓樓主參考一下,環擴大概要比綜擴貴上1500~2000美金,音質才會比較接近. 若是同價位,環擴要多裝這麼多聲道,還有內建DAC,內建網路,內建video,還要花錢買Dolby與DTS與SACD的版權,而綜擴甚麼都不用,音質自然是輕易會勝過.
我的喇叭是Dynaudio 1.8mkii
用台名不經傳的Classe老綜擴推
聲音質感與音場定位遠勝差不多價位的環擴


白鷺鷥 wrote:
我有一台SONY STR-DA9000ES環擴,搭配iLink的Pioneer DV-989AVi播放SACD,DSD一條龍,
也有接Squeezebox Transporter聽高解析音樂(24/96)
這樣組合應該還算可以吧,拿來聽音樂還算不錯,沒比不知道
後來買了一台很老的二手Yamaha A2000擴大機,全面勝出,才發現原先喇叭的實力根本沒發揮過

不過年紀大了,聽力也沒那麼敏銳,機器也搬不太動
新型環擴多方面支援(HDMI、ARC、支援Spotify/Air Play等等),真的方便簡潔就好
環擴對一般人應該就夠用了,兼顧聽音樂看電影看電視
講究的人再去準備兩套好了...(恕刪)



comanikon wrote:
本來覺得是自己喇叭不好

換了擴大機,才知道根本是沒催出實力。...(恕刪)



+1
喇吧阻抗不要太低(建議買有pre-out可外掛後及去解決這問題),不要操太大聲應該還ok....

環繞擴大機關於自動調教不要太相信,還是要靠手動量測去調才會比較ok.....
Monte920 wrote:
我覺得樓主這個問題...(恕刪)


+1
這就好像有人說真空管的比電晶體的好聽,比較溫暖,怎樣~~~怎樣~~

根本沒有這種說法,要看比較的條件為何?

太多人喜歡把事情講得太絕對,或單純用二分法「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luxor_w wrote:


+1
這就好像有...這就好像有人說真空管的比電晶體的好聽,比較溫暖,怎樣~~~怎樣~~(恕刪)


事情確實沒有遇過還是保留的好!
剛好小弟就是有一台Conrad Johnson 11A 真空管音響跟marantz PM8006, 訊源同樣來自於marantz ND8006, 使用DSD 5.6M 數位流
真空管擴大機發出聲音,確實遠勝於PM8006晶體管,雖然這台真空管比現代PM8006年老了21年,還是依然有其地位。 也許更高階晶體管有可能,也許也是更高檔次了
PM8006在他的"實"售價位來說CP值真的很高對的起他的價位沒問題,但如果就同廠器材的音色、音質來說,跟他相差10年有餘我那套PM-17 MkII KI Signature 都夠把它打槍了~~~~

PM800X系列與PM 雙位數Reference Series的中高頻完全是不同檔次的呈現.


gogoid wrote:
事情確實沒有遇過還...(恕刪)
gogoid wrote:
事情確實沒有遇過還...(恕刪)


建議不要把我寫的引用來斷章取義

也建議多聽多比較再做判斷,尤其是剛買了第一台真空管老機。

這世上還有很多不同形形色色的器材,無須「捉對廝殺」。

真空管玩很久了,近年也幾乎不買晶體機,自己也做一點DIY。

本人又是器材更換狂,錯殺器材是常見之事,從而得到不要妄下判斷之經驗,保持一顆清醒頭腦。

懂越多之後才發現不懂的其實更多。

(發言如有不得體,冒犯之處,請見諒囉)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