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數位流 好聲的黃金方程式 (附接線圖)

8801+B275 也不少錢了, 如果花差不多的錢, 其他組合會更好嗎?

比如 Marantz UD7007 + Gryphon Diablo (有HDAM 的藍光機+ 頂級綜擴)
or Krell Foundaton + 2 channel amp like Densen 320, 330, or Bryston 4Bsst, or similier? (把B275 前級的錢加上高級劇院前級 換一個頂級劇院前級)
Antus wrote:
如果花差不多的錢, 其他組合會更好嗎?




Sure !
組合無限, Marantz/Densen 只是 Hi-end 千百種組合之一

更高階的劇院前級如 Krell foundation cover stereo demand, 2 in 1
or 高階 AVR + 其它口味的 Stereo pre-amp (族繁)

把握 "前級出聲,後級出力" 原則, 俾 數位流 能經過 Hi-end 前級處理,
數位/類比 優化一條鞭呵成
畢節望族後裔
不知宅爸是否有考慮要購買專門的數位流播放器
例如T+A MP 3000 HV or Marantz NA-11 S1 or Lumin

我一直很好奇用AV8801來DLNA stream
和這些專門數位流播放器的差異有多大
markchen0503 wrote:
不知宅爸是否有考慮要購買專門的數位流播放器





一定會想的, 所以才去分析 "黃金" 在哪 ?

最大一金, 類比前級 Hi-end pre-amps tell the story of music

第二金 支援第一金充分發揮
如果已有不錯音響組合的燒友, 甚至玩到 2.2 境界
宅爸非常推薦 Room correction, 空間因素多為高價器材 synergy 綜效的瓶頸

Hi-end AVR/Pre-pro is the 2nd gear to have
恰好 DLNA stream 已是 AVR 標配, Room correction 在數位端直接處理
避免無謂的 D/A, A/D 轉換.

DLNA streaming include DACs & iOS remote 宅爸當它是 3C 配件, 不算"金".


Marantz NA-11S1 等高階串流播放機,往上比不若第一金, 平行比沒有 Room correction
尷尬 .......
畢節望族後裔
完全同意宅爸的想法

多加一個高階串流播放機
會造成在Hi-end AVR/Pre-pro內有無謂的 A/D, D/A 轉換損耗

但是另一方面
這些高階串流播放機都有相當好的電源設計
再加上只需要處理聲音
理論來說
訊號干擾處理的部分
應該都會比內建DLNA streaming的Hi-end AVR/Pre-pro處理的好

所以我想
差異也許在 "無謂的 A/D, D/A 轉換損耗" v.s. "高階串流播放機的好訊源"

如果高階串流播放機好訊源的益處遠大於無謂的 A/D, D/A 轉換之損耗
那好聲的黃金方程式也許還可以再進化
這可能就需要測試後才能知道

當然
我是希望
用內建DLNA streaming的Hi-end AVR/Pre-pro就可以好聲
這樣系統可以簡化許多




您的問題已相當深入 ..... 不容易回答

宅爸先分享一些心得
Pure Direct mode 是 AVR 提升音質的一招
Marantz 甚至連 display panel 電路都關閉,減少干擾
OS : 其它廠牌 AVR or 兩聲道機仔 倒沒啥人仿效 ?

一般居家空間 沒有完美對稱,反射音過多(過少),必有 Room mode ...等負面因素
此時開啟 Room correction 即 Audyssey on

兩項 PK 一下
Pure Direct (干擾降低) vs Audyssey On (殘響校正,但難免 DSP noise) 哪個好聲 ?
宅爸的空間,後者勝出
代表干擾降低的 "邊際效益" 此時已小於 Room correction.

不知該否追高時,可以用預算比例法則 決定是否 需要 Hi-end Pre-amp
宅爸投資 (多聲道+兩聲道)前級 vs 主叭+後級 近 1:1
故 Hi-end 兩聲道前級 恰好平衡了兩端, 不然 喇叭+後級 花太多錢了

您的投資比例如何 ? 這點可以用來參考前端該否加碼 ?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兄
在我的空間和系統中
我也有相同的結果
整體來說
Audyssey on會比Direct(沒有Room Correction)好
我想這是因為我的空間太差
所以Pure Direct干擾降低的益處沒多於Audyssey on所帶來的改善

您的好聲黃金方程式可不可以再進化
真的只有試過後才能知道
如果以後我找到答案
我一定跟您分享

目前我的 前級 vs 主喇吧+後級 大約 1:4
所以現在我在思考如何有效升級前端

另外
我還真希望那些高階串流播放機可以加入Room Correction



Good morning

港友的一項測試
1. $300 鎂 CD player to "MSB DAC" to Amp.
2. Ultrabook + itunes to $1000 鎂 Cambridge Audio Stream Magic 6 to Amp.

1 毫無保留地勝出. 聲音高低波幅更大, 生猛有力. 相比下, 2無神無氣.

宅爸的測試,結論相近
1.$599 鎂 Denon-DNP 720AE DLNA streamer -> "B-275" -> Power amp
2.$3500 鎂 AV8801 內建 DLNA streamer -> Power Amp

1 完勝, 動態,聲音密度硬是差一截 !


兩邊 1 的播放機都是入門平價 vs 已經中上的 2 都輸在 "Hi-end Design" 功虧一饋

So 歸納出 AV8801 -> B-275 -> Power Amp 黃金方程式
前端器材 一定要 Hi-end 加持 !
畢節望族後裔
在我的空間是PURE DIRECT勝出,經過MCACC的聲音太利了…
PIONEER SC-61 直出到後級 ML 531H
只是實驗而已,正常在聽數位流我還是走RPI->DAC1

等前級到手應該會都接上前級再試試看。
monkey8088 wrote:
等前級到手應該會都接上前級再試試看。




宅爸黃金方程式 其實暗中猛推 歐美 stereo 前級當主軸
歐美前級用料好粉多 (缺點 : 價格貴粉多,不親民)

解析風格的 Pioneer 的確犀利, X.curve 您有試過調整嗎 ?
畢節望族後裔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