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泰雅亮晶晶 wrote:
不久前,國內的經典音...(恕刪)
這不叫盲測,這叫腦補心得發表討論會
流程大有問題,依序聽6條線材,然後寫下心得,這就代表分出來了??
再做一次的話編號2線的心得大概會套到5號去...
重點在可復現性
搞這種流程的主辦人非傻即壞,專門出來誤導人的
看看L7嘗試過的,不要低估人類的腦補能力
https://www.l7audiolab.com/f/auguries-of-innocence/
不過就是要證明線材可以分辨否
應該要:
先聽A線,告訴大家說用的是A
再聽B線,告訴大家說用的是B
第三次隨機用其中一條,並不給受測者知道
測試期間,各受測者盡量不和其他人交流,以免受影響
能夠猜中A或B才是真貨
為了避免瞎猜,重複10次至少要說中9次,或者16中12
這樣分辨簡單多了,只要分2條就好,不用搞6條
音響器材設備/配備,能比較的事物很多,對於「重播」相關事物而言,主要的重點比較於兩大方面,一是「特性/性能」的比較,另一為「主觀感知/主觀評價」的比較。
一、特性/性能
這部分多數係由工具/儀器等進行測量以得,大致上又可分為「有規範」及「無/未規範」,有規範的如 ANSI/CEA 2034、ANSI/CEA 2010...等。
二、主觀感知/主觀評價
這部分未免造成明視(明觀)、引導、價格、品牌...等之影響,因此主要由「盲化」測試/實驗進行,「盲化」測試/實驗主要可分為單盲、雙盲、三盲,不管是「特性/性能」或「主觀感知/主觀評價」比較,都要注意/注重 可變因素(子)控制的,在「主觀感知/主觀評價」測試/實驗上,可變因素(子)控制如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5288910,在「主觀感知/主觀評價」測試/實驗上 更須 注意/注重 測試/實驗 的方法、規劃、實驗設計、流程。(如https://thxisf.pixnet.net/blog/post/95832226...等)
「主觀感知/主觀評價」測試/實驗上,常有兩大要項,一是辨識性(感官察知性),另一是喜好性/好惡性。(如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6514659)
「特性/性能」 與「主觀感知/主觀評價」這兩方面的實驗/測試,各有其所擅(強項)及所不擅(弱項),是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的,不可偏廢。
至於『理想』二字,就看 眾看倌/樓主 自身的「定義」。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