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N-01XD SE 試聽感想

echo101 wrote:
很羨慕,而NT-505X被做為對比,是NT-505X的光榮

先前做過 NT-505X + AQ C2850 + AQ A80 vs. AltAir G2.1 + AQ A80 的比較, 個人喜歡 NT-505X + AQ C2850, 所以買串流機時就避開, 強調有前級放大功能的機種.

Esoteric 把 N-01XD SE 定義為 Network DAC Player, 而 N-05XD 是 Network DAC PREAMPLIFIER, 在廣告上 N-01XD SE 重點放在 Discrete Clock 模組, 與 FPGA + 32x32 delta-sigma multi-bit DAC 設計, 讓我感覺不會重複投資在前級功能上.

echo101 wrote:
更是好奇若用UD-701N?

在財務狀況許可下, 也剛好 Esoteric 最近出 N-01XD SE, 就直接上旗艦級機種, 免得買次階機種後, 又整天在肖想 N-01XD SE.
宅男工程師 wrote:
不知道是否因有接 AQ C2850 前級之故, 把 N-01XD SE 與 NT-505X 差距縮小, 還是 803D2 已經到極限, 跟不上 N-01XD SE. 這次訊源機升級效果, 不若把 AQ E470 換成 AQ C2850+AQ 80 來的驚喜, 大概已經進入指數型邊際遞減效應.


期待宅大PK,後續心得!!
[抱怨] B&W 代理皇佳的維修真的很爛
看到抱怨文, 心想還是要防地震, 不然老 803D2 若摔壞, 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修好.
上網找能防地震的腳墊, 找到 IsoAcoustics GAIA II, 竟然還宣稱能加厚中低頻, 價格還可以, 若被騙就當作買教訓.



把看起來很危險的角錐釘, 換成吸盤式 GAIA II. 然後將 803D2 搬下台階, 離大理石牆面45公分擺放, 竟意外解決原先的中頻薄弱問題.





當初電源線換成 TcM Golden Signature Plus, 對中頻加厚程度, 不如像低頻來的多, 結果造成中頻薄弱, Bass 聲量壓過人聲, 還會震胸口. 離牆45公分會明顯削弱低頻, 但裝上 GAIA II後, 反而能加回部分低頻量, 又補強中頻. 這下子不用去挑昂貴的訊源線來補中頻, 算是最便宜最有感的換器材. 讓我重來一次, 應該先擺好位, 再依問題來選購線材補強.

喇叭擺位, 我是用大陸的 "《皇帝位》 專業音響擺位測試專用碟". 它的各種喇叭測試音檔, 比起 "喇叭的28道試煉", 對我這個擺位新手, 真的簡單好用快速明瞭.

擺位採 2 公尺等邊三角形擺法. 成果是, 殘響狀況消失, 結像更凝聚有力, 音場深度加深, 右邊喇叭向外延伸 1.5 個音箱, 左邊無變化. 先前因中頻薄, 音量開約 45-50db, 避免低頻震波太強. 現在開到 70-78db, 一堆細節跑出來, 每個樂器定位更明顯, 間隔加寬, 聽交響樂更有臨場感.





把沙發桌移開, 鋪上浴巾沒聽出差異, 難道一定要長毛厚毛毯, 才聽得出效果 ? 右邊喇叭的音場,音質明顯優於左邊喇叭, 是因有ㄇ形空間, 厚窗簾與後牆壁紙, 起到擴散吸音功能. 但左邊是開放空間, 連接餐廳與廚房, 現在不知如何改善.



擺完後, 聽兩三天下來, 更滿意卡拉揚的貝多芬交響全集 DSD64 版, 其音場包覆感, 舞台深度, 堂音, 各樂器定位與分離度, 皆有感提升.

買腳墊時, 我逛進大眾玫瑰古典館聽音響 (Tannoy 落地喇叭+MarK Levinson 前後擴大機), 可能是被售物架檔著, 個人覺得有改善空間. 再跑去映象音響聽 802D4+McIntosh 前級/2台單聲道後級, 覺得四平八穩, 不如家裡的感情豐富. 不知道是喇叭, 還是前後級造成的差異, 反正現在讓我失去升級 802D4 的動力, 先逼出 803D2 極限再說.

