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高價音響的差異

Easilly wrote:
去同事聽了他家的音響...(恕刪)

賞樂者以耳朵聽音樂
發燒友以器材聽音樂

別當發燒友~ 聽不到你要的音樂
其實,最後會發現「知識量」跟「鑑賞力」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人不在器材本身。

不少人燒很多年,不是退燒就是還糾結在某個微不足道的環節上卡住。
有時候幾千元的D類聽起來比幾萬元的a或ab類好~~
JW75

D類可以做得比A或AB類好聽我相信,但那需要用高昂的成本來堆,還不如直接用A或AB類比較便宜;幾千元的D類最多就勉強能聽而已,不可能做得比A或AB類好聽的。

2024-03-28 11:11
無論高價或低價器材,唯有搭配得宜才是關鍵!
回歸還是聽你喜歡的音樂才是重點。
Pachilla wrote:
這些就是為什麼很多玩家喜歡真空管擴大機跟純 A 類擴大機來推喇叭,用儀器測量聲音的精準度可能讓人流淚,但是耳朵聽起來就是舒服。 所以最後就看個人喜好,沒有正確答案。


雖然擴大機的好壞要看不同機器的設計和製造,跟屬於那一類沒有決定性的關係。但一般要講聲音精準度的指標就是失真。在相同或類似的成本下,管機的失真或許不好,但純A類的失真是最好,也就是聲音最精準的,這也是為什麼純A類雖然技術舊、成本、重量、發熱及耗電均驚人、可說是集各種擴大方式缺點於一身,但在音響界依然始終有一席之地,靠得就只有失真低聲音好,可說是各種放大技術裡聲音最精準的一種。

至於D類的話他的強項就是純A類放大所有的弱項反過來,但他唯一的弱項剛好也是純A類最大的強項,就是失真高,聲音的精準度差。理由很簡單,純A類是類比放大而且偏移點在工作範圍的中點,也就是說輸入的波型是完整的直接放大,中間除放大外沒有其他任何切割、轉換或調整,理論上要跟原本輸入波形一模一樣,沒有變形。但D類是先取樣把輸入的波形轉換成脈衝訊號後,再由脈衝訊號去控制後面的放大器輸出,前面的取樣跟後面的輸出一定都會有誤差,失真在所難免。所以要論聲音精準度的話,D類放大其實是很差遠不如純A類或AB類的,這也是D類在音響界過往長年上不了檯面的主因。

近年來因為D類技術發展,處理速度、取樣、濾波技術的改進,逐漸有些音響廠家開始採用。但這些新技術每樣都需要額外成本,且其目的都是在降低取樣及轉換間的誤差,做的是高失真的補救工作。D類做得好,聲音確實有可能超越AB類甚至純A類,但那個成本會很驚人,價格高不可攀。一般平價音響成本有限,D類通常都做不好,還是盡量選純A類或AB類為宜。
we543543

真空管,特別是三極管,是最線性的主動元件。合理設計,不用太多負回授就可以有很低的失真。很多講管機失真,其實是聽到管子裸特性比方單端無回授設計。沒回授的話,晶體機應該連聽都不用聽了。

2024-03-28 13:41
我比較喜歡買大品牌的入門平價機種,因喜歡音響專業廠家能透過設計與調音,
使音響的聲音還原度更高,達到一般人可以接受的程度。
我覺的這才是我買音響前,到處聽、挑自已喜歡聲音的樂趣。
因我只是一個固定月薪的上班族。
而HI-END高價的品牌、機種,或許等我那天中樂透,財富自由了,再來考慮。

嗯,高價音響,與平價、低價音響之差異,
除了使用的材料組成、人工成本造成外。
有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產品開發的成本與製造量、通路,尤其是品牌定位等因素。

以手機來形容。
新規格的手機之所以貴,除了成本外,還有使用的晶片是否為最新或速度功能最快最多。
而有些一線品牌,價格就再加上去。但無法否定,
一線品牌,外觀設計、使用軟體感受與安規、甚至有些耐用程度就是不同。

音響要好音質,除了電路設計外,使用材料是關鍵。
例如使用的喇叭單體,從以前常見的紙盤、到後來使用玻璃纖維、
杜邦Kevlar工夫龍防彈纖維、金屬的鋁合金、鈦合金、玻璃...
內部訊號線使用的銅線材料,從一般電線常見回收銅、合金銅、到紅銅(處女銅)
、高導電無氧銅素、純度高的銅或單晶銅,甚至使用銀線、渡金線。
包括電路板使用的電阻、電容、甚至焊錫,都可以是講究的。

各位可以去找找 SONY NW-WM1ZM2 金磚2 廣告內容。
它說,「...配備鍍金OFC機殼。並將OFC的純度提升到99.99%,進而提供更棒的音訊品質和堅固度。低音更加清晰有力,氛圍更加寬廣,更能帶來餘音繞樑的中高頻音。...高分子電容器可用來強化擴大機區域不平衡輸出的電源供應,提升低頻的重現性能,締造更寬廣的聆聽體驗。...首次採用含金的回流焊料,在電路板上大範圍使用以便提供顯著的整體效果,包括更好的音源定位和更寬廣的音場。...」
且不論是否真的好聽。
但用好料堆出高價音響,目的是真的為了聲音?還是為了可賣高價、營造高貴品牌質感?
JW75 wrote:
雖然擴大機的好壞要看不同機器的設計和製造,跟屬於那一類沒有決定性的關係。但一般而言,要講聲音精準度的話,一般的指標就是失真。在相同或類似的成本下,管機的失真或許不好,但純A類的失真是最好,也就是聲音最精準的,這也是為什麼純A類雖然技術舊、成本、重量、發熱及耗電均驚人、可說是集各種擴大方式缺點於一身,但在音響界依然始終有一席之地,靠得就只有失真低聲音好,可說是各種放大技術裡聲音最精準的一種。


其實我原始發文提到的精準度是指頻率響應曲線而不是失真率。

監聽類別器材追求平直的頻率響應曲線而非聽感,而家用的 HiFi 系統追求的則是聽感優先,所以經過各品牌的特別調音下的結果就是很多時候用儀器測量的頻率響應曲線跟台灣馬路一樣凹凹凸凸....




we543543

這喇叭圖,擴大機除非刻意為之,不可能這麼戲劇性[笑]

2024-03-28 14:06
okabei2

個人喜好不一才是真的

2024-04-08 9:13
市面上高級兩光貨多的勒

音響圈亦如是

因為面對大外行消費者

就算是偶假如成為製造方也一定拼命打馬虎眼喔
登泰山而小天下

雖然,泰山不是物理上最高的山
但是,有實際走過才知道路
只聽信他人的音響美學
那不會是你的音響美學

所謂的高級音響已經不是單純重現
而是要調教出自己的韻味。
用改車來形容,在良好基礎上
你要改0~100加速
你要改彎道過彎操控
你要改尾段加速
都有各自的重要指標
當然也有適合的基本車型,音響也是
steventsao.tw

沒錯,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喜好的。

2024-03-29 11:14
Brian 168

[100分]

2024-03-29 17:23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