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michael.cheng wrote:
https://www...(恕刪)
按照六樓網友分享方式測過,聽感與觸感有感受頻率強弱的差異,唯有視覺上不動作,或許當初設計就是這樣吧~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kbIXbJlIQVnLgcBONhDLsPaI5aFyLhVD/view?usp=sharing
eclair_lave wrote:
那就是有工作只是沒運動量大到肉眼明顯可見而已
不是什麼低音運作都非得振膜跟懸邊跑得好像過動兒一樣
其實eclair_lave解釋得很好
聲音是疏密波,所以單體會前後震動發生聲音(這點大家知道),但除了波峰還有很多地方影響聽感
但大單體和小單體運作實務上卻有所區別 (這裡要比較N個小單體和1個大單體的實作差異)
大單體通常會設計長衝程,所以震動幅度會比較大,你要看他震動也很容易
小單體通常設計短衝程(不可以小單體大懸邊....理由這裡不討論),所以雖然有震動,但幅度小,你不容易看出來
回過頭來,這些基本現象就回達到幾個大家常見的問題
1. 某些廠商說他用多個小單體可以取代一個大單體發出低頻 : 對也不對,因為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2. 大小不同單體的頻率同步很重要: 這要先反問你所謂的同步是指波峰相疊就算嗎?
小凡的凡凡:看那個懸邊橡膠蠻厚的手指壓一壓可能不容易有回彈, 是否換過了?若測試片聽不出低音, 去給浙平陳師傅看看, 換個分音器電容和懸邊不貴, 出來又是一對好漢...西寧南路店還會開一年
音箱久沒用且有破損,先前有拿給陳師傅處理,但那時只是處理劣化的中間區。
Lingo1388:喇叭如果是Bi-Wire接頭,先解開跳線,低音組接上1.5V電池,錐盆有推出(+-接反會後縮),沒有動作就是單體已經損壞。
哈~音箱等級沒那麼高,沒有 Bi-Wire 接頭。
1000K:大單體通常會設計長衝程,所以震動幅度會比較大,你要看他震動也很容易............
假設您說的大單體泛指低音單元,或許我這音箱的低音不是長衝程設計,或是元件老化導致目前情形。
有些大型音箱有多單體,但它最終還是二聲道,聲音不是無法空間定位嗎?
一般影視音效爆棚的頻率都在40~80hz這邊,就是低音炮大幅運動,樓主用60hz或更低40hz開大音量再撥一遍,ZA3的功率絕對夠,應該可以看到盆體大幅擺動,但是可能響度也不會太高,畢竟天生小單體的極限就在這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