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是在Roon Core那台PC接USB DAC及耳擴聆聽
這幾天把同台USB DAC耳擴接到區網另一台更高檔的PC,使用相同roon的DSP升頻設定,聆聽同首曲子,意外發現怎麼有非常細小的啵啵聲,尤其在女聲段落間的齒音時,加了DSP升頻會更明顯.

本以為這是roon在區網傳輸的bug?.....
但聽了幾天後,剛剛把DAC接PC的USB線,從前置孔改成PC的後置USB出孔,就完全恢復正常了.猜想可能是後置USB孔出力及訊號更為穩定?
看來PC作為訊源,使用軟體升頻功能時,USB孔也要慎選!
====
從善如流,換成整數倍升頻設定,倍數也不設過高,,,如此聽感好像也不錯?

====
后來有陣子,我就改弄第一台電腦跑Roon Server+ HQplayer; 筆電這台跑HQP NAA最少效能聽很常一陣子
最近是朋友勸說,電腦本身內部交換電源跟運算高頻吃電是會影響聲音,所以我才換成了最後退燒的網線光隔離,音響用交換器加簡易好用ifi zen stream 來當HQP NAA並兩台都用電池電供,就是讓到音響系統的電變相對乾淨
結果就是把原先用蘋果筆電聲音甩了好幾條街
所以我認為串流有很大一部分是那些髒電漣波到DAC, 改變聽的聲音
因此你用不同機器比較,PC這塊是有點沒用對方式,若是在數位串流有留意數位髒電噪的改善,你就會發現HQPLAYER 出來的好聲音
數位串流每一設備都是坑,在電噪這部分規劃對,聲音會有很大突破;你用的那些好機器,本身就是對電噪有相當的處理,所以比電腦好是不意外
亮哥+ wrote:
題外話等級的小心得.(恕刪)
建議用主機板後置3.0孔
前置是從主機板USB port拉出的,供電不是很理想
說說個人升頻心得
PC 570S+amd
Pi4B + volumio +hifi digi
DAC mytek 192
PC部分:
試過音效卡+光纖,此時可透過mytek 192硬體升頻
在硬體升頻上,個人覺得不錯,大多升到192在聽
尤其在低頻的沉度最明顯(神鬼戰士、鐵達尼)
但後來放棄這方式,無論怎用還是比較數位聲
大概還是會經過音效卡感染
目前定案USB 3.0 非同步給DAC
就是比較有類比味
無論人聲或交響樂的厚度與兩端延伸都比前方式好
尤其蔡琴、萬芳這類女歌者,一聽就知道這才對味
因此法只能軟體升頻玩玩
原檔44.1wav用Audio converter轉48、96、192等,交給foobar播放
軟體升頻48似乎好點,96、192越來越清晰、冷數位感
其實44.1與48差異不大,自己腦補除頻適合DAC
轉48在車上任何軟體都能撥放,"好像"比44.1好,就這樣定案了...

至於16 or 32bit.....聽不出差異,就都用16bit
在樹莓派上
原本用hifi digi同軸給mytek 192升頻
最後還是USB輸出定案(USB1.0同步)比較好聽
總結
軟體轉檔升頻不是很理想
DAC的硬體升頻還不錯
但別為了升頻這雞肋而放棄更好的傳輸模式
vicence wrote:
總結
軟體轉檔升頻不是很理想
DAC的硬體升頻還不錯
但別為了升頻這雞肋而放棄更好的傳輸模式
任何升頻帶來的改變都不可能人人叫好,建議大家買東西還是
1. 方便好用 (如果每次家人要聽音樂都要呼叫你開關設定,你覺得這產品真的好嗎....過來人的好心提醒

2. 初始就是你喜歡的方向,千萬別想說買回去再搭配ABCD後,得到你想要的Z
(當然過程中也有很多好玩的,但請參考第一點)
我以MEITNER的產品來說,它們一開始就跟你說他一律升頻DSD1024解碼,如果你喜歡她的聲音,你就直接買,千萬別買回家還想說如果不升頻會有哪種效果之類的(也別買回家還要看他測試數據怎樣,人家就不走這路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