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Bi-amp接法請教, 如何把一台Mcintosch前級(C220)接到兩台立體聲後級(MC402)分別推左右喇叭的中高音及低音

ARTHW wrote:
MC402


C220確實有多組輸出可接
但只有1組XLR,其他都RCA單端
而MC402是只有XLR輸入
可請UPS大訂製RCA to XLR線試試,我也跟他買過
不過呢MC402是全平衡設計,RCA輸入可能會少20dB增益
也不一定就是,通常XLR to RCA才會少一半增益,要試試~

其實這樣的bi-amp方式效益不大
通常是推動低音的後級需要較大的功率
且增益可微調以匹配推中高音的後級
真要找兩台一樣來玩,不如橋接mono,由前級來平衡左右聲道
或MC402推低音那台接低阻抗輸出位置試試
ARTHW
ARTHW 樓主

其實google了國外的評論,似乎在瓦數較大的後級上,橋接各有優缺點,bi-amp效果則不明顯. 大多建議直接升級新型機台效果比較明顯.如兩台MC402的二手價格可以換一台二手MC452

2023-04-26 16:36
ARTHW
ARTHW 樓主

但總想試試橋接和bi-amp之後才能累積自己未來吹噓的本錢.無奈口袋深度有限及居住環境設備流通不易,若非改善明顯,預算在國會難以通過呀

2023-04-26 16:44
vicence wrote:
其實google了國外的評論,似乎在瓦數較大的後級上,橋接各有優缺點,bi-amp效果則不明顯. 大多建議直接升級新型機台效果比較明顯.如兩台MC402的二手價格可以換一台二手MC452


同瓦數的兩台後級,高低音分別bi-amp肯定效果不明顯
你可參考錄音室正統bi-amp甚至tri-amp作法
傳統兩聲道的前級沒有個別輸出可調,後級也無輸入可調
更何論數位分音器、等化等
故要搞bi-amp問題會很多,也沒效果

同樣建議
不如2台向上升級換成一台比較好,也省心點
換大瓦數後,可能低頻會多了
可從擺位上做調整
有人說橋接會變粗,事實上如上跟低音調整有關
以我玩N802經驗
那兩顆8吋低音單體不是200W能搞好的
更何況有輸出變壓器侷限住
請樓主先談談目前你對MC402的音質有何不夠滿意的地方? 另外, C220也是有頗大年紀了,是否音質問題更多是出在前級?

只說說舊後級跟新後級的差別好了. 我手上的舊後級是MC352(至少20年), 它的音底雄厚,但偏暖,解析力較差. 我另一台是Parasound A21+, 約兩年新, 現在仍然在市場上生產販售, 小功率時純A類, 大功率時AB類, 價位大約只有同級McIntosh的2/3左右. 但是它的300W輸出感覺比MC352的350W輸出更強勁, 低音更豐沛, 高音的解析清晰, 但不止如此, 還很甜美(不知是否純A類的關係?) 因此我同意新出品的後級(目前最新的是MC462)應該在音質上有明顯勝過MC402的地方. 所以與其收集兩台MC402, 不如去換台新的MC462. 或是花更多的錢, McIntosh也可以讓你玩兩台Monoblock.

至於前級的差異也許更大. 我沒聽過C220, 只短暫聽過更老舊的C-27, 跟我現在用的C2600(最新款C2700)比起來,真的可以感覺到年紀相差40年的巨大差別. 只是有人批評C2600/C2700解析清楚,聽起來真空管味不重,反而更像電晶體,這就屬於個人偏好了.
vicence

除非你真很想要整套MC跟其外型,否則N802我都不會建議用有輸出變壓器的MC後級

2023-04-26 23:58
Buzz_Cookie

歐洲音響好貴。。。。[滾來滾去]

2023-04-27 2:54
ARTHW
ARTHW 樓主

P700 和X350原來在8ohm下的350W輸出功率在阻抗降到4ohm時最大輸出可到500-700W,就會比MC402的400W輸出大的多.

