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有誰能解釋,為什麼DAC接到電腦的那條線線材能改變音質?

怎麼辦,我盲測DAC+sync clock都能分辨了

幾位愚民還不快來膜拜我

只會嗆不敢盲測,到底有多自卑啊
耕太郎

聽說有貼紙調音,要不要也找來盲測?

2021-11-20 15:14
耕太郎

聽說有貼紙調音,要不要也找來盲測?

2021-11-20 15:14
看來一搭一唱的那兩位連正面回應的勇氣都沒

窮到沒錢買不可憐,窮到連志氣都沒有真的很撿角
當科學遇上了玄學,多少還有一點妥協的空間。
但科學遇上了騙子,那就一定是誓不兩立了。
當個職業騙子並不是不行

但是永遠拿 “弱勢”、“見識尚淺”者⋯之類,當作主要標的
其心可誅啊!!
請搜尋:2024年 音響規格
fz280 wrote:
看來一搭一唱的那兩位(恕刪)

這類討論難以良性互動,
恐怕就是因為聽不出"國王的聲音"是嗎?還可以直接說人窮了。

那這樣古典樂放某牌硬碟、爵士樂放另一款硬碟,聲音能有明顯變化,
只要聽不出來就是見識不夠廣的帽子戴好戴滿就對了。
您一開始就預設是國王的聲音了,是要怎麼良性互動?
不願意放下成見一起討論的不正是您嗎?
DumplingC wrote:
您一開始就預設是國王...(恕刪)
 
你如何知道人家是預設是國王的聲音?
當有提出理論、實作與客觀儀表量測結果來證明,而您只用一個最主觀人類耳朵去否定,是否也同樣放不下?
先警惕自己, 樓主下的主題是 '' DAC接電腦這條線...'' 別扯偏了
Mark Levinson, 這位歐美音響界的傳奇人物, 在疫情前某年, 帶著他第四家公司的新產品, 瑞士名牌音響Daniel Hertz來到台灣, 一款前級、一款後級、一款訊號線、一款喇叭線就上台展示了, 訊源和線呢? 很簡單, 老人家用一臺電腦, 插上印表機背後拆下的USB線, 接上前級說 : 這就是最好的訊源了....資料來源和細節? 請參閱音響共和國網站上的這篇報導
正反論戰, 自有USB數位線就開始了, 也有人下戰帖PK, 我想大家手邊3C產品附贈的數位線都該有個十來條, 自家先交換PK一下, 不是很好嗎
用一條品質和做工優良的數位線搭配自己的音響是很重要的, ( 其實印表機背後的USB線就真的很好, 否則3D傳輸列印出來的太空站零件不就...)
至於要我買英國Vertere音響一條2~3千美金的USB線, 啊哈, 沒這能耐
...沒錢別玩音響, 有錢玩不好音響...是有三分道理...
MiPiace

印表機附的的USB 缐,的確是最好的缐。通過USBIF 和 EMC 測試

2021-12-05 12:00
MiPiace

品牌桌上電腦附的電源缐,也不錯。插頭接觸不會不良,缐材通過UL檢驗,電流規格通常也很夠用。

2021-12-05 12:04
ysan wrote:
你如何知道人家是預設(恕刪)


您從他的語意看不出來他預設是國王的聲音
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我也沒責任教您

您要拿儀器量測當證據我認為沒什麼不可以
但首先您要證明儀器能100%完全代表人耳感受,那才叫做客觀

音響是人聽的,不是給您口中「客觀」的儀器聽的

不然音響店、音響展都沒有存在必要了,以後在官網放外型、數據、頻譜圖出來,大家就能挑出自己喜歡的音響了
誰的外觀和數據漂亮、價格也能接受就買哪一組就好了

至於小弟放不放得下,好像和您無關吧,有請您付錢嗎?


否定人耳主觀真的太好笑了
音響不是給人耳聽的,那不然勒?

想像一下:

一個人用耳塞把耳朵塞住,然後用儀器量測面前的音響系統,眼睛緊盯著畫面看

「啊嘶~這個高頻實在太美了」
「啊~這個低頻不夠厚~再調多一點~」

請問這是在...?
DumplingC wrote:
您從他的語意看不出來(恕刪)


比人耳精準的儀器量測100%相同
但外觀跟品牌價格不同就有不同聲音
可見先入為主的視覺傳達行銷有多可怕
幻聽的國王新衣無誤

盲測...不敢~
說不出所以然,都是萬惡雜訊、jiffter影響
你設備等級太低啦,聽不出差別
我胚~~
原來Hi-End就是設計這麼容易被一條線影響性能的高價設備
好讓你買線換來換去?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