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有人聽過後環繞四條發燒線都要一樣長的理論嗎?

拿一條紅黑線+一條發燒線 兩條都弄好

請別人換著聽 自己再拿一張紙寫出 A組 B組 哪組好

這樣就出現實驗結果了

木耳就是木耳 聽久了也不會變白木耳
訊號在線 傳的速度有多快
聲波在空氣傳的速度有多快
如果以科學數據論 人類無法分辨這樣的相位差
但人類的第六感常常也是科學無法解釋的
聽不出來 恭喜你 你是正常人
聽得出來差異 恭喜你 天賦異稟
音速 330 m/s (不嚴謹)
電子在導線的速度是 3x10E8 m/s
通常環境的差異 會比線的長短大很多
現實聆聽的環境 你很難在中央 就算線一樣長
位置的差異遠比線的長短 大很多
對稱就好,倒不用全部一樣長,至於聽不聽得出來,因人而異,沒差的紅黑線就好,有差的能力以內找到想要的線就好,有沒有差自己去感受
在01問音響問題
笑笑的看過就好了
真的要得到答案去專門的音響論壇比較實在
在這回答問題的人
大多只有一台MP3+電腦訊源
還有就是報告資料面大於感性面
感覺與感觸
很多是要資歷與經驗累積
在還沒到達那程度或年齡時
往往是無法體會的
如同你問一位高中生或大學生音響是什麼
他和你講的頭頭是道
你相信的程度有幾分?
就像小時候爸媽在你耳邊碎碎念時你只會覺得很煩
但當你為人父母才能感受當父母的想法

如果樓主只是在乎那些錢
那當然夠用就好
不然當你打開AMP的時候
只會想到線太長被貴了
此時已不再是享受聲音
既然買來是用來娛樂的
那就好好去享受他
用感性去感受聲音

只能說
有經驗的師傅
線是會拉一樣長的
如果還是覺得太長
那就把它剪短
加在前置Bi-AMP
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線材雖然利潤很高
但便宜的線能賺你多少
台灣音響亂開價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了
真的聽不出來
夠用就好

就像有人問XX喇叭怎摸提昇他的音質?
結果回答換喇叭最快一樣沒建設性
換喇叭是走向完全改變
不是提升你原來系統的可塑性
喇叭換了再換又如何?(有錢人可以這樣玩)


先選擇自己喜歡聲音走向的喇叭
再去提升與改變他
會比直接換喇叭感的感受不同




線主要是貢獻電阻R
喇叭主要含有電阻R,電感L,電容C
由於喇叭的電阻很小(<6ohm)
不一樣的線長會使得左右喇叭聽起來音量不同
更甚者,使得左右喇叭的頻率響應不同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既然你是跟店家買的,我想你跟他借一組不同長度的線材聽看看就知道,
說不定還可以讓你退差價...XD

搞音響是不歸路,最貴的是環境,不是設備
想很久...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說
在01炮火很猛烈

以前在“資笙”學音響的時候
他們是ISCAR協會(國際性的汽車音響大賽,事隔多年不知道有沒有拼錯)台灣區的主辦單位
台灣區的評審訓練跟比賽的主辦都是他們在處理
區冠軍積分足夠可以到國外去比賽
號稱是音響界的奧林匹克

開始的時候我是鐵齒的客人
在那邊學到很多東西
裁判訓的部分就有很多是針對這些細節做的訓練
音場音位的辨別都是基本功

比賽有專用的帶子,對照手冊
裡面不同曲目都有不同的定義
那個樂器該在哪裡, 舞台位置圖都要能用耳朵聽的分明
既使是一般的客人來都能夠分辨差別

現在只能跟你說....有分別的
你的問題我把它歸類在器材調教的部分...
只是有沒有對的軟體讓你檢測?
單要靠一般的帶子去弄清楚器材調教正不正確
真的不容易....
因為你不知道她錄製的環境是怎樣...最多只能聽到音色不同

不過在我的知識裡面相對長度是必要的....
線材的阻抗..延遲...或許用自動校正可以補正到某種程度
甚至在頻譜上可能是曲線一致的...但是校正出來的聲音...就是會有某種程度的不自然
這是業界普遍的經驗跟感覺

給你參考看看

海峽兩地跑, 老共愛鎖網 文章沒回應, 不是我落跑
都已經7.1聲道的擴大機了 難道沒有每聲道單獨微調的功能?

線一樣長 聲音就會一樣大嗎 聲音一樣大 你的左右耳聽力也未必一樣

但有的人就是這麼神 聽得出來 [我是沒辦法啦]

所以最後折衷辦法 配對的線一樣長就好 不需要4支一樣

看電影乒乒乓乓的 誰會注意子彈飛到後面聲音少了百分之一啊?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但是店家幫我拉發燒線時, 四條線居然都拉一樣長!!
********************************************
請問是1米多少錢!
不然才差幾百塊,大家還吵成一團!
有聽過,理由你已寫了。

但,

以我這平凡到不行的爛耳朵,
完全感覺不到差異!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