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音響試聽的注意事項?


typist wrote:
又要得罪廠商...EDIFIER...(恕刪)


其實應該說只有C/P值高低與適不適合的問題

恩....建議還是多比較

去試聽喇叭,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的感覺。

不需要總統或郭董背書說好聽你就買吧...如果總統或郭董背書你都不管了,店員講什麼,你聽聽就.....好了
1000K wrote:
其實應該說只有C/P...(恕刪)


看樓主提出的問題,八九不離十可以猜測他對音響涉入的程度,如果知道的人不說,那不就像是在等別人花錢買經驗 ← 幸災樂禍的心態?

這對喇叭不只是C/P值問題。這一類的氣動高音、絲帶高音....都容易給人聲音非常豐富、細節相當多的感覺,而忽略了聲音是不是有做到均衡。拿ADAM A7X來說,它的音色雖然是比較刺激的走向,但聲音校調的夠水準。A200的不用很細聽就會發現量感的調整還有些改善空間 ← 以聲音來看,如果它的實售價為$12000上下,我都會傾向選Yamaha hs5/fostex pm0.5(個人不愛0.5的音色就是了),更何況它現在賣到$25000。 如果有這預算、且愛這種豐富高頻的喇叭,建議先聽聽ADAM 5吋的喇叭,ADAM明顯是更高級數。

typist wrote:
看樓主提出的問題,八九不離十可以猜測他對音響涉入的程度,如果知道的人不說,那不就像是在等別人花錢買經驗 ← 幸災樂禍的心態?...(恕刪)


這也是這10年來音響界的問題,給大家的感覺總覺得離太遠了

2萬多可以買到不少音響界素有好評的產品,但沒接觸的常想說音響一套買下來都要50萬甚至百萬....

這問題大概歸咎兩個:
1. 過去台灣許多代理商把訂價拉很高,總覺得產品不錯,訂價不拉到百萬會輸人一節 (在美國Stereophile等評論人心目中,超過1.5萬美元的產品都很高價了耶....怎麼在台灣好像只是中高階產品? 結論: 台灣人比較強!!)
2. 很多廠商不會真的把價格超過30萬台幣的產品當成主力。但在台灣,宣傳起來總像是: 沒有30萬別來買B&W, Dynaudio....這樣的印象久了,大家就真的看到這些音響品牌就閃開

樓主其實可以放開心多去音響店聽,不用光靠論壇上說什麼。或許部分店家還是會想說只有2萬預算它們愛理不理(簡單,就說你預算6萬就好),但其實真的多跑之後,會有新發現的
去到現場仔細聽最重要,因為大家的喜好不同,A200其實普遍評價都不錯,自己可以再序搜集一些資料
注意事項就是不要讓老闆覺得你只是來白聽的,
不要表現的太明顯,如果讓老闆覺得你不買或是買不起,
老闆會變臉變口氣

經驗談

不管你是要去音響店試聽還是直接去代理商處試聽都一樣
在台灣試聽音響是很累的事,要跑好幾個地方與老闆爾虞我詐

台灣音響界應該要訂定試聽付費的規範
例如試聽一小時收費200元,這樣老闆的時間及電費才不會浪費太多

LAST PRIME BUSHIDO wrote:
注意事項就是不要讓老...(恕刪)


重要的話先說:我的收入在01只是個魯蛇....

北部的音響店除了早期中華商場時代,現在應該都很正派了。去「看」音響沒那勾心鬥角的,說清楚來意,店家也好安排。

明明預算十萬硬裝要聽百萬,不被白眼才奇怪。雙方誠意到了,要請店家給試聽更高級的過過癮,小弟這魯蛇收入,沒被店家拒絕過,只買的起二三萬的喇叭,上百萬的聽了不少。

若真的害羞不好意思白聽,有些音響店會賣「貴貴」的CD,先買一張、兩張CD,跟店家說想品味高級貨、試放一下購買的CD,相信雙方也都會很爽快。

當然,若只是抱著去店家試聽、上網路挑便宜的買,自己都非「誠」了,還想店家如何「誠」給我們。
typist wrote:
重要的話先說:我的收入在01只是個魯蛇....


魯蛇+1, 以下回主題 :

有時間多認識樂友 不急著買音響, 也不要想跟樂友買

多聽別人講, 自己少說, 然後衡量自己的預算

沒有錢的玩法 就是不一味追求音響性, 適可而止

音響性的追求不是不好, 懂的人花一定的錢可以取得好的音響性,

剛入門過度追求 通常錢不多花也不會懂 容易陷入昔是今非, 換來換去無窮無盡

手上有些基本核心器材了, 肯定是經過思考 要聽哪一種為主

再根據聽感 慢慢再學習調整出自己的興趣 喜好

試聽 離自己的預算過多, 只有參考作用, 不如上網友家取經

拜訪樂友家 注意禮貌以及 人情世事 多方面, 沒有誰欠誰

Brian 168 wrote:
魯蛇+1, 以下回...(恕刪)


,非讚同「魯蛇」部分,是讚同『 注意禮貌以及 人情世事 多方面, 沒有誰欠誰』這段。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