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數位干擾嚴重? 這真的違反我日常經驗認知。你有看過 youtube 或 數位電視 上的影片出現雪花嗎? 那怕他是從好幾千公里之外傳來的。(這讓我想起一個話題,有人說,數位音樂資料放硬碟就好,他不是0就是1,不會是 0.1 也不會是 0.9, 幹嘛去追求甚麼轉動平穩的光碟機?! BTW,光碟機只要能精確讀到數據,他還是 0 和 1,不會因為轉動不平穩而出現 0.1 或 0.9 ,我不懂追求甚麼轉動平穩的光碟機其意義? 當然,光碟機資料有機會因為震動而讀錯,不過以光碟機與硬碟而言數位資料應該會有除錯機制)
另,數位無線電視的問題應該不算干擾。那應該是資料不全。某些資料掉了。
我沒用過無線耳機。但是,常用wifi連接 NAS 聽音樂。我不覺得有甚麼干擾說!
3.模組化以後,每個人跟去其能力,買適合他經濟許可的產品。並沒有甚麼不好。
4.同步的問題,舉凡控制晶片都有oclock在控制輸出入。例如有五組需要傳送的資料,在同一個時間用五個藍芽或wifi傳送,應該不是問題(做在一起也是分別給五個功率放大模組呀,也是要 MCU 去分配每個 channel 的輸出吧?!),好吧,就算循序 5 個前後輸出,一般的 MCU 其時脈速度都在 MHz 以上,誰聽得出來?
5.有人說,模組化是拼湊的聲音。可是,我看拍賣網站拍的機器內部照片,也是一個個模組呀! 只是他做在一個機殼裡。難道這就不拼湊??
6.組裝與配對問題,我認為無線滑鼠一般人都可以配對了,讓無線模組配對應該不會是問題。甚至比傷腦筋佈線還容易。
另外
廠商每次都搞個過保容易壞,不然就搞個換規格
於是裡面的DAC,放大器等等的都換掉
一大堆的3C垃圾出現
不但浪費錢,而且不環保
除非你刻意把他的散熱孔都擋住,
我以前不知道它的運作熱度,把DVD player直接放在擴大器的散熱口上,
結果兩台機器都超燙的,擴大器自動斷電.....
不過拿開遮蔽重開後就又OK了,說明書是說上面要留30cm散熱即可。
目前我每天都用他做DTS、DD解碼+擴大,都還在穩定服役,
根本就壞不了,
我想換一台支援HDMI 1.4的阿

KCLin0423 wrote:
2.數位干擾嚴重? 這真的違反我日常經驗認知。你有看過 youtube 或 數位電視 上的影片出現雪花嗎? 那怕他是從好幾千公里之外傳來的。(這讓我想起一個話題,有人說,數位音樂資料放硬碟就好,他不是0就是1,不會是 0.1 也不會是 0.9, 幹嘛去追求甚麼轉動平穩的光碟機?! BTW,光碟機只要能精確讀到數據,他還是 0 和 1,不會因為轉動不平穩而出現 0.1 或 0.9 ,我不懂追求甚麼轉動平穩的光碟機其意義? 當然,光碟機資料有機會因為震動而讀錯,不過以光碟機與硬碟而言數位資料應該會有除錯機制)
另,數位無線電視的問題應該不算干擾。那應該是資料不全。某些資料掉了。
我沒用過無線耳機。但是,常用wifi連接 NAS 聽音樂。我不覺得有甚麼干擾說!
只能說,去大賣場買3000元一台Bluray把所有片子全部通吃,反正認為它只要010101能送出去就可以,而不認為貴松松的轉盤有任何意義的人,他真的是很幸福的!

再來樓主把無線干擾跟掉資料當作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根本就是硬凹啊,有干擾就會掉資料啊,您說你用wifi連接nas "沒有干擾",其實是自欺欺人,那只不過是系統暫存緩衝把遺失資料的徵狀消除而已,但在 real time 系統裡面,使用暫存並不是仙丹而是毒藥,讀取的延遲還有多聲道同步都會產生超多問題,有時甚至要完全捨棄使用暫存,直接丟棄過時的資料.
模組化如果真的那麼好 Google 的模組手機到現在為什麼還出不來?因為模組互相串接是麻煩. 就算是音響都已標準化,線要接幾條? 最後會不會是災難?
您說同步不是問題,又是個詭異的舉例,說真的 MCU 時脈有多快都沒用,大家都知道現在 CPU 超快,問題是 IO 慢,不然就不用從硬碟轉換到 SSD了,wifi 是種不穩定的傳輸通道,怎能保證 IO 都沒問題? 同步不是問題為什麼高級音響分體之後還得外接原子鍾來同步時基?(您可以去查看看DCS,ESOTERIC的時鍾)
廠機裡面也是一個一個模組,但那是原廠調整好的,您說都外接也不會有問題,那也要看 A 廠能不能跟 B 廠有共通的界面,光是一個 XLR 才三根腳就可以分歐規美規了. 再舉例把 Intel 主機板插上 AMD CPU...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