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要說電源線,USB線,其他線都是騙錢的,那如果討論到網路線不就...Wireworld Starlight 8

宅男工程師 wrote:
而要提升 network synch lossless transfer speed, 優質的網路線與 switch 可以降低 resend packet.

這點目前流於你的嘴砲,降低 resend packet能改善後面dac的訊號你的論點才能成立

宅男工程師 wrote:
What is the point of a J-test 中, amirm 自己跑 j-test (但不是用 Audio Precision J-Test pattern) , 得到下列頻譜. 他的結論是:

Net, net, the signal/test has proven itself in show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digital and analog sections of the DAC. Sometimes these are interface jitters but most of the time are just poor design hygiene. No other test I run is able to show this effect as well as J-test.

最後外部干擾源, 會順著品質低劣網路線的接頭, 滲進串流機內.

紅字部分我幫忙翻譯一下,"源自於糟糕的設計(dac)"
別貼了文章然後無視原文,張冠李戴成自己的意見




再談一下第一張圖,就如前面說的,這就是糟糕的設計導致糟糕的結果,這個是usb in,根據宅男工程師對網路線的邏輯,換別條usb線可以把???的峰值消除?
原文在此
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om.translate.goog/forum/index.php?threads/centrance-r4-portable-audio-interface-review.44429/&_x_tr_sl=en&_x_tr_tl=zh-TW&_x_tr_hl=zh-TW&_x_tr_pto=sc




再談一下第二張圖,你看起來好像很糟糕的峰值,先看一下縱座標,然後看實際上原文內解釋:
Green is the baseline measurement of the analyzer itself. In orange we have the VanityPro spectrum of jitter. The J-test signal has a buried 250 Hz square wave which triggers jitter sidebands to show up across the full spectrum. This may seem alarming seeing how it is worse than audio analyzer itself but keep in mind that the worst case spike is just 11 picoseconds.
機器翻譯一下
綠色是分析儀本身的基準測量值。橙色部分是 VanityPro 抖動頻譜。J 測試訊號具有隱藏的 250 Hz 方波,可觸發抖動邊帶在整個頻譜中顯示。看到它比音頻分析儀本身更糟糕,這似乎令人震驚,但請記住,最壞情況的峰值僅為 11 皮秒
(小知識:根據研究論文,人類的感知極限在10ns以上,而1000皮秒=1ns)
AES 1998:Benjamin & Gannon "Theoretical and Audible Effects of Jitter on Digital Audio Quality


所以這個測試顯示,centrance r4這部分還不錯
內原文也說了"we are in vary good shape with respect to VanityPro's performance."
原文在此

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om.translate.goog/forum/index.php?threads/audiopraise-vanitypro-review-hdmi-audio-extractor.30440/&_x_tr_sl=en&_x_tr_tl=zh-TW&_x_tr_hl=zh-TW&_x_tr_pto=sc

要引用文章要用功一些,別引用了東,嘴巴講的都是西
大維0840

曬衣架好聽嗎?

2024-02-25 11:45
挖洗不良中年

要先google到曬衣架的量測圖才知道好不好聽

2024-02-25 11:58
JohnTitor wrote:
紅字部分我幫忙翻譯一下,"源自於糟糕的設計(dac)"
別貼了文章然後無視原文,張冠李戴成自己的意見

我是原封不動把 amirm 的結論貼上, 哪來的 "張冠李戴成自己的意見" ?
JohnTitor wrote:
這就是糟糕的設計導致糟糕的結果,這個是usb in,根據宅男工程師對網路線的邏輯,換別條usb線可以把???的峰值消除

那三個 ??? 是 amirm 自己無法解釋而放上去的, 依你跟 amirm 的邏輯, NT$60 RCA 小黑線接 NT$96.8 萬 AQ C3900, 有破音要怪 C3900, 而不是換條 1,2 萬元 RCA 訊源線來解決 ?

JohnTitor wrote:
再談一下第二張圖,你看起來好像很糟糕的峰值

我故意放這張圖, 就是看你會不會上鉤, 湊上來讓我打臉. 這條是 point to point 的 HDMI 線, 不是要經過海底T2 電纜, 電信業者機房, 到你家裡 Router, Switch 的 網路線. 還是說你聽 Qobuz 串流音樂是用 HDMI 線連網路的 ?

Aviom: Managing Jitter Wander & Latency in Digital Audio Networks
實測出 Digital Audio Network 產生的 Jitter, 所以開發出 Pro64 A-NET audio networking protocol, 來解決 jitter 問題.



