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要說電源線,USB線,其他線都是騙錢的,那如果討論到網路線不就...Wireworld Starlight 8

JohnTitor wrote:
還用魔法打敗魔法?你...(恕刪)

如果用實務vs.魔法呢?
誠摯邀請Jhon兄,有機會路過小店時
撥空10分鐘進來實際體會一下...我另外在清喝手沖咖啡...
這樣真要網路線沒差異,以後在引用網路上文章時,也可以更有底氣.

PS:明天星期天...剛好沒其他安排...歡迎有空的網兄都來比較一下網路線有無差異.
保證無推銷行為,反正也只剩一條一米的自用線了...
我正在看著你

●BMR換線換端子全部連工帶料是3200搞定●小舞換端子換線全部是2600搞定 超值啊

2024-02-24 21:06
大維0840

不知道老實叭箱內線是不是標配曬衣架

2024-02-24 21:40
JohnTitor wrote:
網路線就沒辦法影響阿,J-Test最後測的就只能是dac本身的差異

你還是只在 Jitter 上打轉, 無視 resend packet, network synchronous transfer, protocol re-clock 等因素.

JohnTitor wrote:
音響播放,目標僅僅是把檔案內的聲音完美呈現而已,不要多也不要少
換句話說,音響播放不應該有泛音(盡量),如果有檔案之外的泛音出現,那個叫做distortion
所以引用的句子中,到底是甚麼消失了?哪來的第 3,4 階泛音?

以前從不提泛音的你, 直到我提出泛音列後, 你才開始跟風講泛音, 但不把泛音樂理搞清楚, 只急著想抓我語病吐槽我, 結果暴露自己對泛音列的無知.

带有杂质的乐音:听觉模型及泛音噪音比
尺八蕭 wrote:
義大利美聲學的觀點,就是將基音到第16個泛音的強度在座標上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被稱為最佳美聲線。那麽,哪個音色的頻率特性曲線越接近這條直線,哪個音色的低、中、高頻泛音的比例也最為均衡,其音色的藝術表現力也最為尚佳。

鋼琴的最低音頻率是27.5Hz,最高音頻率是4186Hz,而鋼琴有十幾個泛音,它的高頻可達10kHx~20kHz,一般可測到16個泛音或24個泛音。這些泛音可分音。這些泛音可分為低頻泛音、中頻泛音和高頻泛音,。如果低頻泛音的振幅較強,音色就表現得混厚;中頻泛音的振幅比較強,音色就表現得圓潤、自然、和諧;高頻泛音的振幅比較強,音色就表現得明亮、清透、解析力強。


JohnTitor wrote:
人家可是專業人士,可不是你半桶水出家的,先跟對方比比專業背景吧,誰可信?

如果老人只會用學經歷來壓人, 那海森堡就被愛因斯坦派壓到不見天日, 100年後的我們就沒有量子電腦. 奇怪的是, 他只拿 single tone signal pattern 來測 jitter, 難道不知道 AP 的 J-Test signal pattern ? 還是他認為 Audio Precision 是 idiot company, 不屑用 J-Test ? 固執己見就是故步自封.
jejir

是不是半桶水不知道,但跟老實邪教比起來,高下立判XD

2024-02-24 21:33
yngwiemore

以前不傷腦大師鼓吹他家喇叭要用便宜黑白線和擴大機,我用了高級線和擴大機餵我的J500L之後放youtube讓他們聽,大師後來說用他的喇叭接好的線材和擴大機表現更好

2024-02-25 8:27
宅男工程師 wrote:
JohnTitor wrote:
網路線就沒辦法影響阿,J-Test最後測的就只能是dac本身的差異


你還是只在 Jitter 上打轉, 無視 resend packet, network synchronous transfer, protocol re-clock 等因素.


宅男工程師 wrote:
1. 抗干擾差的網路線容易引發高頻率 resend packet, 導致 synchronous transfer speed 明顯起伏變化


那你得證明那些東西(resend packe...等)對dac有影響阿,沒有說明這個,只會讓人覺得???
不管那些協定如何如何,只要沒影響到dac輸出,你說的一切都是白搭

宅男工程師 wrote:
2.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through put rate mismatch DAC sample rate, 會引發 jitter, 需靠 re-clock 解決.


