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新手對頂級音響音質一問


honorth wrote:
這點我還蠻贊同的以現...(恕刪)


「以現在的科技要做到跟現無二
應該不是難事」

與現場無二致,不是難事?
是嗎?

你聽過幾場現場的音樂會?
還是那是你想像的?

dgg wrote:
「以現在的科技要做到...(恕刪)

dgg wrote:
「以現在的科技要做到跟現無二
應該不是難事」

與現場無二致,不是難事?
是嗎?

你聽過幾場現場的音樂會?
還是那是你想像的?


我承認這種想法有其漏洞
這是要看以那種層次去看
我承認說太快
大家不須太在意
謝謝指正


civic333333 wrote:
有效達到某對喇叭頂級表現的藥方

請服用電子分音

讓單體發聲相位與頻響在擺放空間內達到完全一致

保證可調校出有如惡靈古堡立體投影般的驚人音像

至於質感就看後面幾台單聲道機的素質嚕


請問如何達到如此之境界
謝謝
honorth wrote:
最近想為剛買的新房子...(恕刪)


個人覺得你說的音場是平面的,
比較偏向於空間及擺位問題,
不用到喇叭二十萬的系統,
搭配得宜,總價二十萬的系統仔細調整就會有不錯的細節及音場效果,
如果不急著購買,可以多聽聽不同的店家和廠牌,
再者,你似乎對你朋友的擴大機很有好感,甚至打算購買,
不過個人認為選購系統除非對某項器材有特殊偏好,
否則應該是喇叭優先,接著才是適合喇叭的後級,
後續才選適合後級的前級,最後選訊源。
所以既然喇叭不打算向朋友購入,
不如先購入喇叭後,再借朋友的擴大機來試試。

樓上有網兄提到一個重點 ...... 空間
樓主未提及 空間的影響, 空間的加分效應
的確會有 近場聆聽何需頂級大落地 ,逛市區何需開 V12 Bi-turbo 的疑問
它們好在哪裡 ?

聲音更上一層樓 需要空間
(記得先前一位網友也在評估各家旗艦, 大家建議他先規劃空間, 再做決定)

能發揮頂級音響的大空間裡可以聽到
沿結構體收放的聲音,像澎湃浪濤,也像耳語,低音更沉,高音繞樑 ,卻感受不到喇叭的存在
頂級音響的優勢得以發揮
進一步會發現原來 AVR DSP 都在模擬這種夢幻空間的頻響 IIz, 圓形音場 ....etc
但好的兩聲道空間 自然帶有這種 3D 特性

參考頂級發燒友空間的規劃,深度至少 6m ,坪數不小於 10 坪.
沒人敢說自己器材已攻頂,但音響性皆十分卓越.
畢節望族後裔
vaio-fans wrote:
個人覺得你說的音場是...(恕刪)


這倒是提供我新的觀念
我要好好思考跟研究其中之道理
謝謝囉


ai_0301 wrote:
樓上有網兄提到一個重點 ...... 空間
樓主未提及 空間的影響, 空間的加分效應
的確會有 近場聆聽何需頂級大落地 ,逛市區何需開 V12 Bi-turbo 的疑問
它們好在哪裡 ?

聲音更上一層樓 需要空間
(記得先前一位網友也在評估各家旗艦, 大家建議他先規劃空間, 再做決定)

能發揮頂級音響的大空間裡可以聽到
沿結構體收放的聲音,像澎湃浪濤,也像耳語,低音更沉,高音繞樑 ,卻感受不到喇叭的存在
頂級音響的優勢得以發揮
進一步會發現原來 AVR DSP 都在模擬這種夢幻空間的頻響 IIz, 圓形音場 ....etc
但好的兩聲道空間 自然帶有這種 3D 特性

參考頂級發燒友空間的規劃,深度至少 6m ,坪數不小於 10 坪.
沒人敢說自己器材已攻頂,但音響性皆十分卓越.


看到10坪空間那我要投降了
除非不要餐廳
我老婆會把我殺了
至於兩聲道會有3D的特性這我認為是有的
我沒有去探討所在之空間是因為我還未能親自做實驗
不想天馬行空去討論
所以我會著重在CD本身所存在的一個空間效果
說到這裡有一個疑問想請教(假設性問題)
就是有一個音源本身是由左前移動到右後方
以兩聲道來展現
左前是沒問題
但右後方是否就須要以空間來輔助
不然聽起來可能只會感覺在右邊
亦或是因為收音會有一些音場效應
可以讓它聽起來會感覺在右後
離頂級差多少...
可以去友站看看"將軍"的家訪即可...
心裡大約就會有個底......

然後就會認真的聽,聽到喜歡的才下手
可喜可賀
我和PCDVD, DCVIEW, Coolaler, PALMISLIFE上的APPLEKID是同一人喔......

honorth wrote:
這倒是提供我新的觀念...(恕刪)


奇克富利曼的薩克斯風專輯正好就有

它是整支薩克斯風的音像從喇叭中央瞬間移到聽者右後方

我親自體驗過

非常神奇的反相錄音技巧

可以買來自己調校喇叭

聽到右後方突然出現大象叫聲就成功了

不用豎起耳朵就能完全驚嚇

要再高階上去的話

就得動到電子分音不可

周董的~牛仔很忙~

會看到整個房內喇叭中間沙發到喇叭背牆這塊區域出現非常清楚的五個踢躂舞者

以此延伸出來的多聲道絕對可以聽到簡單如彈殻在房內的確切落點

複雜如天花板出現的激烈扭打聲

海璟工坊
我很好奇樓主聽的音響店竟然還可以生存的下去?
7-80萬的器材連VOCAL跟伴奏樂器分離都做不到??
不是搭配太差就是空間太爛。

VOCAL跟伴奏樂器分離,實售價20萬的器材加上良好的搭配及空間
是很輕易做到的,多去幾家音響店聽聽吧。

honorth wrote:
這倒是提供我新的觀念...(恕刪)


「以現在的科技要做到跟現無二應該不是難事」 <== 這真是樂觀者的想法,有多少發燒友為了這0.1%的差異,多花了不知多少個0。

其實人耳只有立體聲,多少個環繞喇叭或音效處理,還是只有兩個耳朵,
具老前輩的說法,兩個喇叭要有3D效果,需要劇院型或者是音樂廳級的喇叭效果就會出來,
而環繞音響就像是雞尾酒一樣,將一堆差一點的酒調成好喝的飲料而已。

空間大小確實有差,如果是好喇叭,空間小音場只會縮小,不會差異太大的,
而好的音響的另外一個標準就是,連小聲聆聽都會感動。

如果你的地板是用拋光石材加上牆壁周圍都是素面,在裝潢之初也未加上吸音棉..
我認為20萬買喇叭,真的是非常可惜,環境不對事倍功半,否則隨便買個跟朋友一樣的喇叭就搞定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