我現在是退休閒散人士, 每年股票/債卷/美金定存的利息所得夠我花, 有大把無聊時間陪你玩, 不會讓老實教在此狂 po 文洗版, 別人要養家活口, 沒時間跟老實教耗下去, 可別就這樣以為別人默認吞下去.
FB1739

真理會越辯越明的!老實教不要再誤導大家非同步DAC之前的線材跟設備是無用的。實際去聽去感受吧! 測量不是全部,也無法測出全部的。

2024-02-25 13:51
jejir

推"別人要養家活口, 沒時間跟老實教耗下去, 可別就這樣以為別人默認吞下去."[讚]

2024-02-25 14:03
整串看下來簡單的心得:

換網路線有感屬於Hi-End系統,不但音響要有一定水準,家裏的網路系統也要升級,例如抗雜訊的網路線、發燒級交換器、路由器、線電等,因此在進串流機前的一米網路線換60元等級與發燒級才能聽出差異,相關理論宅大已清楚說明,而挖大私訊給我換網路線的音樂,我和太太都可以盲測聽出差異!

至於我自己家中的音響系統,不論用WIFI、合規網路線或光纖收發器都聽不出差異,除了音響系統可能不夠靈敏外,網路系統也不夠高階,畢竟是15年前建構的,在這情況下只換一米發燒級網路線幫助不大!

對我而言,目前的系統已很滿意,也不可能為了升級全面更新家中網路系統,光發燒級交換器與網路線就比我的音響貴,我寧可留在之後升級音響系統用!

簡而言之,只換一米發燒級網路線對一般系統無感,但在Hi-End的系統可是容不下一粒砂!

兩邊再爭論下去意義不大!有興趣升級的朋友,建議付押金借回家自己測試,有感且符合自身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科學也好,玄學也罷,大家互相尊重!
宅男工程師

最後一米路是避免進一步惡化, roon RAAT 的 re-clock 對頻繁封包重傳 jitter 有效, 抗干擾網路線能降低封包重傳次數, 與外界雜訊混進串流機的機會

2024-02-25 18:11
Volf

宅男工程師 謝謝宅大的解說,我目前也是這樣了解的!

2024-02-25 18:43
宅男工程師 wrote:
我是原封不動把 amirm 的結論貼上, 哪來的 "張冠李戴成自己的意見" ?我是原封不動把 amirm...(恕刪)

你寫的中文內容跟他的原文內容不一樣,我前文已經複製翻譯給大家看了,你看一下眼科八

宅男工程師 wrote:
那三個 ??? 是 amirm 自己無法解釋而放上去的, 依你跟 amirm 的邏輯, NT$60 RCA 小黑線接 NT$96.8 萬 AQ C3900, 有破音要怪 C3900, 而不是換條 1,2 萬元 RCA 訊源線來解決 ?


amirm 自己無法解釋問號原因,那你就認定是前端線材了嗎?
訊號線(不管價值多少錢)確定正常沒壞沒空焊的話,AQ還有破音是不是要趕快送修


至於Pro64 A-NET

重點他用了哪台串流dac測量阿,有拿出來說?
aviom.com是營利公司
要凸顯自家Pro64 A-NET,當然要找爛一點的來凸顯區別
你用的是這種DAC嗎?
L7狼教授也用類似的作法(TMMT),故意弄了台特別的DAC,但目的是了解DDC的性能
https://www.l7audiolab.com/f/l7audiolab-the-magic-mirror-test/


反過來說,一台認真設計的DAC不會受到這個影響,會用DAC自帶的時鐘和緩衝解決
你堅信你自己用的DAC是這種程度貨色哪我沒意見
pipi678

JohnTitor 您的道理之一是基於某公司為盈利組織,這本身就完全站不住腳,後面還能討論什麼呢?不覺得有什麼認知差距,公司為盈利導向是普遍道理,要分辨文章是廣告還是真實科學,要用別的來論證,不然就別說

2024-03-08 22:44
宅男工程師

pipi678 老實教自己就在賣喇叭, 更沒資格說別人是營利組織.

2024-04-06 9:13
為何不辦集體試聽呢?
大家把可以證明自己是對的展示出來

網路上講再多意義在哪裡(殺時間嗎?)
希望大家可以面對面實質交流
大維0840

老實教不敢啊,樓主已經留電話跟Line邀約了

2024-02-25 15:52
gungunM

讓那些聽得出差異的人盲測,才真的能測的出差異!細節聽不出差異的人,測了也沒用。

2024-02-25 15:57

Volf
wrote:
整串看下來簡單的心得...(恕刪)

早先寄給volf大比較的錄音檔是cat6線對比中價的發燒網路線,插在幾百元的塑膠殻5埠交換器上,由roon播放另一樓層伺服器裡的無損音樂檔。  訊源是lumin t1+管迷的綜擴,喇叭是ATC scm11,  加起來十幾萬元,算是中階入門級器材。  喇叭離牆有一小段距離,有適當的調整擺位。

我覺得喇叭能不能離牆可能是關鍵之一,太貼牆可能只能分辨出較大的音色差距,比較難分辨線材帶來的音場及形體感不同。
Volf

感謝挖大的分享![讚][拇指向上][謝謝]

2024-02-25 16:25
宅男工程師

我升級完前後級擴大機就停止了, 要實驗過喇叭擺位後, 再換線材. 搞不好擺擺位就能滿足, 不用換線了

2024-02-25 17:57
jplin53 wrote:
為何不辦集體試聽呢?...(恕刪)


