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0212 wrote:這個不知道說買多少記憶體(2,4,8G)的可以運作順暢比較不會爆音,我是打算連接USB DAC的 你的選擇有2 4 8G的話 挑2G的很夠用了我當初是閒錢太多 挑了4G的可以參考這個 兩千元的數位串流方案,Raspberry Pi + Volumio其實512MB就足夠了~
ericintpe wrote:談一下幾個播放軟體的(恕刪) 更新一下個人對於樹莓派三大播放軟體的一些心得體會:1. 電源供電方面,乾淨與充足的電力來源非常重要,只要達到額定的電力來源,無論是電池(行動電源)供電或是USB充電插座,出來的聲音都能令人驚喜。(IFI IPower雖然提供樹梅派乾淨的電源,但是筆者使用後覺得RPI換成4B後就因電力不足而限制了其功能,這點以C/P值而論,有些可惜了!)2. 網路條件方面,有些RPI同好們主張wifi會限制資料的傳輸而影響聲音的品質,其實根據個人的使用與測試結果,結果出入蠻大的。先說RPI播放軟體對於無線AP還是有些挑剔的,筆者恰巧試過兩部不同品牌的雙頻AP,相同的播放軟體就有一部AP可以用5G,另外一部卻只能以2.4G播放。另外說到RPI 3B+的有線網路與USB共用頻寬(資料傳輸與電源供應都會互相影響?),而筆者使用wifi來傳輸音樂資料(音樂檔案全都存放NAS),USB專用連接DAC,所以音樂播放沒有任何延遲,甚至聲音品質非常優越,令人滿意!3. 關於USB資料傳輸,由於完全透過無線傳輸音樂資料再傳送到USB DAC解碼播放,一直以來聲音都讓個人挺滿意的;但是最近關注ALLO官網的播放器資訊,發現他們有銷售加了Isolator(隔離器)的播放器,想說應該有其正面的效果,心血來潮將個人昔日購置、目前閒置的Intona USB2.0 Isolator取出,並且安裝在RPI與DAC的中間,仔細聆聽分辨,聲音的表現果然更上了另一個層次,聲音的表現更加凝聚、飽滿與通透。光聽聲音絕對讓人不會懷疑是從一部50K以上價格的音響器材所發出的音樂。當然其他影響音質的好壞品質還有播放軟體的版本與系統的調整,音樂數據來源的好壞優劣(錄音品質),後端解碼播放器材的等級與優劣,播放機械的連線線材的優劣與調整...等諸多因素與變數都可以影響到音樂播放與收聽的品質,這些都得依賴愛樂人自己投入心血來調整體會。
wifi5G +1Picoplayer可以設定開機後關閉樹莓派上所有LED燈、USB HUB跟網路孔,使用隨身碟開機,當開機後USB孔關閉電源後=沒USB讀取干擾,且3.3V的電單純給pi自己用不需再給SD卡(又少一個干擾源)但我用同軸板輸出
ericintpe wrote:更新一下個人對於樹梅(恕刪) 更新樹莓派添加Intona USB2.0 Isolator的聽感,聽了一段時間之後Intona Isolator果然效果顯著、威力不凡。無論哪種播放軟體,添加與否的差別立即一耳可聞,無論是規模感、空氣感與能量感瞬間大幅提升,音樂細節更加豐富,以往感覺聽感普通的專輯,加了Isolator後,竟然變好聽了,也更吸引我的注意,好像從2D的空間提升到3D一般,由此可見Isolator在RPI的價值是正面的。最近關注RPI玩家們一致推崇的I2S hat dac的聲音表現,從Ebay買了一個AK4493EQ的I2S DAC,剛剛收到,等玩過一陣之後再來分享。
ericintpe wrote:更新樹梅派添加Intona...(恕刪) i2s hat DAC其實不太理想,礙於pi的天限,reclocking、電源、隔離都要在小小的空間處理好,真的不容易原本做hat DAC小有名氣的Allo也改主推USB DAC
ericintpe wrote:更新樹梅派添加Intona...(恕刪) 為同是rpi迷們緊急分享一個好康的消息(有效期剩下不到兩天),剛發現毫不猶豫,立即下單!原因是我在ebay花了60多美元買了一張AK4493EQ的I2S DAC卡,感覺C/P值很高,聲音的表現又很棒(另找個時間再來分享);但剛才發現AliExpress賣的ESS9038Q2M有特價,含運費到手價便宜了超過20美元,同好們豈能失之交臂呢?
我是用RPi 3B+ 加PiFi DAC 2.0+,軟體用LibreELEC (Kodi 18.8 內核),主要原因是我不只聽音樂也要看影片。不知道有人比較過Kodi跟這三大主流播放軟體的音效差異嗎?還有,可不可以請樓主改一下主題裡的錯別字,樹 “莓” 派,方便搜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