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ves-Bernard的眼中突然散發出愉悅的光輝:「老實說我從未像現在這麼高興,因為山靈電子可以完全依照我的設計製造出成品,我跟他們合作地天衣無縫!至於YBA旗下最頂級Signature系列,每個器材出廠時我都會先聽過,確認聽感無虞,才會上市。我相信器材的好壞是靠聽感判斷出來的,不是靠測量得知的。」
這不是說明Yves-Bernard是YBA的設計師。
每一部Signature出廠前,都要Yves-Bernard聽過才能出廠,不就是Yves-Bernard的技術。
我以前接觸過YBA DT、3、2、1號前後級和CD播放機,還有Yves-Bernard更早在Goldmund時設計的簽名版擴大機,YBA現在的聲音的確是和早期YBA不一樣,但我認為是更加的進步,現在的材料技術我相信都比早年更好,尤其是Signature的系列,有著溫暖的甜味,這是以前YBA沒有的聲音。
很多品牌,早期和現在音色都有所不同,都擁有各自喜好的用家,沒有什麼對不對問題。
音響不就是為音樂在服務,只要開心聽音樂就好............
Yuhsin4308 wrote:
但新的YBA,或許訊躁變好了、推力變強了、暫態反應更快了..... 但,活生律動感真的不見了
前面我贊成,但最後一句我不太認同。
如果你拿老YBA和新YBA比,你可能會稍微有這種感覺
但如果你拿YBA和走清秀路線的比(就極端一點拿Burmester比好了),你還是會覺得YBA就是比較有味道(當然不是指Burmester的味道)
應該說全體音響界都無可避免往數位流、低噪等方向前進,但YBA還是有站著他所屬的"相對位置"
基本上各家品牌的設計師都是遵循這條路,真的會跳來跳去的才是換人做吧
(例如:走醇厚路線的突然跳到清亮路線,走清亮路線的突然推一台管機搶醇厚的市場....這種事情才比較不像是品牌經營者的概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