讓那些聽得出差異的人盲測,才真的能測出線材是否真的有差異!
給分辨不出細節差異的人聽,怎麼聽怎麼測了都沒用。
生氣' 憤怒之中, 找出你我與他人連結的一條線, 和彼此殊途同歸追尋的目標, 這才是王道 …
轉換一下心情, 看看台灣周邊佈設的海纜圖吧, 從滿清' 日據到現代, 不同年代使用不同芯材, 從純銅→鍍銀→純銀→到發明光纖...目的一樣 : 資訊傳輸
也恭喜中華電信, 在去年年底將連結台澎金馬的第四條光纖通訊海纜完成發包, 並由台灣本土廠商負責施工...( 25.8億元統包, 全長該超過300公里吧 )
也看一下, 從馬祖海中剪出, 斷纜前尚在服役的舊海纜( 網路截圖 ), 除了展現無情歲月和惡劣環境的摧殘及人為破壞的傷痕, 遑論還有材質, 阻抗' 絕緣' 隔離' 防磁抗干擾的製作等級受到破壞和退化...若與各位手邊嬌美柔弱的的網路線, 數據線相較, 被稱 '劣質中的劣質' 也不為過, 現今功成身退, 真的, 向您致敬, 由衷感謝...



宅男工程師

不要放煙霧彈, 協助老實教脫逃戰場

2024-02-25 19:07
大維0840

宅男工程師 他就老實教的,之前他自己有說

2024-02-25 20:54
JohnTitor wrote:
你寫的中文內容跟他的原文內容

amirm 自己有說, 使用 j-test signal 的設計法. 這個設計法明顯不同於 AP J-Test signal, 我中文哪裡有說錯 ?

JohnTitor wrote:
AQ還有破音是不是要趕快送修

所以你信任 NT$ 60 無名怪俠小黑線, 遠高於 NT$96.8 萬 AQ C3900 ? 那老實教喇叭幹嘛要, 買家花錢換箱內線 ? 一開始用曬衣架 or 小黑線, 不就品質封頂了 ?

對了! 線材無用論的你, 還沒回答我 Ethan Weiner Null Tester 嗡嗡作響的小黑線,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每次都你先噴我, 這次換我先噴你.

JohnTitor wrote:
aviom.com是營利公司

Alexis Sonus 就是慈善團體嗎 ? 自己開公司, 然後到處噴別家公司又貴又爛, 生意做成這樣, 被人吐槽也不意外. 難怪你家的蕩婦 Rebecca 3, 在 PTT 裡面就被 richter, ashkenazy 浸豬籠騎木驢. Re: Rebecca 3聆聽心得
我正在看著你

老實叭漲那麼多喔,後出的落地叭一下跳到15萬級距,不便宜耶,不是才出來沒幾年嗎?? 價格很敢開想必競爭力很強喔

2024-02-25 20:30
大維0840

我正在看著你 很強啊,老實教主好幾次公開直指wilson audio是兩光喇叭了,一對老實叭賣個150萬也不為過,畢竟是把WA按在地上摩擦的喇叭

2024-02-26 0:04
其實我蠻相信那些說各種線材換了聽起來有變好(或說差異)的人,但是請不要拿偽科學在那邊胡扯,什麼便宜的網路線會掉封包啊,重送啊這些鬼話,那個叫不良品要趕快送修,網路線只要合規製作品質正常使用年限別太久都不會出什麼問題(我突然想到若干年後會不會有人專門在販售 NASA 機房內退役下來的網路老線)

內網的網路線如果和傳輸品質有關的,第一個是 Ethernet ,要知道這線有沒有問題,一般人沒專業測試設備的接在 Linux 機器上跑一下看一下就知道了,請參考鳥哥的文章,可以直觀的看到 drop, 碰撞, 錯誤這些資訊,但還是要強調,內網裡尤其是 1vs1 時看到這些錯誤都是很不尋常的,一定有東西壞了(我記得網卡如果漏電可能會有這些問題)。

再來是 TCP/IP 這一層,這位老兄的文章也提供了一些測試方法,但基本上內網沒跑滿時(多數人應該都還是 1Gbps),例如跑目前各種最高規格的串流音樂時全部都是跑不滿,其實不需要特別關心這件事,如果真有錯的話我一樣認為是軟體或硬體有問題,簡單說就是寫太爛。

我自己不會去碰這些高價的的線材,低價的也許會試試看,因為我認為這些無法科學覆現的既使不是智商稅也是奢侈稅(例如名牌包?),其實市場上給予這些線材的答案也很明確:就是量小價高,留給自己覺得值得的人去買吧。
schnauzer

另外大哥你不要故意弄這種科學玄學化,什麼 re-clock 的會對音質造成什麼影響我是不敢說啦,但只要是正常的 clock 就不可能因此造成 packet loss ,請不要自己幻想或腦補了。

2024-02-26 11:17
宅男工程師

你我對網路傳輸理論與實務的認知, 無交集點, 不必再雞同鴨講下去.

2024-02-26 12:30
  •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