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要這麼解釋音響的好壞,可以嗎?

1.很多大大回應裡提到"真(原音)",怎麼樣才算"真(原音)"?
買片CD或DVD回來聽,國外的表演常常沒去現場聽過,錄音室錄音就更不用說了,從何比較起?有多接近"真"??

2.每場演出的樂器、錄音的器材、線材、環境也都不盡相同,
一套所謂可以表現出"真(原音)"的音響,
可以表現出或適用每場演出(或在錄音室)在不同的樂器、錄音的器材、線材、環境下的"真(原音)"嗎???

"真"會不會也是我們耳朵喜不喜歡或習不習慣的一種聲音罷了?
crb wrote:
沒錯,所以您可以親臨...(恕刪)

嗯嗯..所以樓主分不出5星級跟餿水哪裡好吃
再講究下去會演變成以下情形
"音樂家"來聽後......:這套音響沒辦法重現我那座"名琴"的原音耶.....
.音箱共鳴聲不對...........

所以我覺得能把自己催眠就是好音響.......
聽著、聽著就睡著了....Z.Z.Z
chiang:人願意把15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你.......想想自己何德何能啊!
原音的定義很簡單
就是原來樂器發出來的聲音是怎樣
那就該是怎樣

這也是音響好壞的判斷標準
人耳就是最好的測試
那如果聽不出來了話
那就別多花錢了
這些人是幸運的

如果要花錢
應該把錢拿去自己可以分辨好壞的東西上
相機,車,精品,美食,螢幕或01板上的任一項

那要不就是多聽現場的演奏

"每場演出的樂器、錄音的器材、線材、環境也都不盡相同"
多聽現場其實是唯一方式
不同場合不同的演奏讓人通過某種過程
知道何謂正常的聲音,
聽多了就會清楚,就會悟出來聲音是怎樣一回事
分出好壞,可惜的過程是不能用語言敘述的
(所謂悟,非理性的思考,而聲音本來就是感官的東西)

東西不是越貴就越好
有些平價的東西其實也很好
可是有些好的東西的確不便宜

至於為了好的聲音值得多大的代價則是個人的選擇
tonys01 wrote:
玩音響不是砸愈多錢愈...(恕刪)


聲音好壞
有「主觀的因素」,也有「客觀的因素」

我不同意,只有「見仁見智」這個(或是說多到無可勝數的)標準
如果這樣,那等於不用討論了

音樂廳也不用設計了
錄音室也不用什麼設計了
小提琴也沒什好壞了

論音響的好壞(不是音樂)
當然有「一定程度的客觀標準」,請注意「一定程度」,不是「全部」

小喇叭(小號)沒「有金屬感又不刺耳」的音色,會是「理想的」小喇叭嗎?
小號跟法國號,如果在音響重現時,音色分不出來,能用「見仁見智」來論定嗎?

如果明明是大編制的交響樂團,你的音響系統也聽不出起碼的定位
也分不出前後位置,
那可用「見仁見智」來論定嗎?

小提琴、中提琴也是傻傻分不清楚(我指的是你的系統無法重現不同的音色),
也能用「見仁見智」來論嗎?

其它的,就不細說了。

如果有人認為,音響好壞都沒有「一定程度的客觀評判標準」
那音樂比賽,這種更「抽象、無形」的事,就無法舉行了
音樂學校招生的術科考試就成了笑話了(我不是說所有的術科考試是以「完全客觀來評分」的,藝術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

至於「只要聽得快樂就好」
這與「音響的好壞」是不同的議題
得分開來討論
否則,又會失焦了




也許您可以細細品嚐這一句:

"音響本身是一種樂器。"

以前用類比 OP 作四音路電子分音, 玩了十年,
我目前使用電腦作四音路數位分音, 把音響當樂器在玩 : )

各位說的, 聲音聽起來暖暖的, 或空氣感...各種形容詞,
用數位分音都可以玩的出來,

唯一玩不出來的是, 音色質感調校到某一個極限, 除了換音箱、單體, 沒有其他方法,
這個音色質感, 就是能感覺喇叭像樂器在響, 感覺很真, 可是呢...

樓上說得很好, 共鳴和真實樂器聽起來差很多!
世界上最高貴的音響, 仍不比一台鋼琴擺在您面前。

allocator + dssf3e + spl

--
我相信大家的耳朵標準都是高於現階器材的..

否則不會在這邊打滾..所以..

量力而為..沒有"力"就自我催眠吧..
樓主說的很對阿

對個人來講,音響的好壞我也是這麼見解的

至於原音重現,我到不這麼認為

因為原音不一定"好聽"

玩音響,要的就是"好聽"

要聽原音,上千萬音響也比不上去現場聆聽

為什麼? 因為錄音阿

再怎麼樣,光碟內容都是經過數位或類比轉換,混音,重製

跟原音本來就是兩回事了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個人認為 "好" 的音響系統,就是能依照 "使用者" 在可 "控制" 的範圍內,以 "最小失真" 情況下,播放訊源的資料
但由於每個人的聽感均不相同,加上在聆聽的過程中,有太多可能的變數 (天,地,人)
原音與否,很多人都說經過錄音等重重的轉換,如何辨識是否為真原音?
我拙見認為,這不該是消費者該去煩惱的問題,而應該是錄製廠商與片商要去研究的
舉例如,今天如我信任 "金格" 所出的CD,認為該公司所出版的CD均具有一定的錄音水準
剩下的事情,只有想辦法在自己的系統上撥放該CD時,以過往的經驗為基礎
盡量的弄出自己認為 "對的","好聽的" 聲音如此而已

也有可能因為音響的主人有在玩樂器,或常去聆聽演唱會音樂會等,或天生神力 ( 天生就是金耳朵 )
讓聽者具有比一般人更敏銳的聲音感受度,與優異的臨聽鑒賞力
但這種人就比較辛苦一些....
可能小弟我,用2萬左右的預算把音響調整好,就可以 "自以為" 達到曾聽過的20萬元音響系統的80%
但金耳朵可能就真的要花16萬元的預算,來達到20萬音響系統的80%....
在音響器材上講的原音重現,並不是演奏現場或是樂器本身的聲音重現。而是在錄製的媒體(CD/DVD/LP/TAPE)上的訊號被重現。
如果搞不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差別,玩音響就會變的很痛苦。

聽現場是追求真實,聽音響是模擬真實。搞混了,就會失去討論的交集,變成各說各話。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