2023-04-27 3:00
ARTHW
ARTHW 樓主

Monte920兄你貼的連結建議B&W 800系列接到McIntosh後級時接至4Ohm端子,改天我也來試試

2023-04-27 3:10
ARTHW wrote:
我想Vincent兄只是想說後級有輸出變壓器會限制輸功率


https://forum.audiogon.com/discussions/autoformer-vs-speaker-impedance-curve

這篇討論串就是在問Autoformer對於電阻變化大的喇叭如B&W 802D3是否處理起來會有問題.

裡頭的人討論起來高來高去, 有正反兩種意見, 一般認為真空管有Autoformer較有優勢, 至於電晶體則相差不大. 也有人認為Classe後級更好聽, 這些我都相信, 就像我覺得我的Parasound也比MC352好聽. 但整篇討論串似乎沒有人能夠證明McIntosh Autoformer對於802D3的表現有大缺點.

要舉例子說有更好聽的別牌擴大機是一回事, 但要證明Autoformer不適合8系列則又是另一回事.
Monte920 wrote:
https://forum...(恕刪)


當然是實際搭配玩過,才會建議N802不太適合用有輸出變壓器的後級

撇開聽感喜好以及空間大小擺位問題
純技術面來看
像N802、N800這種兩顆低音單體並聯的喇叭
在低頻時阻抗肯定變化很大並降低很多
需要更多的電流、功率驅動,達到正確低頻音壓
承以上
輸出變壓器主要功能:阻抗匹配、過載直流保護、調音
優點是不受負載阻抗變化,恆定輸出,讓「放大器保持最佳工作狀態」
看似很完美,其實反過來思考一下
若有優秀的大功率晶體後級
負載阻抗降低時輸出能倍增,又不影響放大器工作狀態
那還有沒有需要輸出變壓器?

有人說801比較好驅動,雖失之交臂沒能有機會擁有
但聽過幾次的經驗,都是搭配真空管後級
確實認為N801比較好搞,但外觀上就...
感性上N802、N800外觀還是戰勝理智..

另外認同,N802接4歐姆位置可能比較好,樓主可試試
也是之前提過,若真想2台mc402 bi-amp,低音那組可接低阻抗輸出的原因
tt_koupe wrote:
TAPE OUT不會經過音量控制. 是訊源訊號直出,顧名思義,用來接錄音器材的.


有些時候用來串接AV擴大機也會用Tap Out...其實用的機會不多
Monte920 wrote:
這篇討論串就是在問Autoformer對於電阻變化大的喇叭如B&W 802D3是否處理起來會有問題.


其實很難討論單一技術的適用性,很多時候都是整體考量的

好比多數人都知道A類擴大機失真最小,但設計時候為何不選擇純A類....這也是一堆設計上的取捨
所以Autoformer的好壞,很難用單一產品論證,這非常正常啊
McIntosh c220跟802d2是在高雄買的嗎?前陣子剛好有看到二手的!
Buzz_Cookie

樓主好像是住在歐洲。在瑞士銀行有秘密帳戶,摟金毛美女,開法拉利,住比利時城堡。。。。好啦,除了第一句,其他是我胡說的。不過,搞不好我矇對了。

2023-05-07 22:15
ARTHW
ARTHW 樓主

沒有本事在瑞士銀行開戶, 倒是之前買了些瑞士信貸的股票, 轉眼間崩盤,一對全新的MC2301就這麼噴掉了。瑞士銀行已經不再是秘密且安全的金庫了

2023-05-08 4:13
ARTHW wrote:
Monte920兄你貼的連結建議B&W 800系列接到McIntosh後級時接至4Ohm端子,改天我也來試試...(恕刪)


如果樓主試過這樣的接法,可否稍微分享一下心得?

雖然大概知道答案但是還是弱弱的確定一下,8Ohm 接 4Ohm 端子不會對喇叭有不好的影響吧?

也想試試看ing。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