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原po對電源處理器很有興趣,
但音場...或許先好好搜尋一下喇叭擺位資料,
網路也有許多示範擺位的影片,
真的剛領年終手癢想花錢,nordost有出一張協助擺位的cd,

挺好用且購買方便,可以先買回來調整擺位,小空間也有小空間的擺位法,
花點時間慢慢擺位,既不花錢又可以得到一定效果,何樂不為?
另外,有空可以去myav、myhiend等看看音響的入門相關文章,
那邊文章比m01的比較有系統,
先搞清楚一些基本觀念後再來決定是否升級以及升級方向,
m01的建議看來看去就是那一套,要嘛電源專線,要嘛空間,
但這只是一個選擇之一,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選擇,
我自己也有拉電源專線,效果沒那麼飛天遁地,
一套十萬元的系統不會因為有電源處理變成二十萬等級的聲音,
也不會因為沒有電源處理變成五萬元系統的聲音!
570 wrote:
市電進入隔離變壓器後...(恕刪)
但實際情況是, 來自電工部品電源品質的好壞, 仍然影響音響系統的聲音表現甚巨, 因為沒有器材的電源線路設計能對所有不良的市電輸入完全免疫, 就如同幾乎不可能有一部能把廢水直接處理成甘泉的淨水器
實務上常見的例子, 換個品質好一點的壁插, 聲音表現明顯提升,這是大家都同意的實務經驗,可是巨觀而言,電源特性並沒有有顯著的不同, 同樣,保險絲的特性也能造成聲音的明顯改變
說到電源處理,如果是針對數位電路, 反而單純好搞,掌握學理上的大原則即可, 但若是對類比電路,可就大異其趣了
音響在某些層面上, 可以說是一種經驗式(empirical science)的科學, 很多時候往往設計者自己也不明白,為何這樣的設計, 會造成這樣的聲音
yzubeggar wrote:
但實際情況是, 來自...(恕刪)
網兄您都用上了"甚巨","明顯改變","保險絲的特性", 我常在廣告中會看到這樣的敘事。
===============================================================================
事實上廢水是經過三道處理緩衝,交流也變靜態直流 ( 功放電容、 橋式整流、 濾波電容 )
我彰顯的是此舉的c/p值是最低的,如果不是基於投資耐用、美觀、安全這三要素,家中的電工只要是處於
無損壞的狀況下,建議升級的順序將此擺到最後。
此樓的有些版友並也不是一面倒的強調,換上璧插、排插、大傢伙($$$)就有明顯的改變
==============================================================================
對美食的定義每人標準不同,如同音響界總有金耳朵這類的人仕
就看讀者要不要以身試法
宅爸這幾天在想 Marantz 的 Audyssey Flat 音樂模式
一家專研音樂的器材商,透過 Audyssey 傳達他們的 "大音場理念"
會買 Marantz 的人, 不一定都是大坪數專屬視聽間, 先天大音場
故下圖 curve 透露出玄機 !
空間,器材有一定水準 所以並未見到 Band EQ 太多的調整, 可以進一步解盤
若 Band EQ 調太多,只是反應空間,器材的問題 看不出所以然


Why Marantz tune-up the High-frequency ?
> 100~1000 Hz, 人聲中頻不能強化, 太突出的中頻 音場反而感覺縮小
> 超高頻加碼, 除了弦樂,鋼琴變好聽,光澤感增加, 人腦對超高頻的解碼 會是空間感放大
> 超低頻 也會增加人腦空間感的錯覺 ,但這一環要和駐波一起管理, 不能隨便加碼
是否可以透過 "線材","電源線" 達到類似效果 ? 比如銀線比例增加, maybe
Try & error 可以做出不少聽感結論, 但樓主要花多少銀兩 ?
最好是在店家反覆 try run, 再從結論中挑選.
畢節望族後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