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man205 wrote:
黃老師已經離開了,新...(恕刪)
談起這顆2.5單體,購入已約莫過了8個年頭,當初買來是為了組建5.1聲道系統.RUN了幾年下來,音箱外觀已有小碰傷,布網後面的固定腳早已斷了,主聲道其中一顆單體也被家人清理時不小心撞凹.雖然如此,由於不捨得,因此也跟著我搬到新家來,幾年下來,不只自己聽得滿意,在有客人的場合也從未給我漏氣過.
現在市面上不是很多為了小空間設計的知名品牌的小型家庭劇院嗎?說實在,也許我孤漏寡聞吧,聽過後都覺得XX比雞腿,怎麼比都比不上自己的這一組.高階一點的BOSE的小單體劇院音質算是有特色,但如果少了BOSE的重低音箱,單比前置中置環繞的話,我想BOSE沒得比.再比價格的話,各位會發現簡直物超所值.
現在問題來了,雖然此組以聆聽系統為主,但我若要組成5.1環繞系統,turboman兄有沒有推荐的速配主動式重低音箱?


turboman205 wrote:
應該這樣說...沈先...(恕刪)
原來是這樣的啊, 這對小喇叭相當有韻味, 女王很愛....所以想拿回來都不行.....
不過, 還是去coating一下好了, 不知道要拿去那裡coating呢?
Smart 2簡易試聽
搭配器材
訊源:Gigabyte筆記型電腦
音樂檔案格式:FLAC
D/A轉換與擴大機:Nuforce icon9(以USB連接筆記電腦)
試聽的喇叭雖然都是Smart 2,但是因為一對的單體振模有coating阻尼物質,另外一對則無,所以嚴格算是兩對喇叭。有沒有coating外觀上非常容易分辨,據說這種coating的特殊物質同時也被著名的鑑聽喇叭大廠採用,塗了之後會讓聲音的厚度增加,會更有”管味”。
先撇開兩者的差異不談,這小小的2.5吋全音域單體實在利害,怎麼聽都是非常寬廣開闊的聲音,質感非常好,細節與層次都相當出色,最令人驚訝的是與體積完全不成比例的動態與能量,大聲唱的時候不知情的人可能會覺得是對中型喇叭在唱!
兩對Smart 2都經過三天不眠不休的熟化之後才正式試聽,果然有coating的聲音比較溫暖,厚實,有種肉肉的感覺。沒有coating的就比較輕快,高頻延伸也比較好。若是以電腦喇叭(就是喇叭放在電腦左右兩側,直接對著聆聽者,像是近場鑑聽器)的角度來看,在下比較喜歡沒有coating的表現,因為在下偏好解析度高,勻稱的聲音,有coating的在這種狀況下會反應略慢,有點拖感覺。但是若是往後面移動,離喇叭超過兩米的話,有coating的就會佔上風,因為厚實的聲音比較不會被空間吃掉而顯得單薄。所以當中的取捨就必須自己決定。
在下後來還將兩對Smart 2疊起來(沒有coating的在上),同時用串聯的方式來連接兩對喇叭(不可並聯,並聯後阻抗會只剩下不到2歐姆,擴大機可能會罷工!!),結果得到更全面的聲音,聲音質感更緊密,更輕鬆,氣勢更雄壯,
非常好聽,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看。
PS:對音場有特別需求的朋友可以將兩對喇叭背對背擺放,一樣用串聯的方式連接,擺放位置與內傾角度稍微調整一下,保證可以滿足你的要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