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阿 wrote:
您都已經說是壓縮了,...(恕刪)
可是他是"無損"壓縮阿
小弟的認知,也是小弟的問題就是
如果在處理器"來得及"即時處理的範圍
輸出應該是原音質(CD音質)輸出
這樣的理論對嗎
如果不是,那錯在哪呢
========== 分隔線 ==========
藍光影視錄小弟家有一台
昨晚測試了一下
以許茹芸的如果雲知道這塊專輯當訊源
CD是原版光碟,電腦檔案是網路上抓的APE無損壓縮格式
擴大機是高雄一位 DIY 的 120w 晶體擴大機
喇叭是 RUARK ICON
對照組A:
藍光影視錄的光纖輸出(已經轉換成為flac格式)
CDP光纖輸入->DAC->擴大機->喇叭
對照組B:
電腦USB輸出
同一台CDP的USB輸入->DAC->擴大機->喇叭
對照組C:
同一台CDP的CD讀取正版光碟->DAC->擴大機->喇叭
小弟的CDP是由AUSU的電腦光碟機改裝,效果真的不好
當初買這台的原因是因為貪圖功能強大,訊源多
結果是這次比對時最差的對照組
但不見得其他的CDP會造成這樣的現象
感覺 USB 輸出時,動態較大,空間感也較大
像是小弟喇叭後面的空間多出了一塊
人聲由喇叭後面的牆面發出
藍光影視錄的音質與USB分不出好壞(有可能是器材等級太低)
但動態與空間感比USB稍微遜了一些些
以上是小弟自己的感覺,有興趣的網友也可以自己試試看囉
小小毛4321 wrote:
可是他是"無損"壓縮...(恕刪)
其實這個問題 我的想法是這樣
要壓縮 一定要有個來源 來源是甚麼 你自己壓的還好
網路上的來源 可不敢保證
把cd丟進電腦光碟機裡面 直接壓成flac檔案出來
以及用eac高精確取出wav然後壓成flac
這2種應該就會有分別了 儘管聽起來不一定有區別
更不用說 有些人用mp3轉成flac 以為這樣就無損的黯然銷魂flac格式了
反正現在硬碟不貴 我自己都是eac轉出wav而已
萬一哪天我發了 弄個百萬音響 我也有原汁原味的wav可用
一樣都是泡麵 煮的 泡的 味道各有支持者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