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似乎是沒什麼人玩古董晶體擴大機了,不知道是為什麼?

鐵殼BJT網路上有一堆假貨應該知道吧,鐵殼裡面就藏了一顆黑封的晶體,看價格就可以過濾掉大半假貨了。
如果要配對的更是不要碰淘寶,多爆幾次連其他零件/基板也一起帶走就不好了,買過幾次,別說上curve tracer配對,靜態的Ic配對都不行,根本工作點不一樣 (其實也不用配對,用手摸就知道溫度差有多大了),上了Q點後不久就打穿了,連帶射極電阻,甚至喇叭都得小心。

追求這個功率元件也是一種迷思,網路上話術很多,不見得用上哪種元件就代表什麼,現在廠機也多不用上這種封裝,中高階用Fet的也較多。

舊機VR真的難買,這是經驗談。腳位要合,長柄短柄及缺角半圓要對得上,很難找。不是自己切,就是分解清洗或換裡面的碳膜。

雙聯VR自己拆修

----

玩晶體的不是還很多嗎? 外面群組很多,可能不能以Mobile01來論斷,這裡比較多新手初哥,來問soundbar,藍芽,多媒體劇院。
yang4

這位兄台果真高人!

2021-09-22 15:26
妥善率問題
玩的人越來越少是很正常的

二十年前玩二十歲的機器
如今這些機器可是40歲了
電容老化、音量控制故障、
一個聲道沒聲音、左右音量不一樣大
等等 問題可以說 應有盡有

如果是大功率後級
妥善率幾乎都是一大疑慮
講難聽點是 幾乎都有被維修過=.=

老實說這些老機器修到後來
到底聲音跟當初剛上市還有幾分像
我們都是很納悶的....
Robinnibor wrote:
1960年代末到1980...(恕刪)
二音路 有D類擴大機!! 體積小 聲音棒 推力強 省能源
jettachen

客廳空間有限,我的前後級A類晶體機早已塵封多年了。

2021-09-21 23:45
tosca0222 wrote:
老實說這些老機器修到後來
到底聲音跟當初剛上市還有幾分像
我們都是很納悶的....


這是個常見問題,個人認為:玩「2手」跟玩「老件」是不同的,前者是看重中古價格CP值高,後者是找尋經典器材。兩者本質上不同。

玩老件本身要有一定的功力,不然接到最後一手或變成資源回收者就不好了。除非對『翻新』這個過程有興趣,喜歡廢物舊物翻修大改造,但這算是另一種興趣。

【老車誌特別篇】爸,父親節快樂|2004 Toyota Camry完整翻新紀錄!

如上面網友所言,經典老件追求無修無改不切實際,但經典器材修改後又剩多少精髓,可能又是一個矛盾,只能說在你本身一個價值,對其他收藏家又可能是另一回事。

另一個玩老件要注意環保問題按我看,但請當危言聳聽

---------

個人過去收集經典器材的經驗,一點偏見,純聊天。
老歌、新曲個性也不同,歌曲製作的過程也不一樣,用不同世代的硬體聽起來的感覺也不一樣,大概用薩克斯風的聲音就能說明很多事情。
Robinnibor wrote:
1960年代末到1980...(恕刪)

以前百家爭鳴,晶体和替代晶山好找維護方便
目前少了太貴又不好找
而且現在進步到了數位的世代了
我想以後應該就全部跑無線了
老機的問題是 外殼是老機沒錯 裡面的零件呢?

若零件早已換過 那還算原來的銘機聲嗎?


你可以擁有我的身體 但你得不到我的心
nikon_user wrote:
我新購的就是電晶體擴(恕刪)


淘寶有很多仿各國音響名器套件,喜歡DIY的人道是一大福音
不過HI-END音響的音質很多都決定在零件單體差異,這是仿不出來的
nikon_user

HI-END不是我所能追求的,這類成品通常也有現成的DIY套件, 最大好處在於將來可自行維修更換。

2021-09-21 20:09
小笨賢 wrote:
二音路 有D類擴大機!! 體積小 聲音棒 推力強 省能源


不曉得D類在樓主算不算晶體。

D類是用PWM晶片(控制器/driver) +上下MOSFET管 + 電容電感。
只是先把音樂訊號的擺幅轉換成PWM型式的占空比 (duty cycle/ratio)
luxor_w wrote:
不曉得D類在樓主算不算晶體。

HI-END 的D類.... 音質可是很棒的!! 效率又高!!

因為喇叭是電感性質, 要推的好!! 需要很大的輸出+補償能力
強力的MOS+使用高頻的PWM, 加上準確的修正補償, 準確度是很高的!
比A類更準確~~ 失真更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