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人生邁入30,我的二聲道音響開箱心得

MAX-MAN wrote:
有時候真的覺得箱音...(恕刪)


您是業者、還是代理? 這圖片似乎是「內部人」才有機會取得 ← 這年代在網路上發言要很小心

typist wrote:
您是業者、還是代理?...(恕刪)


那張喇叭圖我是網路上隨便抓到的,這對喇叭早在今年圓山展就展示過了

圖只是提到弧形設計的喇叭連一向硬梆梆的ELAC也加入作為一種表示


另外我不是業者也不是代理,只是很單純對音響有興趣的消費者罷了

那是因為我很少發開箱文,想發文做做交流才這麼頻繁回復





對啊!!這圖又不會很神秘....這期的音響論壇雜誌內也有PO.......

MAX-MAN wrote:
那張喇叭圖我是網路...(恕刪)
Wuaudiolab ICE 103是大電流?
網路上査規格並没看到功耗多少
Wuaudiolab ICE 103網路上看內部照似乎是D類擴,變壓器看起來似乎不大

4歐姆喇叭似乎比較要吃較大電流
我之前曾購入山水AU-999,拿來推6歐姆及8歐姆書架喇叭都OK聲音有厚度
但拿來推4歐姆3音路書架那個聲音厚度就不見了

pc207 wrote:
Wuaudiolab...(恕刪)


按照理論上來說最完美的情況是, 當擴大機負載減為一半時, 輸出功率會增加一倍

就我所知道的是這樣沒錯

以這台ICE 103來說應該>>>8歐姆55W<->4歐姆110W

只是轉換過程中能量可能會有少許損失

不一定是100%完全轉換,所以會>>>8歐姆55W<->4歐姆105W

還有這台擴大機是D類沒錯,如果是AB類應該會有環形變壓器

原本我也是想選AB類的ONIX A25,只是真的比較貴



MAX-MAN wrote:
按照理論上來說最完...(恕刪)

ONIX A25出力30瓦,功耗100瓦
推樓主4歐姆的喇叭可能也不能完全發揮

若要省錢買大功率擴就只能找二手
新品價真的不便宜
所以近年來我開始買日系老擴
最近又收了一台日系老擴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4949120&p=1#61952365
小弟當初用PM8004在推BS244聽來人聲、小品、小提琴等也是很滿意,但後來只聽鋼琴、流行、弦樂四重奏等就會發現中低頻力道弱了不少,當拿去當純後級搭配環擴使用下BS244就能明顯的發現一整個軟掉了......後來直上PM11s3以後才讓BS244全力發揮

pc207 wrote:
ONIX A25出...(恕刪)

Bear4212 wrote:
小弟當初用PM8004...(恕刪)

上到高階才是完美的
但高階新品價
所以只好找高階老擴
Bear4212 wrote:
小弟當初用PM8004...(恕刪)


雖然我很佩服大大有那個財力去購買高階器材

不過我覺得用價位高於喇叭的擴大機去推喇叭

感覺上有一點本末倒置,或許我還是傳統的認為

喇叭在整套系統預算比例配置上得大於其他器材

而擴大機(前級&後級)在預算上頂多等於喇叭


當然那也是早期HI-END的觀念

現在的觀念或許不見得如此
哈MAX大您抬舉了,小弟也不過是領一個月3萬5死薪水的技術人員,而且每個月要繳2萬房貸......財力上可一點都不寬裕,這兩年來為了把設備給定下來幾乎花光了小弟4年來的存款,不過就是因為以前在入門設備徘徊了幾次,損失這幾次的器材投資後知道自己銀彈不是很充裕,所以這次重新規劃系統時當小弟知道確認這廠牌的聲音是小弟所喜愛的,就決定一口氣讓訊源與擴大機直上頂級,反正也不會想再換了.....這樣做反而替我省了不少為了嘗試而進進出出的錢,看看著站上不新手網友也為了找尋自己想要的聲音,過程中訊源、擴大機、喇叭...進進出出幾年下來這可是一筆可觀的費用,雖然小弟的綜擴+訊源+喇叭也花了我近30萬但這樣的定位不管是兩聲道、還是多聲道都一次兼顧到了,不用讓自己的器材資金兩頭燒一舉兩得.

不過說回來......Marantz的PM11s3是台灣代理商胡搞定價下所造成的旗艦錯覺,這台擴在日本定價也不過台幣10萬,台灣自己卻自抬身價到17萬8我的天啊 唬誰啊,不過沒辦法既然身在這個國家被坑也認了~~說真的Marantz在日本只不過是平價廠牌來到台灣卻變成高價品牌真不知該說什麼......


MAX-MAN wrote:
這段其實也還好啦,...(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