現在的串流dac不是同步

宅男工程師 wrote:
以前從不提泛音的你, 直到我提出泛音列後, 你才開始跟風講泛音, 但不把泛音樂理搞清楚, 只急著想抓我語病吐槽我, 結果暴露自己對泛音列的無知.

3. 自家音響等級不夠高, 聽不到有無高階泛音列, 所產生的音色變化.


泛音就你純粹轉移話題,不管你的喇叭&耳朵如何運作,直接觀測dac出來的訊號最直接有效能證明網路線有沒有用
難道你會認為網路線會跳過中間的東西(dac&訊號線&擴大機...這些都是變數) 去影響到喇叭?
JohnTitor

FB1739 你認為我有聽到??以前好像感覺有聽到網路線差別,但我用abxtest驗證證明是錯覺,ok

2024-02-25 10:42
FB1739

JohnTitor 請問你以前測試時的器材跟網路線是什麼?因為我早期也有經歷過跟你一樣的問題,借到了高檔的線材卻聽不出明顯差異,後來才發現是自己的設備鑑別能力不夠⋯帶去別人家就差異很大

2024-02-25 14:08
JohnTitor wrote:
那你得證明那些東西(resend packe...等)對dac有影響阿,沒有說明這個,只會讓人覺得???
不管那些協定如何如何,只要沒影響到dac輸出,你說的一切都是白搭

這是你想拿來打臉我, 卻沒詳看內容, 被我反打的文章:
https://www.naimaudio.com/sites/default/files/products/downloads/files/dac-v1_asynchronous-usb_mwp_jan13_0.pdf
文章清楚列出 asynch vs synch 的 FFT 頻譜圖比較, 你不是最愛看頻譜圖嗎 ?


JohnTitor wrote:
泛音就你純粹轉移話題,不管你的喇叭&耳朵如何運作,直接觀測dac出來的訊號最直接

那模擬 (基音+泛音列) 的 Audio Precision J-Test signal pattern, 其 DAC FFT 頻譜圖還不明顯嗎 ? 還是說你認為 Audio Precision 是 idiot company, 其產品/測試報告是造假 ?

JohnTitor

該看眼科了,這我沒研究了,沒法建議

2024-02-24 23:44
大維0840

JohnTitor 我是建議老實教全教都去看耳科,如果還有救的話

2024-02-25 1:58
宅男工程師 wrote:
這是你想拿來打臉我, 卻沒詳看內容, 被我反打的文章:
https://www.naimaudio.com/sites/default/files/products/downloads/files/dac-v1_asynchronous-usb_mwp_jan13_0.pdf
文章清楚列出 asynch vs synch 的 FFT 頻譜圖比較, 你不是最愛看頻譜圖嗎 ?


JohnTitor wrote:
泛音就你純粹轉移話題,不管你的喇叭&耳朵如何運作,直接觀測dac出來的訊號最直接


那模擬 (基音+泛音列) 的 Audio Precision J-Test signal pattern, 其 DAC FFT 頻譜圖還不明顯嗎 ? 還是說你認為 Audio Precision 是 idiot company, 其產品/測試報告是造假 ?


你是在耍北爛嗎??造成上面測量差異的變因是換了網路線嗎???
是不同設計的dac好嗎??



ap原始文章就是要說明測量dac後面的訊號受到多少jitter影響
就是要請宅男工程師證明一下換網路線後這個jitter測試有無改變
JohnTitor wrote:
現在的串流dac不是同步

原來在你的認知裡, Tidal/Qobuz 的 hi-res streaming music 不是 synchronous transfer, 要不要看看
IEEE Computer Society 定義的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Data Transmission

下列圖示 Network synchronous transfer 造成 Jitter 的原因, 最後一個 packet 雖然送進 buffer, 但跟不上 DAC 類比電壓輸出速度, 就被丟掉. 號稱無損音樂, 在這過程就變成有損. 品質越糟的網路線, 頻繁觸發 resend packet, 丟棄的 packet 就越多.




