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無知之人斗膽提問:線材有沒有人做過雙盲測試?

對的~ 人對聲音的記憶力並不太好...
曾在某部落格看過有人PO蒙眼,嗯...應該說頭戴牛皮紙袋,只露出耳朵.
然後兩條USB線用骰子隨機決定. (有影片)
可惜上面說的衣架沒影片~
不然還真有趣
還有 run 線材, 我也是不信, 我比較相信是 run 我的耳朵及大腦的聽覺疲乏!!
刪~~~
類似的經驗有過。

當時老闆純粹因為好玩進了幾條電源線,(純銀,鍍銀,銅)
試的時候,一接上電腦聽就有差別。

當時系統會有三人使用,每個人習慣都不一樣。
有天電腦開上來一聽,奇怪,怎麼那麼像是鍍銀線的聲音,去機房一看,我前一晚接的純銀線被改成鍍銀線。
隔天來看,我接回的純銀線又被晚班的改回鍍銀線。
聽音響有十來年了,從原來的PMC LB1,B&W M801-S3,DY C1.1,DY C1.8,到目前的DY 25th,W/P 6,一路聽來,唯一不變的是線材,因為我聽不出來。
有次經驗~一日晚上,同樣是音樂愛好者的同事來到家中,瞧見音響架中一旁的Siltech包裝盒,就說道:[難怪我覺得好聽,聲音比較有鮮活感,原來你終於換線材了],我說:[我試過,可是我聽不出來,Siltech已收回盒子裡要還人,現在用的線材還是跟以前一樣],頓時,友人表情變得好有趣。
總覺得"音響"這圈圈,某些部分儼然快成為神學才能解釋得了的學問,更重要的是許多人靠這吃飯,說破了~願者上鉤~
耕太郎

很會腦補,這種人是活生生的笑話

2023-01-28 7:34
電腦怪怪~重複了...恕刪
電腦怪怪~重複了...恕刪

porsche959 wrote:
聽音響有十來年了,從原來的PMC LB1,B&W M801-S3,DY C1.1,DY C1.8,到目前的DY 25th,W/P 6,一路聽來,唯一不變的是線材,因為我聽不出來。
有次經驗~一日晚上,同樣是音樂愛好者的同事來到家中,瞧見音響架中一旁的Siltech包裝盒,就說道:[難怪我覺得好聽,聲音比較有鮮活感,原來你終於換線材了],我說:[我試過,可是我聽不出來,Siltech已收回盒子裡要還人,現在用的線材還是跟以前一樣],頓時,友人表情變得好有趣。
總覺得"音響"這圈圈,某些部分儼然快成為神學才能解釋得了的學問,更重要的是許多人靠這吃飯,說破了~願者上鉤~(恕刪)



聽不出來是好事,省錢.
聽得出來也是好事,樂趣多.

但要說換任何線材都聽不出來,這就比較匪夷所思了.
(線材當然泛指電源.類比.數位.喇叭線)
porsche959 wrote:
聽音響有十來年了,從原來的PMC LB1,B&W M801-S3,DY C1.1,DY C1.8,到目前的DY 25th,W/P 6,一路聽來,唯一不變的是線材,因為我聽不出來。
有次經驗~一日晚上,同樣是音樂愛好者的同事來到家中,瞧見音響架中一旁的Siltech包裝盒,就說道:[難怪我覺得好聽,聲音比較有鮮活感,原來你終於換線材了],我說:[我試過,可是我聽不出來,Siltech已收回盒子裡要還人,現在用的線材還是跟以前一樣],頓時,友人表情變得好有趣。
總覺得"音響"這圈圈,某些部分儼然快成為神學才能解釋得了的學問,更重要的是許多人靠這吃飯,說破了~願者上鉤~...(恕刪)



+1

你道破了一個大家不願承認的事實 ,

包括許多製造商跟花大錢買音響或是自認閱歷無數的燒友 ,

除了很容易聽出差異的 喇叭 , 擴大機 , 訊源之外

不只線材 ,

其實一堆音響製品(包括制震材料,調音工具)根本沒那麼神 ...

You're my only star wrote:
在討論有無盲測之前首...(恕刪)


我的疑問在於,去除心理作用因素之外,是否線材真的有那麼大的影響?所以才必須要進行雙盲測驗以去除心理作用的影響。

綜觀網友討論,其實還是一樣沒有定論。有提出相當於進行雙盲測驗的回文,基本上看法是「沒有影響」與「有所差別」各一,這......?

當然,我是對於音響無知之人,就科學理論上來說,我很難相信,以稍低於光速傳送的電子信號,三千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差異(以一米信號線來說),能用人的耳朵聽出差異。但是,這種事情,沒有實驗,是不能下定論的。
陳朝暉

線材會影響很大, 如同其他人所言, "值不值得". 選你能負擔, 改變後的聲音能更符合你的喜好, 其他器材也要能配合的當.盲測沒試過.

2023-01-30 13:00
別人的耳朵不是你的耳朵 去求這結果沒有意義
今天就算真的有人去做盲測 測出來能分辨 但那也是別人的聽感
你知道了認為有差 那不就是你的心理作用?
測出來無法分辨 你知道了認為沒差
那還是你的心理作用阿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