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B&W 803 D2+AQ E470 升級 AQ C2850/A80 的感想

宅男工程師 wrote:
(A) AltAir G2.1 關前級放大, 關濾波, 接 C2820 > A80
(B) AltAir G2.1 開前級放大, 關濾波, 接 A80.
B 解析力下降, 蔡琴-機遇-月光小夜曲 聽不到蛙鳴. A 可以聽到 4 聲. 放大編制交響樂時, B 會漏掉一些細節....(恕刪)


感謝宅大分享、受益良多。
關於解析力下降部分、想請問Altair在AB測試時有關電源嗎?
Altair剛開機會需要些時間穩定、解析下降這很像我剛重開機、至少要聽個5~6首才會比較穩定。
另外、建議可以開Altair 的升頻、已及使用5G wifi, 數位濾波選smooth…背景會更黑、定位更加清晰、而且大編制+人聲的情況、人聲可以更加分離而且突出。
bigeyeboy wrote:
關於解析力下降部分、想請問Altair在AB測試時有關電源嗎?

Altair G2.1 resample to DSD 512, 測試過程沒關機, 但換線時有把 A80 短暫關機.
在家聽 2 天後才逐漸摸清 G 2.1 的特性, 店家試聽 1,2 小時很難有如此深度了解. 家中試聽真的很重要.

關於濾波/EQ/DSP, 個人淺見是, 先專注在基本功:前級電流放大過程有無混進雜訊, 放大曲線是否合理 ? 例如泛音變化非常細微, 經過前級放大可能被抹除. 另外要有夠好的後級, 才能將細微變化 ,放大到人耳接收的範圍.
宅男工程師 wrote:
關於濾波/EQ/DSP, 個人淺見是, 先專注在基本功:前級電流放大過程有無混進雜訊, 放大曲線是否合理 ? 例如泛音變化非常細微, 經過前級放大可能被抹除. 另外要有夠好的後級, 才能將細微變化 ,放大到人耳接收的範圍.


建議可以將後級Gain select設為-6db, 然後讓Altair前級不用衰減太多,
*理論上*
這樣Altair前級訊號可以較大,或許可以保留更多細節。

我自己是Altair前級輸出設-12db (方便調音量), 後級Gain select -6db,這樣能得到更黑的背景,同時保有很好的動態,聲音自然寬鬆,也不會有飆高音的問題。
bigeyeboy wrote:
將後級Gain select設為-6db, 然後讓Altair前級不用衰減太多

把 A80 Gain Max 從 -3db 改為 -6db, 高頻嘶啞聲有改善, 但失去某些低頻聲.
例如大編制交響樂的巴松管聲音聽不到. 但在接 C2820 狀況下是聽得到.
電流放大功能, C2820 還是優於 Altair G2.1 前級.

bigeyeboy
wrote:
建議可以將後級Gai...(恕刪)

我最早以前後級也是設-6db,  但後來覺得高頻被封印,聲音也比較乾瘦,就都開0 db 沒有衰減了。  開0db的高頻延伸及空氣感最理想, 聽感比較自然。 但對B&W的鑽石高音,系統要有足夠的中下盤,toe in角度也要注意調整,不然可能會有高頻過亮的問題。
宅男工程師 wrote:
把 A80 Gain Max 從 -3db 改為 -6db, 高頻嘶啞聲有改善, 但失去某些低頻聲.
例如大編制交響樂的巴松管聲音聽不到. 但在接 C2820 狀況下是聽得到.
電流放大功能, C2820 還是優於 Altair G2.1 前級.



失去某些低頻,是否是XLR極性的問題?

請問,如果你有用altair接XLR,極性有更改嗎???
如果是接在前級,要按下Phase
如果是直接接後級,要去後級後面切換按鈕更改極性。
====
https://www.micaudio.com/html/news/auralic/QandA.html

Q: Altair G1/G2.1 及 Vega G1/G2.1 平衡(XLR)輸出相位?
A: Auralic XLR輸出的相位: 1=地、2=正、3=負,
*如用家使用Accuphase擴音機,必須在擴音機上開啟Phase

PS: *失去某些低頻聲其實不太正常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我最早以前後級也是設-6db,  但後來覺得高頻被封印,聲音也比較乾瘦,就都開0 db 沒有衰減了。  開0db的高頻延伸及空氣感最理想, 聽感比較自然。 但對B&W的鑽石高音,系統要有足夠的中下盤,toe in角度也要注意調整,不然可能會有高頻過亮的問題。


我後級增益一開始也是Max,但是後來才發現-6db最適合我。
後來再回去聽才發現增益越大,高頻噪聲越大,動態也越大,舞台規模感也越大。
4個增益比較過後才發現-6db 可以安靜,動態,高頻這些都達到個不錯的平衡
,適合爵士,人聲,流行歌。
後級-3db也不錯啦,適合聽大編制。
bigeyeboy wrote:
後來再回去聽才發現增益越大,高頻噪聲越大

後級增益大, 對訊源跟前級的要求就更嚴格. big大將來升級訊源及前級, 可以再試試改變後級增益.
bigeyeboy wrote:
失去某些低頻,是否是XLR極性的問題?

確定極性設定正確.
我指的 "失去某些低頻聲音" , 是對低頻區域的解析力降低, 導致聽不到某些細節 (巴松管), 而非聽不到低頻區域.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後級增益大, 對訊源...(恕刪)

用 A80 做實驗, 的確發現這種現象. Gain: Max > -3dB > -6dB > -12dB 一路下調, Altair G 2.1 高頻表現改善, 但也失去低頻的細節. 個人想法是 G2.1電流放大曲線, 在高低頻區間無法像 C2820般, 顧全大局保持細節, 被迫透過設定 Gain 值, 在高頻與低頻表現之間, 做出取捨.

我現在做法是, NT-505X > C2820 > A80 的XLR線, 全部換成古河7N單晶銅線. A80 Gain 設 MAX. 保持空氣感與低頻力道. 同時也讓 B&W 803D2 的高音變較溫暖, 不會過於清亮.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