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微求USHER Be-10 的高階玩家 經驗分享


sandman_ou wrote:
挑高五米還好的是天花有點不規則,而且是斜屋頂


斜屋頂應該算是加分的,我想您的空間再調整一下
應該可美觀舒適與好聽兼顧的,只有我們這種曾體驗過空間比例欠佳的
才能體會好空間的可貴啊。

steffen wrote:
斜屋頂應該算是加分的...(恕刪)


空間這一關...大致就是音響功夫的任督二脈了...
體驗到這一關,應該皮夾中小朋友已經血流成河了...
如果在台中以南
可以參酌魔豆林 到府服務
畢竟自己買回來處理 光嘗試就不知要花多少錢
最好還是叫店家 直接來家裡用

畢竟人家整車的工具 可以在家試過滿意才留
但價格十萬左右 效果我個人覺得非常值

聽說高雄的創世紀音響店 也有提供相當的服務
至於收費就不得而知了
但空間處理真的很重要 尤其是大空間
不然聲音會亂掉

sandman_ou wrote:
空間這一關...大致...(恕刪)


Deson Lo wrote:
如果在台中以南可以參...(恕刪)



這是您的空間?相當大啊
不過隔間看來是壁板,是軟隔間嗎?


設置吸音材或擴散板,一直是我的最後一步
(這次看來擴散是不大需要了)

我並不想把空間變得太複雜
再則大型的地毯,沙發,窗簾其實是效果強大的吸音體
(我的地毯滿舖,全面牆的窗簾)
而且在大空間中比較沒有聲音無法消化的問題
利用上面這些大型的家具作吸音及打散駐波
其實聲音不會差太遠了

再配合擺位,其實可以玩上好一陣子了


sandman_ou wrote:
十坪多...但這下子,回音太多了...(恕刪)

steffen wrote:
我聽過樓中樓客廳空間,(空間不大卻很高的6M以上),聲音都非常慘...(恕刪)


宅爸喜歡爬文, 這兩則對挑高空間的定性描述後,充滿好奇

腦中在想用 Audyssey XT32 去掃描一個挑高空間 會是怎樣的頻譜 ?
高頻因為空腔凹陷掉 ?
能轉化成定量的物理圖形, 咱們這一代比較不會像上一代玩家
受限科技,不得不用文言文傳遞空間的經驗.


e.g 駐波用科技解的不錯, 宅爸推薦高階玩家搭配 DSP 解決駐波
上一代常見的定性文 : 拳拳到肉
or 物理駐波破表 ? 咱們這一代(科技到位)可以看數據說話.

OS : 高階大落地喇叭,重的不像話,移位測試可是苦差事

畢節望族後裔
我用的是鐵皮加鋼骨來隔間
效果還不錯 但價格卻不比一般水泥建造便宜到那去
因為鐵皮新的建材是用四合一的合成材料
隔熱隔音上有一定的水準

至於空間處理題 吸音或是擴音等等
主要目的 在於聽聲音的表現結果

我原本未處理前 總覺得大編制的音樂有些混亂
樂器的定位不夠清楚 而且低音的下沈度不足
每當音量到一個程度 就無法忍受

處理後 在聽大編制時 衝大音量沒問題
而且樂器定位不再混亂 而低音有沈下去了
而聲音的分離度更為明顯
而音場感覺更加的大

空間處理過後 我才體會到音樂 要有一定的音量才會有力度
而落體大型喇叭配大空間的優勢
在於能量與寬鬆度的表現
不開大聲 真的是枉費的了大系統 大空間
Deson Lo wrote:
處理後 在聽大編制時 衝大音量沒問題...(恕刪)





有店家專業調校 是粉棒的解法.


宅爸提供一個方法給 高階玩家參考 (入門的也可以斟酌看)
1.Throne 教學 CD


三大要素, 音場寬度,深度,高度 一步一步調整喇叭擺位 & Toe-in
高/中/低頻樂器 合理的殘響 (CD 會告訴你計時)
Mono/stereo 人聲 .....etc

2.單靠 擺位,擴散 解決不了的駐波, 交給 XT32 or 它牌軟體
e.g 宅爸空間無前後牆,一般空間 4~5m 必有的背牆反射音太少,
70~100 Hz 會小凹, 給 XT32 補償


其它頻段 接近完美, 中高頻反射擴散沒啥問題, 超低頻順順的直下 20 Hz (無背牆的優勢)

3.Lichtmond DTS-HD 7.1 96K Hz/24 bit 放下去飽壓測試 高階喇叭/怪獸器材/空間
可以有極震撼,狂野的力量 & 解析不受駐波干擾
就像跑車 200+ Km/hr 穩穩劃過高速彎道 ,了解錢花到哪去了
畢節望族後裔
現在對空間處理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利用DSP 或是 DRC的數位方式處理
別一種則是利用傳統的空間佈置處理

其實各有支持者
但在My Hiend 拜讀了幾位資深玩家分享後
認為雙管齊下是最為經濟有效的
先利用傳統空間處理方式 為簡易大略的處置
再利用數位調音方式 為細部的處置

其實玩音響最大的限制就是錢
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得到最大的利益
這才是考量的重點

當然用一般家俱和擺籂來處理
做吸音和擴音的處置
我試過 但效果非常有限
當然 這些不急著一步到位
玩音響 樂趣在於一步步的進步和探索

ai_0301 wrote:
宅爸喜歡爬文, 這...(恕刪)


實際聆聽起來是中,高音的回音及殘響較長
頻譜應該不致於凹陷吧

座位區高度傢俱較多,吸音也較多
明顯上方音場拉的粉高
但多數是人聲以上的頻率在回音

我的又是斜頂,真正超像教堂聖歌的聲音
增加吸音後,回音略降,目前像巨蛋的演唱會

希望再吸掉一些,可以降到像pub現場演唱
應該就ok了
Deson Lo wrote:
現在對空間處理有兩種 DSP or DRC
當然用一般家俱和擺籂來處理
做吸音和擴音的處置
我試過 但效果非常有限...(恕刪)





認同,Room treatment 是第一步,Room correction 再補其缺.

宅爸在沙發區鋪了大面積地毯.....不是粉明顯它的效果.
但心裡會覺得 ..... 粉發燒

高階玩家 從無價的空間(含 Treatment),累計破七位數的器材 一路走來 => 追求 Synergy
DRC or DSP 算是不貴的"零頭"
器材喇叭採買, 其餘包給專業店家調音,方便.
DIY 也是可行.
畢節望族後裔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