JohnTitor wrote:
你是在耍北爛嗎??造成上面測量差異的變因是換了網路線嗎???
是不同設計的dac好嗎??

他主要比對 asynch, synch 兩種傳輸模式, 造成差異的 jitter 現象. 重點不是在比對不同 DAC 設計. Qobuz Hi-Res network streaming music 正是屬於 synch 傳輸模式.

你跟amirm都只是用 asynch 傳輸模式, 讓 dac 讀取存在 buffer 內的 single tone signal 做測試. 當然測不到因 network synch transfer 造成的 jitter 問題. Audio Precision J-Test 就是設計來測試這類 jitter 對 dac 影響, 才能真實反映出各家串流機跑 Hi-Res network streaming music 的音質變化.

而要提升 network synch lossless transfer speed, 優質的網路線與 switch 可以降低 resend packet.

What is the point of a J-test 中, amirm 自己跑 j-test (但不是用 Audio Precision J-Test pattern) , 得到下列頻譜. 他的結論是:

Net, net, the signal/test has proven itself in show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digital and analog sections of the DAC. Sometimes these are interface jitters but most of the time are just poor design hygiene. No other test I run is able to show this effect as well as J-test.





最後外部干擾源, 會順著品質低劣網路線的接頭, 滲進串流機內.
JohnTitor

看清楚原文怎麼寫好嗎,為什麼你寫的中文和 amirm寫得英文對不上?

2024-02-25 11:59
不相信自己聽到的聲音的人做的喇叭能多好?
也沒辦法相信聽到的聲音怎麼樣知道自己做的喇叭還原錄音的程度? 就靠2條線能知道??
半吊子就是半吊子連做實驗都不會。

我就在嘴一句。演唱會唱得好不好你能用數據證明嗎?科學與實際人聽的必須呼應才是有效的好嗎?只看數據忽略實際結果就是半吊子。懂?
jejir

我相信都懂~但面子不能輸阿XD

2024-02-25 2:25
就宅男工程師網友279樓的留言:

我提出我的論點:

1. 何謂品質越糟的網路線? 請問如何定義要怎麼糟糕的網路線與網通設備會造成
『頻繁觸發 resend packet, 丟棄的 packet 就越多』。

要知道現在的SOC與網通設備性能已非吳下阿蒙,

我都是光纖入府、博通四核SOC、CISCO 2960 、AWG23十字遮蔽CAT6、DAS SSD INTEL OPTANE
P4800X
內跑1G轉發500皆是滿檔死人心電圖
這樣的設備對應所謂4K串流、LOCAL也是大砲打蒼蠅,更遑論雲端音樂的羸弱流量
要說若能丟棄封包,那也是外網供應商中華電信的問題而不是我用戶的問題,
(所謂優質的交換器拆開來完全與PHY不相干的蛇油主被動元件,因你蛇油廠根本不敢也沒能力修改設計PHY)


2. 封包二字顧名思義就是包含工程師網友不斷跳針強調的時間印記也是內含其中,為何掉個封包竟會產生
音響評論華麗詞彙類比性的聽感差異 ,樂譜的傳遞不管是整本給完還是一頁一頁的翻,甚至給錯,造成的後果
就是如同現實生活中,吃驚、停頓、即興發揮(爆裂音、空白、加減速滑跳音),樂譜本身內容不會因為來不及翻頁或遞送產生變化,也不會影響演奏者對於樂章詮釋功力。

3. 網路線的爭議當然是建立在非同步的立基上,如果扯到同步,甚至所謂的Network synchronous transfer
就是要把他歸類在同步的話,那有什麼好討論的,如同檳榔陳掛嘴上:雞講的不是嗎。

4.本身DAC這一塊對於雲端帳號是否建立在PLAYER機器本身輸入、手機上帳號輸入、『DAC』前端加掛一台電腦USB處
理帳號就會影響 DMP DMC DMS DMR 的排列組合,我不曉得宅男工程師網友你懂不懂數碼流視聽器材設計的原理
光這些的多樣性就不能咬死,你所謂Tidal/Qobuz 的 hi-res streaming music 『就得是』 synchronous transfer,
中間已經太多節點,那裏跟區區一條(得是定義優質)網路線有關。

5. 退一百步講,連水管都是BUFFER完整首歌才給放,就算停車地下室也能放完,真還有大隊接力這種
駭人的API設計,那也是串流供應商自己要檢討。
小凡的凡凡

一氣呵成,鏗鏘有力,百毒不侵,讚 !