現就等 N-01XD SE 到貨, 再來仔細比對 NT-505X 的音質細節差異.
嗯,似乎從來沒有發文有關TEAC(或二嫂)的使用經歷。

當然,做為多年暨海量器材使用者,這牌當然鐵定用過的,而且當年VRDS機構赫赫有名,沒有來上幾台就白混了。

基本上,使用經驗絕對是相當好

但是幾年前用過二台二嫂之後,即便評價一樣很高,脫手後就再也沒入手過此牌。原因是往上再高階的機種就是所謂的4併聯、8並聯(或更多)DAC結構。如此堆DAC數目,宣稱這樣能增加「位元深度」跟精度什麼的⋯⋯

很好奇,把AKM的DAC用外部電路並聯在一起,為什麼能增加位元深度? 才疏學淺逛遍國內外各大論壇也沒個答案。

當然,也不只2嫂,其他也有做DAC並聯的,就沒看到增加位元深度之類的,但說法比較合理可懂

jplin53

Accuphase 就是最會使用多顆DAC晶片的廠商(其他品牌也有啦)

2024-06-15 14:20
宅男工程師

現在高階 DAC 機, 大多改採 Spartin FPGA+自家DA演算法韌體+多位元電阻陣列, 比較少用 廠牌(AKM, ESS) DAC 並聯法.

2024-06-18 15:48
luxor_w wrote:
這樣能增加「位元深度」跟精度什麼的

要買 n-01xd se 前有上網查過, 現在最新高階 DAC 做法是, 用 FPGA 執行自己的 DA 演算法, 外部輸出類比電壓用多組精密電阻構成的電路. n-01xd se 是用 32x32 delta-sigma mult-bit, 做到 32bit depth.

Depth 越多, 解析力越強, 但是也要合格的擴大機+喇叭, 才能呈現更多 depth.
luxor_w

PCM/DSD解碼混在一起? DSD是一顆FPGA負責1-bit delta-sigma PWM轉換,同時DSD direct解碼。PCM則有一顆FPGA負責超取樣,每聲道4並聯DAC解碼。

2024-06-14 11:05
jplin53

PCM講究精度 所以對岸耗費大量人力開發離散元件DAC 最終效果已很好(調音就比較不好說)

2024-06-15 14:22
搞空間、搞擺位,就是玩聽覺、玩心理聲學,操控聲音的波動現象和幾何現象,解法就在其中。

宅男工程師 wrote:
右邊喇叭的音場,音質明顯優於左邊喇叭, 是因有ㄇ形空間, 厚窗簾與後牆壁紙, 起到擴散吸音功能. 但左邊是開放空間, 連接餐廳與廚房, 現在不知如何改善.
宅男工程師 wrote:
但裝上 GAIA II後, 反而能加回部分低頻量, 又補強中頻. 這下子不用去挑昂貴的訊源線來補中頻, 算是最便宜最有感的換器材. 讓我重來一次, 應該先擺好位, 再依問題來選購線材補強.


恭喜宅大小升級!!!腳墊真的很有效,我以前也不信。

就如你所說,中頻結像會很凝聚,低頻能量感很扎實,因此會需要重新擺位。
也因此,音場會比你"想像中"大很多,喇叭間距拉開中間結像依然清楚凝聚。
宅大可以試試喇叭間距拉得更開,像正三角擺位。

音場展開你會發現另一個世界。

再來你座位後方牆壁都空的,因為加上腳墊的關係,我想你應該很快就會體會到駐波的威力了!!
宅男工程師 wrote: 把看起來很危險的角錐釘, 換成吸盤式 GAIA II. 然後將 803D2 搬下台階, 離大理石牆面45公分擺放, 竟意外解決原先的中頻薄弱問題....(恕刪)

新擺位的喇叭間距比較小,可能才是最主要原因。宅男大不妨將喇叭拉開到跟原來一樣寬,再比較看看。
宅男工程師

試過若再拉開喇叭, 結像力道會衰減. 反正能用腳墊解決中頻薄弱, 就去解決其他問題.

2024-06-15 0:56
我看這個空間與擺設...
要不...放棄N-01XD SE改買ACCUPHASE DG-68如何.......

bigeyeboy wrote:
喇叭間距拉開中間結像依然清楚凝聚。
宅大可以試試喇叭間距拉得更開,像正三角擺位。

我依其方式試過, 發現結像力道會衰減, 所以還是恢復等邊三角形擺法.

bigeyeboy wrote:
再來你座位後方牆壁都空的

我有考慮在後牆壁掛三幅梵谷複製布畫, 來吸收反射音.
因裝潢時後牆上方有留滑軌, 不需要破壞壁紙就能掛畫, 日後不會被老婆罵.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