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分享:我的網路數位流Daphile系統,安裝全紀錄


森林 wrote:
之前原本想買中古的MAC...(恕刪)


沒屋頂上有HTPC是有帶光纖的, 有些是方型, 有些是複合3.5MM型的
不過應該都是從大陸淘來的, 規格常在改, 買前要和買家確認

供您參考
越來越多人認同Intona Isolator的好處了,看來我一開始的推薦是不錯的,並非我自說自話、自我陶醉!

個人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後,真有回不去的感覺,並且有幾點心得與同好共享!

1.它對於我的一些小器材的改善與幫助挺大的,幾乎是一耳朵就能感覺提升;但是相對大牌子的DAC(Marantz HD-DAC1)的改善就沒有那麼明顯。

2.使用時最好先連接DAC(開機後)再接上音源(播放器、PC、PAD、手機...)

3.手機或平板當播放器最好同時充電(必要條件),就可以順順的播放。

以上是暫時想到的小小心得,共享之!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mark
1234567891000

ericintpe wrote:
越來越多人認同Intona...(恕刪)


感謝eric網兄的推薦!

愈多人分享心得, 就愈能讓這個系統為人所接受

ericintpe wrote:
越來越多人認同Intona...(恕刪)


應該說對於USB這條線路上的問題改善最大,尤其訊源是PC的狀態下幾乎是很有感的提升,我想是針對USB部分過濾隔離了不必要的雜訊所致,對於以PC為訊源的網兄來說應該是受益最大的!剛好Daphile系統也是以PC為主體,雙方如同天作之合一樣。
因為HD-DAC1本身在數位輸入的地方已經加上了isolator (ADUM1280 and ADUM1285)


ericintpe wrote:
1.它對於我的一些小器材的改善與幫助挺大的,幾乎是一耳朵就能感覺提升;但是相對大牌子的DAC(Marantz HD-DAC1)的改善就沒有那麼明顯。...(恕刪)
請問,Daphile有支援cue檔嗎?
我安裝好後,看的到cue,卻無法播放。

308041 wrote:
請問,Daphile...(恕刪)

這是CUE檔的問題,通常是檔案內指向的音樂檔(WAV、FLAC、APE)有問題(檔名錯誤),致使系統抓不到音樂檔自然無法讀取!
另外,可以用WINDOW內建的記事本來編輯,存檔時的編碼請選擇UTF-8(個人實測不會有顯示亂碼的情形)。
我買了MSI CUBI N = 4000
4G DDR4 = 700
256G M.2 pcie = 1400(比起接SSD少掉兩條線)
水木線性電供 = 7000
USB DDC = 2000(USB轉AES/EBU給DAC)
系統灌Daphile
這樣整套下來後, 聲音比電腦直接用USB接DAC好非常多
尤其是MSI CUBI N用線性電供供電後, 音質改善幅度超大!
感覺到細節變豐富、音場延伸變佳、樂器人聲也變甜美

denmark123 wrote:
WINDOW-PC...(恕刪)


感謝樓主指導, 已經可以操作了, 關鍵應該就是要同一個網路下才行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