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的 Yamaha RX-V1500 上面操過, 打通任督二脈後, 不管接了哪台 AMP, 聲音都有明顯變好一些...
(但比我家的落地式喇叭難推... 音量開一樣大, 結果出來的聲音比體積大它 50 倍以上的喇叭小聲...)
後來在友人家中試過不同廠牌的擴大機, 感覺上是各有特色...
跟那些 All-in-one 的家庭劇院相比, 我一定是推薦 Smart2 + Sony / Pioneer 的 AV Receiver...
(Yamaha 的不太適合... 推出來的聲音比較薄, 高音會尖銳過度)
不過音色方面跟高中低音的整體平衡感, 仍然覺得跟家中用的大型落地式喇叭,
或是我提到的 Koss MV-1 耳機, 用小夜曲音效卡推出來的聲音, 有一段差距就是...
但是... 價位等級不一樣, 這樣比也不太公平...
目前在我5坪的小房間裡表現算滿稱職
加上那說要介紹馬子給我的老闆推的擴大機(可是都沒有

感覺聲音清晰
而且 這套喇叭小歸小
音量大的時候也是可以很猛
雖然工作很忙 但是回到家 還是會忍不住開來跑一下
買到現在也超過半年了
使用非常滿意.....

讓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接受這種聲音,那時總是想著...電腦喇叭的聲音不就這樣
後萊耳朵越來越不能滿足從熱門的Creative T20,Creative T40一路到AEGO M和Audioengine A2這兩款喇叭上但都不能滿足我對於聽感的滿足,後來還有換到Bose companion 5,但是雖然低頻的力道很棒,但是聲音的本質還是無法滿足我對於聲音的需求.
但某天好死不死的剛好讓我瞄到新基音學smart2的討論串,心中一直在想...看討論區把這對喇叭形容到如此夢幻,這對台灣鳥喇叭是能夠好到哪裡去,但是看到他有與Icon搭配起來只要一萬出頭的套餐卻讓我相當心動,二話不說我就致電去詢問如何購買,接電話的謝先生與我相談甚歡,且對於音響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我便對於這對小喇叭有十足信心.
東西寄到之後馬上安裝試聽,首先這對喇叭的整體動態範圍跟聲音的密度很令人吃驚,聽得出來已經不是跟之前那幾對喇叭不能算是同一個層次,感覺起來有點像標準的英國聲底,從以前有聽過Harbeth喇叭,所以對這種聲音接受度很高,中頻真的是賣點,有著溫暖又飽滿的感覺,但從裡面又發現可以不斷挖掘出許多細節,有著一些小書架般的聽感,飽滿的中頻與強勁的低頻,但在精準的定位與音場中,卻又能讓聲音表現出一點泛黃的色澤,每種樂器與人聲的比例也算正確,整體上頗有監聽喇叭的味道,算是一對解析度很高的喇叭,加上超高音之後因場更為寬闊,不過可以感覺出來還在RIN IN中的smart2,中頻的厚度與密度還稍嫌不足,低頻也還不夠有彈性,現場聽起來整個就是還沒熟成的聲底,更別說這種小型單體本來就比一般單體難RUN很多,但就如許多使用者的聽感與評論,這真的已經是一對具有Hi-end感覺的電腦喇叭了,當然Icon擴大機也功不可沒,所呈現出來聲音的力道與質感,還有音場定位的表現,十分適合聽古典樂.爵士樂與一些室內小品.
日前我也添購了兩個Smart2(+超高音)與8+10重低音,
與倉庫中搬出來的喇叭組成了個人的第一個7.1ch視聽系統。

我的擴大機是Pioneer的VSA-AX4ASi,
跟樓主一樣,
我也是用Smart2與重低音組成主要的2.1ch,
聽CD時,音域的表現相當不錯,
特別是Jazz,
可以感受到豐富的律動感。
相當有Fu;
只是中低頻似乎稍微弱了些。

今天剛好看到NHK的全国花火競技大会2010節目,
可以感受到煙火的豐富變化,
爆發的瞬間特別震撼。

這幾天剛好去城市舞台欣賞<重聲喧嘩>的戲劇表演,
看戲的當下突然覺得,
8+10重低音的效果似乎比劇場的來的好,
層次感有不錯表現,
讓人可以體驗樂音中豐富的表情

只是有個小建議,
可以考慮將電源燈移到正面,
用藍色的冷光燈,
一來可以讓使用者知道低音是否有自動開啟,
更可以增加聽音樂的Fu喔。
訊源 : VAIO SZ16(舊筆電轉戰下來並身兼BT機)
擴大機 : da&t U1 (開機時機身很熱, 關機時機身也熱)
喇叭 : Smart 2 plus coating 與 Smart C 超高音特殊高級電容版本
只能說小小的喇叭, 聽人聲的那感覺還真的很不錯, 或許Smart C有一點關係吧,使得整體感覺提升不少
以下是現有客廳的擺設, 不久將來這一組將放在電腦桌上. 距離更近的聽感, 應該會有不同的感受吧
VAIO VGN-SZ16TP 使用FURUTECH Formula 2 (α - OFC) 鍍銀導體USB傳輸線接到U1

古津da&t U1 USB DAC綜合擴大機使用FURUTECH Formula FS-501 OFC喇叭線接到smart 2 plus與smart C

Smart 2 plus與Smart C的近照, 外型與體積感覺蠻不錯的

Smart C後面的接線裝況

目前的擺放狀況

買之前只看了網路上的分享文與網路雜誌介紹, 最後憑感覺買下去. 幸好到現在為止還蠻滿意的
為什麼要買這樣的組合呢, 只能說這樣的組合以後應該還有很多可以玩的空間
希望以後能以最適合的花費達到最大的效益與聽覺上的享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