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唯一支持A類,SPEC RPA-MG1000這個是D類四件式,去看裡面的零件之少,零件那么少為何還要做成四件式,定價要600多萬日本錢啊,萬一以後要維修想想費用多少,而且在廣告詞上說顛覆以往對D類的看法,仔細推敲就是D類大都給人不耐久聽的,
依你開箱文相片來看,803 D2落地喇叭後方緊靠牆角,如果用好且夠力的擴大機 "正常推動803",聲音應是低頻過量且轟、中頻混濁、聲音隔層紗、音場定位和深度都不好,但因E-470太弱推不好803所以聲音薄低頻弱,互相抵銷後低頻量感可能剛好但低頻質感層次、中頻清晰度、活潑度、音場定位和深度都還是不好,若不改善擺位問題就不可能發揮803 D2的實力,光繼續升級擴大機不但浪費且事倍功半,依目前擺位若803被正常驅動發揮實力後,低頻過量轟質感層次差和中頻混濁的問題恐怕反而更嚴重建議優先改善擺位(如拆除高櫃 + 喇叭離牆or喇叭改擺窄邊)然後用現有器材聽一陣子,等習慣後再提出希望改善的聲音走向,到時再來談器材比較準我也遇過類似的電視牆擺位問題,在找到可行的擺位解決方案之前,我不會花太多錢升級器材(事倍功半)。我最後是想到改擺窄邊,且先用舊器材試擺試聽一陣子,確定改善方相之後才決定購入803 D4 + McIntosh MC462 + C53聲音要自己耳聽為憑,不要管電路理論,忘掉自己是工程師,忘掉網紅(經濟/圖書資訊系畢)的線路分析和業配不預設立場A類比較好或非A-75不買,預算內想辦法找同級品同場PK(如P-7500、MC462、pass lab....),好壞強弱是相對的,沒有同場PK根本無法判斷聽到的強或弱主要是DAC、前級還是後級導致?現在已2023年,如果A類至今仍如谷津所述音質有絕對優勢,為何谷津自己多年前就停產純A類? 因A類成本高嗎?相對歐美日台灣成本低很多,谷津為何不利用低成本優勢將A類發揚光大打趴歐美日AB類?
個人認為,不同廠家之間的擴大機差異,要遠比所謂A,AB, D類的差異大多了同樣都是A類,Accuphase, Pass labs, goldmund, Gryphon聽起來會一樣嗎? 如果不一樣,去比較A還是AB類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決定擴大機的音色絕對不是只有工作方式一個決定因素,還有濾波器, 電容品牌, 線路設計..等都會影響。既然基礎點都不一樣,要怎麼比較? 除非是同家產品的A/AB類才比較具可比性。其實某些品牌的AB類聽起來比某些品牌的A類更"A類",這經驗應該屢見不鮮,所以真的不用去糾結甚麼類,從品牌的聲音特性去找會更有意義~
pohsuan wrote:不同廠家之間的擴大機差異,要遠比所謂A,AB, D類的差異大多了 完全同意,同場PK過Accuphase A類E-800、AB類E-4000、Mcintosh MC462三者的後級,假設同品牌的前兩者(A、AB類)音色差異為10%,不同品牌的後兩者(同為AB類)音色差異可達50%以上....
今天跟商家約好試聽時間, 不過商家還蠻有良心的.跟我說 A75 已經停產, A80 10月就要上市, 可以考慮等到 10 月後再約時間.沒想到這麼多人對陳甯反感, 術業有專攻, 花六年拿到工學院碩士,會比在音響店工作 10 幾年, 累積更多音響知識經驗 ? 我自認我不行.6 年前初次買 2 聲道音響時, 找到報價優惠, 提供公司貨的商家, 在這邊也是被人砲轟.而在 MyAV 論壇看到有篇文章對原廠代理商的抱怨, 找到專修 ACCUPHASE 店家修好,還指出 AQ 擴大機的內部變壓器, 是全球通用. 只要把電源線接到不同接頭, 就可切換各國電壓.謝謝各位網友, 提供寶貴意見, 現就等 A80 上市試聽後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