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ist wrote:手邊有一對MDF板的手作喇叭,第二年有些莓,結果先塗了底漆與一層貴貴的木漆,幾個月後一樣發莓....大哭.....後來再加了一道水性透明漆(內外都塗),到現在第5年,沒再出狀況。 這該不會是一開始就有菌絲卡在裡面要完全封死才不會長
線材方面,則是選用頗具知名度的47LAB實際上是亂槍打鳥,直到後來做了一條47LAB耳機線才知道這條線在音樂性上表現非常差音響性還算可以,癖性蠻嚴重的 個人認爲會説47lab綫癖性嚴重的,應該是系統問題。這綫正確來説應該要音樂性很好,反而音響性不是强項。
六凡之靝 wrote:親戚退休後,想弄對...(恕刪) 造價6萬2000的成本, 我想是這樣算出來的 :1. Scanspeak R3004/662000 1"尖鼻子高音單體 單只8600 *2 = NT172002. Scanspeak 15WU/8741T00 5.5"中低音單體 8ohm 10800*2 = NT216003. 分音(分頻器) 1對 約NT60001+2+3 = NT4480062000 - 44800 = 17200 (兩只木箱費)木箱成本約NT6000,但是委託音響廠家代製,總要給人賺 + 工本錢約 NT1萬元!!音質方面的推想 : 當然必定不會輸於市場同價位的名牌名廠喇叭!!因為名牌喇叭,仍須有產銷成本及利潤的加乘, 其實用於喇叭的真實成本只約30%的售價還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