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音響升級的建議

robertlala wrote:
1. 喇叭用很久了吧...(恕刪)


太讚了,另個面向的建議,我會好好去survey的
robertlala wrote:
1. 喇叭用很久了吧...(恕刪)


請問Simaudio Moon W10這個是Mono?

意思是要買兩台?

還是希望能精簡,不想搞得太大,一台就好
godfire111 wrote:
一般的音樂,比如pop(恕刪)


DY 聽了這麼多年了想換其它家的喇叭應該不容易,
本家的喇叭 1.8 升上去 (是升級不是替換) contour 系列 60 不換擴大機應該推不動,
不知道 C! 還買不買得到,如果有可以試聽看看,
擴大機應該勉強可以用,喇叭升級後是不同檔次的聲音。
但是我看,其它的器材、線、電三年內會全部換掉啦.........
個人意見,莫怪。

從來沒有聽過,看過這樣的或者類似的組合。

整個搭配非常怪,是有看過誰或者哪裡推薦這樣搭的,感覺像認識這3個東西就把他們硬搭在一起。

這dac搭這擴大機更是怪得可以。

出來的聲音如果ok就ok啦。3個都是多少有點名氣但是特質非常明顯的器材。個人沒有特別的好惡。

相對喇叭來說,擴大機太弱,音源是什麼?這DAC是平常有在聽耳機嗎?不然實在不知道在這組東西裡面加它的用意。

自己想要怎麼樣的聲音?建議整組換掉。

不過只聽流行的話怎樣都好,也沒什麼差。
SteveZ wrote:
個人意見,莫怪。從來(恕刪)


這樣的組合很正常啊

Dynaudio Countour 1.8 mk2
Accuphase E-406

這兩台10幾年前蠻常見的,MyAV一堆。個人也為C1.8mk2及AQ前用家(想當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
至於Mytek可能因為數位器材推陳出新,加上耳機風潮後來配個支援較全面不足爲奇。很多人玩久了,手上器材多了,難免新舊混搭,除非砍掉重練。
這幾年也買過不少DAC/耳擴,其中一台Sony TA-ZH1ES也是接在真空管後級上,有誰這樣玩?who care,這世上器材如此多,不必自我設限⋯

----
樓主如果要升級,建議從喇叭,這幾年喇叭不管是技術,聲音甚至外觀都有不小的變化(不敢說是提升),再來是DAC,擴大機則相對還好。AQ E406應還可再戰。個人偏見供參考。
現在同樣的器材要花上更多的錢,換個聲音容易,「升級」則未必。
godfire111 wrote:
請問Simaudio Moon W10這個是Mono?


MOON W-5 系列就很強悍了,朋友當時剛有一套W-10二手一咬牙買下來很滿意,看了國外DY論壇後變成要升級高階DY系列喇叭,如果還是想要綜擴,Simaudio 綜擴便宜又超值。

Mobile01很多人喜歡AQ,但除了台灣外用AQ搭配DY的並非主流,看了Myav 18年當然有用AQ搭配DY的喇叭,但Myav很多網兄使用的器材很多獨特經典的搭配可以參考。AQ+DY的聲音走向比較特別,主觀認為AQ對DY聲音詮釋有點影響到。

近幾年ML/Krell在當時都是很棒的品牌也出過許多經典的產品,老當益壯的品牌Classe與Simaudio已經逐漸取代前兩者,為搭配DY與B&W很好的選擇。尤其前端使用Linn DSM系列可以簡化所有前級與訊源,變成不用使用綜合擴大機的限制外,Linn DSM對於市售喇叭全部有最佳化設定,並且有自己專業的Space Optimisation演算法(非一般用麥克風收音用等化器做空間校準),搭配合適的後級應該對於你的DY喇叭與環境有全面的提升。

當然如果選擇第一個換喇叭,我會推薦大膽一點,跟小弟一樣導入Linn DSM + Exaktbox 架構,使用電子分音。Linn 是全世界玩電子分音到頂的公司,除了Linn自家喇叭外,也可以挑下列產品:

B&W Nautilus
B&W 802 Diamond
KUDOS Super10
KUDOS Super20
KUDOS Titan 505
KUDOS Titan 606
KUDOS Titan 707
KUDOS Titan 808
JBL K2 S9900
Twenty.26
KEF Reference 3
KEF Reference 5

我曾經聽過B&W 802用Linn DSM + Exaktbox搭配自家Linn Akurate後級推出我重新認識802的潛力。當然後級也可以改用我認為搭配B&W最佳的Classe(有血緣關係果然最合適)
以上參考一下。

PS. 目前自己DIY系統的參考系統Goldmund與Burmaster,也很想推薦...但好像這十年台灣退流行了~
以上參考一下。
luxor_w wrote:
這樣的組合很正常啊Dynaudio...(恕刪)


後來想想,因為有可能用電腦做訊源或者怎樣的,傳統的擴大機無數字輸入,必須用DAC, 再者丹拿的音箱相對來說百搭,所以也並非不可。可能因為我個人對於這牌子的擴大機有點偏見,所以覺得擴大機和喇叭配的很怪。學習了。
robertlala wrote:
主觀認為AQ對DY聲音詮釋有點影響到


我也是這麼感覺,但因個人完全沒聽過這種搭配,觀點難免過於主觀武斷。

我以為搭配基本原則是擴大機和喇叭,相對來說二者要有點互補。兩個都太清淡或者太豐富,出來的聲音就不理想。

我甚至覺得用音樂傳真或者naim來推丹拿的箱子都比金嗓子來得理想。丹拿的東西潛力無窮,或者用美國的,瑞士的,北歐的擴大機推,會怎樣,變化較多,玩得好的也不多,不太容易細細討論。

還好兄台給出一些參考意見。(另linn和丹拿的東西個人都非常喜歡。)小弟我沒有您玩得那麼細緻,研究那麼深入。筆記了。
robertlala

以前台中有一群網友非常愛AQ+DY,只是樓主要改變所以提供DY原廠展示的搭配給大家參考。其實小弟很久以前也用AQ A50搭配MBL前級,,AQ是很好的產品,外觀又美,其實Harbeth蠻合適的。

2021-07-11 13:41
SteveZ wrote:
再者丹拿的音箱相對來說百搭,所以也並非不可。可能因為我個人對於這牌子的擴大機有點偏見


老Dyna百搭? 比較少聽到這樣的說法。尤其T330被譽為高音王,卻是不好搞定的。老dyna算比較有挑戰的。

對accuphase偏見,這點沒意見。除了是日本牌子(不少人有偏見),還有貴之外,就技術(之前發很多文)或音質均可為圭臬。口味適合問題吧。個人已非AQ用家,但「品質」倒敢說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討論討論,個人偏見也不一定對⋯⋯(^-^)
前一陣子PO過牢騷文:近來在01"發燒音響"圈發現很多奇怪現象,譬如:所言內容不合常理卻口沬橫飛說三道四屁半天,又有連自已在說什麼都不清楚的,更有連器材長相都不知道可以說優劣道強弱,甚至遇過說是新手或年紀很老不要指正他的錯…,再點進他們發言記錄"影音"是" 0 "或很低!這種奇特現象在其他群組真的少見,真的令人無言;子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不知道"的問題,別網路搜尋剪貼再來鬼扯,就聽聽有經驗、有專長的人說,不好嗎?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