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CE線王、線材王,電源線哪家好!?

uyfduyjhy wrote:
線徑當然粗大才能傳送足夠能量...(恕刪)


這...哪裡學的

不考慮雜質、CrossTalk、EMI、ESD等狀況下,越粗的線,傳送越多電能,可以有越少的線材發熱

只是....我比較好奇會真的有耗電量高到要討論線材粗細的音響產品

並非說粗細不重要,只是在音響產品上討論線材粗細,這音響也未免...太不環保了...
sycee2008 wrote:
不好意思喔...整個...(恕刪)


如果科學沒有大膽假設,怎能有創新?很多現象存在很久,大家也能感受到,但往往是過了數千年的知識發展才證明該現象的存在,但你能一開始就否定它的存在嗎?舉個例來說,近年才被證明出來的憶阻器,解釋除了電阻、電容、電感外的第四個電路學被動元素,改寫了很多教科書中的電學現象,你還能用現有知識去否認它的存在嗎?

我並不鼓勵大家一定要花大錢在線材上,有些高貴的線材我也覺得的確是有騙錢的成分 但也不可否認有些產品的確存在它的價值,這不是心理作用,是您的體認還不夠,當您的系統具有一定敏感度時,線材有時就是決定跳那一階的關鍵。商品推出能不能在市場生存,決不是靠一張嘴吹噓就可以達到,更多品牌的建立必須來自於持續的消費者口碑,消費者不是笨蛋,騙錢的東西騙得了一個二個,騙不了廣大的消費者,終究會被市場淘汰。

對於線材的效果,正在看這個討論串的網友一定也有人感同身受,當然也有人甚至更多人覺得線材沒有差別,值不值得投資,不要自己先入為主的去否認它的存在,自己去體驗才是最真,時間與經驗的累積會漸漸帶給你感受,沒有打嘴砲的必要。

還是祝大家新年快樂!好好享受音樂!別像樓上過年期間說人不幸~

PockyLu wrote:
哇賽這是真的還假的本...(恕刪)


小弟之前所有的電源線,喇叭線,訊號線全都是用線材王的

可能買了3~40條有

用了很久也都沒什麼問題,個人覺得以它的價錢來說蠻不錯的

後來要把音響都賣掉的時候,線材也要出清

有些記不起來是什麼型號的,發PM去問他,也都會給小弟回應

看不出來有什麼問題

在 MYAV 上賣那麼久了,是小弟非常推薦的店家~
MY BLOG : http://waxl11.pixnet.net/blog
eric_chu wrote:
舉個例來說,近年才被證明出來的憶阻器,解釋除了電阻、電容、電感外的第四個電路學被動元...(恕刪)


不好意思喔~如果真有科學精神,建議發言要更加謹慎一些

memristor不是「元素」....如果他真的是元素,你的言論毫無問題,但...你知道元素和元件差在哪裡嗎

一步錯,全部錯....剩下的我不評論了

科學當然是「大膽假設」,但所有的假設都是根基於「排除現有的不可能」才假設出來的

Michelson沒有把實驗的精度不斷提高,愛因斯坦敢隨便跳出來說關鍵是空間長短變化嗎?

音響界沒有出一個Michelson,卻多出一堆愛因斯坦(還有些是要賺錢的),這也敢稱科學,學術那麼好做,台灣要有幾個拿諾貝爾獎也不難才對
sycee2008 wrote:
memristor不是「元素」....如果他真的是元素,你的言論毫無問題...(恕刪)


唉~此「元素」非比「元素 (element)」,只會鑽牛角尖的辯論,不說了不說了,各位當看笑話吧!
eric_chu wrote:
唉~此「元素」非比「...(恕刪)


夠了吧~memristor從不是一個「公認不可能或違反現有定律的東西」,只是之前沒有技術做出來的東西

就好像沒人會說iPhone第8代是不可能存在的東西一樣

比起Memoristor,負折射率材質才更適合拿出來說是「違反直覺的突破」,要舉例也拿出一點程度好嗎

說人鑽牛角尖,我還是要當頭棒喝一下,「音響界沒有出一個Michelson,卻多出一堆愛因斯坦」

你就是那個假愛因斯坦
KingCable 的線材感覺像是在用工業標準去打造的....
不過用在音響標準上因該是另一回事,

就跟賽車引擎裝在一般市售車上 在一般馬路上並不會比較好開....

當然每個人追求不一樣 ....

建議樓主 換電源線 不如先把牆壁內的壁插給換了 效果提升蠻顯著的,

至於樓上討論著不同線材的差異....我個人認為是有差,
例如不同材質的線材 光導電率就有差了,
還有就算同個材質製作過程 溫度那些程序上的不同結果也會不同,
例如 pcocc 與 pcocc-a (都是單結晶銅,pcocc-a則是多了Anneal的程序)
pcocc-a多了這道程序,線材硬度也更軟了,導電率也提升了,

資料取自 : www.focal-jmlab.com.tw

再來單結晶銅 與 多結晶銅 放大來看

資料取自 : www.focal-jmlab.com.tw
單結晶銅由於是沒有結晶與結晶的排列所以不會有雜質跑進去,
但是多結晶銅結晶與結晶中間縫隙在製作過程中就會有雜質跑進去,
這對傳導是有差的,當然用在音響標準上對聲音絕對是有差的!

音響標準應該是指20~20000(嚴苛一點到40000好了)
那這個標準好像沒多麼了不起
如果音響標準很了不起
那麼那些高頻訊號傳輸的基準不就到了神的等級?
(以上指線材)
我的器材是USHER的R1.5後級,原先聽起來很平平,後來我買了一條KingCable 渡銀電源線動力版,然後再換一顆保險絲,聲音竟然大進步,不過那條線實在太粗太硬太重,用起來很不好處理.

簡單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買過線王的喇叭線,用在我的系統上效過很糟
但重點是老闆的做生意態度,讓我以後不會再光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