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小弟的古力奇劇院

civic333333 wrote:
雖說我們從AV擴將所...(恕刪)

這位大大的回覆也是小弟有在思考的部份
透過有Preout的擴大機
每組聲道對應一顆超低音(前, 中, 環)各一
並取消.1的軟硬體設定

不知會呈現什麼樣的音場啊!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艾澤拉斯浪人 wrote:
這位大大的回覆也是小...(恕刪)


每聲道銜接一支超低音就比較能更清楚表現出各個聲道的完整低頻段

不像只用一支超低音喇叭時那麼容易糊在一起

.1聲軌還是不能取消

它肩負極低頻的音效部份

也同時在默默補強各個聲道的低頻下段

基於各聲道已俱備的完整頻寬所以喇叭就更不能只是貼牆站好

必須實施圍營火的正確擺法^^
海璟工坊

civic333333 wrote:
一顆超低音就忙不過來了^^
那要怎麼辦?...(恕刪)


有忙不過來這回事嗎?請問大大,有研究資料可以看嗎?可能我太久沒接觸新東西了,第一次聽到喇叭會忙不過來這回事。同軸喇叭聽過嗎?一顆喇叭單體負責高中低音,聽交響曲時一堆樂器一齊發聲,怎沒聽過喇叭忙不過來這回事?

我還是支持重低音是沒有指向性的,看電影用多顆只是為了punch大小,如果用到兩顆以上,建議採堆疊的方式把重低音疊在一起或並排放,而不要分散放,那個punch打出效果才好!
小有肌霸 wrote:
有忙不過來這回事嗎?...(恕刪)


音樂

不妨您說說看一般兩聲道音樂有多少曲目是兩支叭有不同的低頻段樂器同時出現?^^

左右聲道各一座管風琴?而且還左右不同頻段?一個極低頻另一個同時發出低頻...



現在把這個低頻以下頻段交給一支超低音來表現如何

有幾人能非常精準的將它擺在同時銜接兩支叭的位置?

於是

我們何不將兩支叭各銜接一支超低音

一個振動快些一個振得慢

是不是就可以比用一支來得左右分離度更佳?

這還只是兩聲道音樂

同時發出各種不同頻寬音效的多聲道呢?

我們談的可是將影片音效完全分離各自發聲的玩意兒

世上有幾支叭能在不加超低音的狀態下完整表現出80Hz低頻以下的頻域?

何況喇叭都分成五聲道七聲道了

超低音還停留在全音域概念甘賀?^^

試問有幾人敢拍胸大聲說~~我的全音叭音樂細節解析度第一流!!

那是還沒遇上同時得表現三角鐵跟管風琴@@

問題是電影音效就常搞這種極端...砲擊牆壁加上碎裂的玻璃...還得同時表現出遠處的開砲聲...

砲彈是從哪個方向?坐位前方?後方?多遠?是什麼口徑?都是音效師所想要表達的

就看我們怎麼去重播它

既然要玩聲道分離

就由極高至低完全分離

別再虐待可憐的單一支超低音了








海璟工坊

civic333333 wrote:
音樂不妨您說說看一般...(恕刪)


老大!重低音那種極低頻不是用聽的,是用身體感受!當然不排除有些天賦異稟的人可以用耳朵感受的到...
小有肌霸 wrote:
老大!重低音那種極低...(恕刪)


所以這就是極低頻沒有方向性的原因^^

而它只會錄製在.1這個聲軌信號中(包含各聲道的低頻下段)

其它聲道的低頻段則錄製在各個聲軌信號裡

只不過常被我們混在一起送給超低音喇叭去讓它更疲勞@@
海璟工坊
建議是不要取消掉那0.1的設定
理由是:
低音單體有同時驅動80hz以上的音頻,70hz以下驅動能力會減低很多
單體天生都有這個缺點,除非你搞個5音路分音

建議可以像電影院一樣分頻點設在50hz,這樣大概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
50hz以下真的是聽不到的,只能用感覺,讓LCR各自去表現是沒什麼意義的
不如用一個強力點重低音來達成

多顆低音我也是建議用並排的方式,除非是空間太大要補足後方的低音~~
像是ATMOS就有這樣的設定
civic333333 wrote:
每聲道銜接一支超低音...(恕刪)


paul8088 wrote:
建議是不要取消掉那0...(恕刪)


這樣說是沒道理的
擴大機裡啟動.1, 是強迫系統將各聲道的低頻信號分離給超低音處理
如果關閉.1的設定, 就算媒體獨立錄製了.1的信號,
系統也是將.1的信號交由主聲道處理, 不可能把它給"算了"

在各組聲道加獨立超低音, 只要對應好各喇叭與超低音分頻設定
例如
主聲道的8吋低音解析到150hz, 對應的超低音就設定150hz附近
在擺位上, 中置的超低音就是擺前方正中央, 後環繞的超低音就擺再後方正中央

小有肌霸 wrote:
另外重低音要產生最好...(恕刪)

理想的話擺正前方即可
擺在側方還是有可辨識的問題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這樣也不是不行
我(想)結論是不會有什麼差
我沒玩過這樣搞的

我自己二聲道是用成2.1
我都覺得很難調整
很想拿公司的頻譜議回家用
但是...30多萬不太敢帶回去

錢多多可以玩
調音會很痛苦
不是0.1的話不能獨立調音
低音又是獨立的低音
主動的後級增益又不會跟AV AMP一樣
音壓就難調了
低音的共振會影響到中高音的調整
想到就覺得很麻煩..........
paul8088 wrote:
這樣也不是不行我(想...(恕刪)

看不出來你想賣弄什麼
超低音根本沒那麼複雜
不就是把主聲道無法表現的低頻繼續延伸出來而已

我有兩套系統
搭電視的劇院, 主聲道8", 超低音12"
搭電腦是2.5", 超低音10"
幾個朋友來聊天鑑賞時, 都曾經問"超低音是不是還沒開"
當我起身假裝去啟動, 實為關掉超低音
他們才發現超低音可以像爌肉一樣, 油孜孜的卻肥而不膩
任何類型的音樂都因為超低音, 像是白飯淋上肉汁一樣爽口美味

加油好嗎, You can do it!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