2024-02-25 8:24
570 wrote:
何謂品質越糟的網路線? 請問如何定義要怎麼糟糕的網路線與網通設備會造成

你自己網路線都知道要用 "AWG23十字遮蔽CAT6", 不然換一條 NT$ 60 元無名網路線試一試. 320k MP3 掉封包聽不出音質變化, 但 Qobuz Hi-Res FLAC 24bit-192kHz, DAC 若漏接一大堆 packet, 在 1,2百萬音響系統上, 肯定聽的到變化. 科學檢測方法是, 網路線測在 1/192K 秒內 resend packet 幾次, switch 看眼圖是否開得夠大.

別小看串流平台的頻寬消耗量, Qubuz 全球有幾百萬訂閱用戶, 你以為一首 40 MB 24bit-96kHz Flac 資料很小, 但 Qobuz server 要應付同時有 100 萬人 request, 並且要符合持續 1/96k sec 送達無損的 6 Byte. 你以為 google/amazon/microsoft 全球到處蓋 server 是蓋好玩的嗎 ?

570 wrote:
要說若能丟棄封包,那也是外網供應商中華電信的問題而不是我用戶的問題,

你家裡 2 公尺網路線塞車, 就要怪 300M/400M 的電信業者 ? 你家水管生鏽長青苔, 水流變慢, 也要怪自來水公司 ?
570 wrote:
樂譜本身內容不會因為來不及翻頁或遞送產生變化

你還是以為資料完整, 就不用考慮 receive speed mismatch DAC sampling rate 所造成的 jitter.

570 wrote:
網路線的爭議當然是建立在非同步的立基上

Qobuz/Apple Hi-Res streaming music 肯定是 synch transfer, 播放時你把網路線拔掉, 看能不能播完整首歌. 當然可以狡辯 buffer 夠大能塞進整首歌, 但那就叫 download, 不是 streaming. 各家音樂公司對 購買下載/串流 訂有不同的授權費, Tidal/Qobuz/Apple 膽子沒那麼大, 敢違反授權合約.

都買到上百萬的音響系統了, 我想沒人願意回頭忍受 320k MP3, 都朝 FLAC 24bit-96/192kHz, DSD64/128/256 奔去.

570 wrote:
本身DAC這一塊對於雲端帳號是否建立在PLAYER機器本身輸入

我有買 TEAC NT-505X, SONY PHA-3 + foobar2000, 你說的情況我全遇過.

570 wrote:
連水管都是BUFFER完整首歌才給放

要看是網友 PO 願意免費授權給 YT 的歌, 還是向音樂公司拿的授權音樂. 你以為 YouTube Music 不收錢嗎 ?
schnauzer

雖然我也覺得有些線換了聽感有幫助,但如果不知道為啥的話請別胡扯,什麼漏接一堆 packet ? 那是設計或製造有問題好嗎? 合規的線材或設備在這麼短的距離內太難掉封包了,有的話請送修。

2024-02-25 18:51
宅男工程師

外部干擾/高速傳輸導致訊號衰減, 讓網路控制器 解調變錯誤, 使CRC判定 packet 內容有誤, 要求 server 重送封包. 重送一多, 趕不上 DAC sample rate, 就掉封包.

2024-02-25 20:30
教友現在還會在擁有1.5萬名社員的網路開放式社群,具體指名特定人,並在認識其行為會侵害該特定人名譽之情形下,製作足以貶損該特定人名譽之圖像公然侮辱人呢

真是品味與氣質兼具的團體

所以曬衣架當喇叭線,好聲嗎?
jejir

就邪教集散地XD

2024-02-25 9:55
我正在看著你

老實落地叭導相孔一個開前面一個開後面聽感都可以完全沒差...好歡樂

2024-02-25 12:55
  •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